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瀚
曾於高師大和南藝大進行鄉野藝術教學和研究,目前主要關注藝術與社會間的互動關係,以及當代藝術中的數位文化等領域。
家、遊戲與工業人種的生命實錄:許進源《海的寓言》的創作實踐
他在臺北美術獎展區製作的鋼筋混凝土異形的可愛笑臉,以及阿仁與阿霞於閉幕演出現場一搭一唱地邊折著麵粉袋隨身包,邊向坐在那排...
機械、實驗與演繹: 漫談當今科學藝術展的藝術體驗與科學性
近年以科學,特別是物理學和生物學概念為主題的展覽—我們或許可將這樣的展覽稱為「科學藝術展」(scientific art...
人類世在台發展的三個區段
我們可將人類世理論於台灣當代藝術界這近十五年的發展以展覽暨總體計畫史的角度分為三區段。第一個區段是2008-2009年於...
直面來臨的政治性藝術:無處不在的幽靈─陶亞倫個展
一別以往的中性、神聖和純淨,陶亞倫這次的個展是暗黑、鬼魅、陌異和奇幻的。就此,陶亞倫這次個展是溫厚的。他的作品要給我們的...
迷幻死藤水─薩滿之旅VR展:一個充滿奇幻意象的正能量場
《迷幻死藤水》的虛擬實境基本上再製和強化了服用死藤水的體驗。這是一種近似於精神分裂和人格解離一般的體驗虛擬實境,這個被製...
超越計算,一種對藝術和生命的狂熱的愛:悼念斯蒂格勒
法國哲學家貝拿爾.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2020年8月6日辭世。作為與其有過數面之緣,其哲學的研究...
「屍變、靡靡、壞天氣」:數位時代的情緒、情感和肉
在現今滿街充斥著業經「屍變」的「喪屍」、迷因和像「壞天氣」一般的悶和不開心的世界中,「屍變、靡靡、壞天氣」展示的是我們於...
一個令人又愛又怕的銀髮3C賣場: 「老而彌新:設計給明天的自己」展
由倫敦設計博物館與海倫.哈姆林信託基金共同籌劃在高雄市立美術館的「老而彌新:設計給明天的自己」展帶給了我們一個充滿巧思、...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