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小典藏|新鮮事】城市日常、地景、人—新竹「轉藝」再思考

【小典藏|新鮮事】城市日常、地景、人—新竹「轉藝」再思考

新竹邀請在地團隊與年輕數位藝術家,成為這座城市之中重要的轉譯參數,透過藝術作品、響應場域進行一項「轉藝」流程,試圖在新竹各區域產生震盪與影響,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像矽谷一樣再次進化為「科技文化藝術重鎮」。

城市的定義,在維基百科上如此的描述,更細部的觀察,城市還包含了居民、樓房、街道、文化、民俗等,這些城市包含的元素,彷彿程式語言中不同的關鍵字, 都各自必須存在且有獨特性和功能性。

隨著時間、地方人群活動與改變與大自然的影響,城市的樣貌與文化也在改變,就如同一個不斷在進行轉譯的過程,根據生活在這做城市中的人事物,不斷的發酵出新的轉譯流程。新竹這座城市,不僅國立大學、科學園區、各行各業林立,歷經 40 年後,已成為台灣科技重要城市,並被視為台灣的矽谷。

此次,新竹邀請在地團隊與年輕數位藝術家,成為這座城市之中重要的轉譯參數,透過藝術作品、響應場域進行一項「轉藝」流程,試圖在新竹各區域產生震盪與影響,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像矽谷一樣再次進化為「科技文化藝術重鎮」。

在「城市轉藝器」展覽中,多位新銳藝術家與在地團隊參與, 以 241 藝術空間為主要場域透過新媒體、跨領域、燈光裝置與社會參與等面向, 吸引民眾一起參與。展覽核心圍繞的新竹這座城市的各種地景、影像、人口組成等紋理,許多藝術家為此次展覽製作新作,呼應新竹這座城市。

除了以新竹城市地景影像作為思考點,藝術家們更對感官進行轉換,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物件來建立連結。在地團隊的參與,從對於發生在新竹這個地點的民眾、節日、體驗等面向來參與響應。由夢想一號魔術方塊工作室與設計師符嘉文合作「Hello Hsinchu」,在展覽入口處以 3000 個魔術方塊打造新竹意象視覺,以更親近民眾的方式來進行一場共創工作坊,並於場域中展示。

夢想一號魔術方塊工作室X設計師符嘉文作品「Hello Hsinchu」。(圖片來源:新竹城市美術館官網)

在地學校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也分別以個人以及團隊參與:清華大學由蔡奇宏老師帶領七位學生兩件作品「程市」和「後。日常」參與;交通大學由交大傳播所x交大者工坊團隊作品「東門聲友匯」以新竹特色東門市場作為採集基地,透過 AR、VR、自製聲音裝置等與民眾互動參與。

清華大學師生作品「後。日常」(圖片來源:新竹城市美術館官網)

在地新媒體藝術團隊沃手工作由創辦人蔡宜婷針對展場空間進行思考,以燈光裝置「時間是一道長河」懸掛與場域中,並結合手機與民眾進行互動,向未知的數位世界傳第一道訊息。

沃手工作作品「時間是一道長河」(圖片來源:新竹城市美術館官網)

城市的想像包含了上述藝術家與團隊們討論的地景、影像、聲景與多重感官,更進一步思考民眾參與、發聲的許多事件、歷史與生活在這座城市的記憶。其中,Dimension Plus 以作品「白傘計畫」蔓延懸掛於展場中,過去民眾們在街上手持著白傘,透過傘面上投射出的畫面表達著對於人權、民意的與多聲音。

Dimension Plus 作品「白傘計畫」(圖片來源:新竹城市美術館官網)

衍象設計-闞凱宇團隊作品「仿生衍藝」則以衍生藝術結合自造者工具,帶領民眾參與並認識自造者精神,為生活、為社會貢獻一小份力量,完成一件集體創作作品懸掛於展覽場域。

衍象設計-闞凱宇團隊作品「仿生衍藝」(圖片來源:新竹城市美術館官網)

「城市轉藝器」由多種面向的藝術家與團隊參與,每一位藝術家的都提出了對新竹這座城市主觀性的觀念、創作手法、思考核心、運用的元素、表現的材料、光的媒材表現,也有許多與民眾近距離互動的對話方式。

期待透過「城市轉藝器」展覽帶領民眾在參與和閱讀作品時,發酵對新竹正在「轉藝」的印象,新竹不再只是大多數人兒時記憶中的科技城,而是同時具備先進的科技、在地濃厚的文化與新媒體藝術的舞台,並期待在未來成為跨領域的溫床。

【展覽資訊|城市轉藝器】
展期|2020/11/20 (五) – 2021/3/07(日)10:00-18:00 (週一及民俗節日休館)
地點|新竹241藝術空間(新竹市中央路241號6F)
費用|免費參觀
主辦單位|新竹市政府
策展人|蔡奇宏
參展團隊、藝術家|Dimension Plus 、 純禾作 、 沃手工作 、 闞凱宇 、 林瑜亮 、 田子平 、 劉庭均 、 工業技術研究院文化科技發展團隊 、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X交大佼佼者工作坊 、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學士班 、 夢想一號工作室X符嘉文
工作坊設計|想要設計

更多資訊請至新竹城市美術館官網查詢

小典藏ArtcoKids|小編報報( 1412篇 )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