藝術展演

創造、反叛,然後走向末了:尼可拉.薩莫里的圖像詮釋
義大利藝術家尼可拉・薩莫里(Nicola Samorì)擅長援用古典油畫與經典元素,創造出強烈的當代視覺圖像。在德國艾根...
別問我是誰:關於黃至正個展「返景」,形象的轉述與背離
在此次木木藝術舉辦的黃至正個展「返景」裡,主要展出了兩個系列。其一,是他自2018年起開展的、如同在金箔裡曖曖顯影的青春...
失落母土與酷兒烏托邦:林安琪的「__社」與迭馬哈霍伊
在《她可能來至__社》之後,林安琪透過接續的一系列作品,著手尋覓其他的原民酷兒女性。藉由她們的現身,林安琪開始創造她想像...
無限次元的開示:李禹煥展
李禹煥把藝術從既定的主題、意象與意義中解放,在極度抑制之中看清點、線與空白的分布,進而思考到自我、周遭人事與社會的關係。...
王興偉和他的上海「畫謎」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的「王興偉在上海2002–2008」,從七個單元探索王興偉上海期間創作的繪畫作品,重新觀察並梳理屬...
雕塑真實:托馬斯.德曼的模型、影像與觀察者
藝術家托馬斯.德曼(Thomas Demand)的作品多半取材自歷史或社會事件,引用各大媒體留下的紀錄照片或影片,使用色...
老頑童劉墉,畫話童年的點點滴滴:大院子「劉墉─畫我童年」展
劉墉成名既早,以作家身份最令人印象深刻,在繪畫創作上亦是耕耘豐碩,睽違10年於臺北展覽,10月7日至11月30日「劉墉─...
拾掇碎片的真相再進擊:專訪「第17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策展人黃祥昀
黃祥昀強調這次選擇作品的過程中,每件作品不只對應單一一個議題,而是串連起一個互相交錯指涉的網絡,綜合成一個以多重面向來探...
從抗爭到共創之路——重返母系社會的策劃行動
ruangrupa團隊將邀請參展的權力下放,展出形式與內容,甚至製作資金也可由參展單位決定。這種亞洲藝壇常見的民間資金介...
生氣充盈的魄力—— 朱興華「朱興華:赤子爾我」
香港漢雅軒展出的「朱興華:赤子爾我」,陳列逾20幅藝術家朱興華創作於2016 至 2020 年的作品。除了為人熟悉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