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愛閱讀|《懸崖邊的學霸:為什麼好學生會崩壞?》你重視小孩的成就還是內在?

愛閱讀|《懸崖邊的學霸:為什麼好學生會崩壞?》你重視小孩的成就還是內在?

重視感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是因為它是可以做得到的。身為家長、教師、教練及值得信賴的成年人,我們可以提升並培養孩子受到重視的感覺,讓他們能夠應付未來的挑戰。

一九八○年代,傳奇性的社會心理學家莫里斯‧羅森伯格(Morris Rosenberg)在研究青少年的自信心時,首次提出了「重視感」這個概念。羅森伯格發現,讓這些高中生覺得幸福的關鍵,是覺得受重視:那些覺得被父母看重的人,相比於那些覺得自己不那麼重要的同儕,具有更高的自信心,罹患憂鬱症的機率也比較低。

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大學戈登‧弗雷特(Gordon Flett)教授是完美主義和重視感的研究先驅。他解釋說,當你被看重,就會感到放心,因為你知道自己擁有穩固且有意義的連結,而且你不會孤獨地度過這一生。

美國布朗大學社會心理學家格雷戈里‧艾略特(Gregory Elliott)也指出,重視感顯示了每個人對於被周圍的人看見、關心和理解的深層需求。艾略特這樣描述受到重視:

人們對你或你要說的話感興趣嗎?有沒有人可以在你成功後跟你分享快樂,在你遇到挫折時支持你?人們是否依賴你,指望你提供指導和幫助?只要我們活著,這種想要被看重、出於本能的需求就永遠不會改變。

你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重視感」的具體框架,但你一定感受過。

重視感發生在人生的重大時刻,例如來自朋友們衷心的舉杯慶祝。它也存在於日常生活中,例如在你生病時,朋友為你送來一鍋自己煲的熱湯。在你打開門那一刻所感受到的,就是重視感──你深深地被朋友珍惜,值得被愛和被支持。當老師指派一件像是替植物澆水的教室任務給孩子時,孩子會覺得自己受到重視與信任,相信自己能為自己的小世界增加重要的價值。

重視感有很多層次。它始於父母對我們的重視,然後向外擴展到我們的社區,以及更廣大的世界。

社區心理學家埃薩克‧普利洛頓斯基(Isaac Prilleltensky)指出,我們被人重視的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產生價值,做出貢獻;反之亦然──相互依賴的良性循環可以不斷增強我們受重視的感覺。他將重視感描述為一種「衍生需求」(meta need),或者是一種概括性術語,捕捉「有所價值」的感覺,例如歸屬感、社群和依附,以及圍繞著「有所貢獻」的感覺,例如自主、嫻熟和有能力。他說,把這些結合在一起,就能體驗到重視感。

沒有人天生就知道自己的內在價值。隨著時間的累積,我們會逐漸根據生活中的人(最重要的是我們的主要照顧者)如何看待和對待我們,來形成自我價值(self-worth)。換句話說,自我價值並不是在與外界隔絕的狀態下發展出來的。

它的作用就像是社會的晴雨表,是種追蹤我們在他人眼中表現的方式,也是我們告訴自己,身邊的人有多重視我們。當我們因為自己的核心本質而受到重視時,就會建立起穩固的自我價值感。我們學到了我們之所以被重視,單純是因為我們真的很重要。重視感是回歸我們內在價值的途徑。

它告訴我們,我們已經夠好了。弗雷特說,重視感雖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對於解決當今青少年面臨的很多情緒和行為問題大有幫助。高度的自我重視感可以作為緩解壓力、焦慮、憂鬱和孤獨的保護屏障。重視感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是因為它是可以做得到的。身為家長、教師、教練及值得信賴的成年人,我們可以提升並培養孩子受到重視的感覺,讓他們能夠應付未來的挑戰。

示意圖,非本書內頁用圖,圖片來源:CANVA

另一方面,當我們長期不受重視,當我們被虐待、被忽視或被邊緣化時,我們可能會逼著別人注意我們,例如執著於打造完美形象、過度操勞、飲食失調,或者是極端行為(校園槍擊案是其中最明顯也最悲慘的例子之一)。不受重視是憂鬱、焦慮、藥物濫用和自殺的重要因素。當我們覺得自己不受重視時,可能就會變得很退縮:半途而廢、借酒逃避,甚至自我傷害。弗雷特表示,自我重視感很低的人往往會以偏概全和災難化他們的想像,讓自己相信,他們現在沒有受重視,將來也永遠不會受重視。弗雷特的研究顯示,在美國和加拿大,有高達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認為,自己對社區中的其他人來說並不重要。

我們的世界充滿了各種衡量標準和難以達到的高標準,折損了孩子被人重視的感覺。我必須澄清,我為了寫這本書所採訪過的每一位家長,都深愛和重視他們的孩子。然而,我發現問題在於太多孩子都認為他們的價值是取決於他們的成就(他們的成績、社交媒體點讚數,或者他們大學的名氣),而不是取決於他們深層內在核心真正的樣貌。格雷戈里‧艾略特在他的著作《家庭很重要》(Family Matters)中寫到,如果孩子只有在他們聽父母的話、或者達到父母的標準才會被「重視」,那麼他們就不會體認到真正的自我重視感。

我們正處於自我認同的危機之中。在身心發展期間,孩子將為成年後的身分認同打下穩固基礎、建立長久安全感。然而,我們實際上正在無意間傳遞一個毀滅性的訊息:為了被重視,你必須不斷嘗試、付出努力,並持續去爭取。只有這樣,在這個家裡、在這個學校、在這個世界上,你才會有價值。

弗雷特在他的《重視感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Mattering)一書中,指出了讓你覺得自己很重要的七個關鍵要素:

  1. 關注:感覺自己被別人注意
  2. 重要性:感覺自己很重要
  3. 依賴:因為別人依賴你而覺得自己很重要
  4. 自我的延伸:認識到有人對你投注情感,並關心你身上發生的事
  5. 被留意到不在場:感覺有人想念你
  6. 欣賞:你和你的行為舉止受到重視
  7. 個體化:讓自己感覺獨特、特別,並以真實的自我被人認識

推薦閱讀

懸崖邊的學霸:為什麼好學生會崩壞?
美國6000個菁英家庭的第一手調查,幫助身處競爭壓力的孩子保有韌性與幸福力
作者: 珍妮佛.華萊士
譯者:謝宜暉
出版:漫遊者文化

焦慮、反抗、拒學、藥物成癮……
直擊美國高中優秀學生的鬼故事
拆解永遠不夠好的菁英教養矛盾

《紐約時報》暢銷書、美國亞馬遜青少年心理學類暢銷書
特別收錄:家庭、學校、社區的行動指南,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與自尊

「如果在我十四歲的時候,你問我願不願意砍掉自己的腿,換來去史丹佛大學讀書的機會,我會毫不猶豫地答應。」一名美國高中應屆畢業生接受廣播節目採訪時說。

如今,追求成績優異不僅成了青少年的壓力,也帶來心理健康的危險風暴。本書揭露美國社經地位前百分之二十家庭的孩子,如何在競爭中成了以出類拔萃為目標的奴隸。作者以親身訪談的一連串個案故事,生動地呈現:

  ●    生活在壓力鍋中的好學生:成就更多、爬得更高、成為同儕中最優秀的人,為什麼反而落入倦怠、憂鬱、拒學、藥酒成癮與自殺?

  ●    無法停止焦慮的父母:把孩子的高成就當成不確定未來的救命稻草,犧牲自己的生活和成就感,甚至為了進名校走偏鋒?

  ●    菁英教養帶來的傷害:只看重個人的目標、失去對學習與生活的熱情,陷入完美思維,忽視內在休息,不瞭解自己……

本書也引用心理學、教育學與經濟學等各領域研究,幫助父母辨認教養焦慮的深層因素。作者特別提出「重視感」,而非用狹隘的優秀標準來看待孩子,鼓勵大人從成就中鬆綁,幫助孩子從小奠定自我價值感,以此培養韌性、同理心、為他人付出的意識,我們的下一代也才能獲得心理健康與社群生活的意義。

小典藏ArtcoKids|小編報報( 1401篇 )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