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小典藏|愛閱讀】《親子繪本共讀小法寶》讀五味太郎:繪本共讀的啟蒙首選

【小典藏|愛閱讀】《親子繪本共讀小法寶》讀五味太郎:繪本共讀的啟蒙首選

大概沒有孩子不喜歡《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吧!或者應該說,每個人都會喜歡五味太郎(ごみ たろう,1945-)的書。

兩歲的侄兒有一天走進我房間,自己從書架上拿了《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坐在床上翻讀著:

「鱷魚有蟲蟲,爺爺打針,不要不要。ㄅㄛˇㄅㄛˊ(侄兒用臺語唸「沒有了」的說法),Bye bye。」

這一刻起,他的「說故事人生」便由此展開,直到現在。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作者:五味太郎(Taro Gomi)|譯者:上誼編輯部|出版社:上誼文化
(圖/博客來)

大概沒有孩子不喜歡《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吧!或者應該說,每個人都會喜歡五味太郎(ごみ たろう,1945-)的書。

《鯨魚》是我認識五味太郎的起點。看著鳥兒高飛,喊著:「鯨魚!鯨魚!」然後大家一起「跟風」,掀起一波找鯨魚的熱潮,在一次次「找錯方向」中生氣、抱怨,最後卻只有跟著鳥兒改變視角的孩子能夠看見鯨魚的真面目。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書籍內頁(圖/博客來)

一開始閱讀這本書,只覺得好有趣、好可愛,像在跟鯨魚玩「躲貓貓」,不到最後找不到真相。直到許多年後,有一次全家人一起去動物園玩,大家興奮地「找猴子」,想尋找躲藏在樹叢裡的猴子身影,坐在推車上的侄兒異常好動,即使被大家要求坐好,也不停想要爬起來:

「坐好!叫你坐好你一直爬起來做什麼?」

「坐著就看得到了,為什麼要爬起來?」

阿嬤的這句話敲醒了我:對啊,如果坐著看得到,他為什麼要一直爬起來?所以我蹲下身,用跟侄兒一樣的高度與視角找猴子。果然,就是看不到才要站起來呀!連忙叫弟弟把侄兒抱起,讓他也能從大人的高度看見玩躲貓貓的小猴子。

看著侄兒終於笑開懷的表情,我忽然想到,這不就是真實版的《鯨魚》嗎?比起真相,我們更容易看見自己的影子。原來《鯨魚》不單純只是「找鯨魚」,也是在找一個大人和小孩能互相理解、一個能夠創造更多可能的世界。

作家五味太郎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最喜歡暑假作業的「繪本日記」,暑假第一天就能完成一整個假期的記錄。他把畫畫當遊戲,任由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預言著暑假將過得何等精采。他的第一本作品《道路》,書中那一條條不同的路,各自通往不同的目的地,彷彿就是他的作品預告,預告了接下來他的每本書都通往不同讀者的心,並帶著讀者重新出發,像玩躲貓貓般尋找心裡那遺失的一角。

《道路》
作、繪者:五味太郎|譯者:高明美|出版社:步步出版
(圖/誠品線上)

在嬰幼兒的成長過程中,「躲貓貓」是個重要階段,也可視為孩子學會的第一個遊戲。簡單的「○○在哪裡?」、「哎呀,被你找到了!」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認知,認識和他相處、玩樂的照顧者,同時開始有「物體恆存」的概念,讓他們明白照顧者即使不在視線範圍內,他還是會出現,進而慢慢理解生活中的人、事、物會一直都在,間接幫助孩子和主要照顧者走過「分離焦慮風暴」,克服因分離焦慮所帶來的親子衝突。

《道路》書籍內頁(圖/誠品線上)

當自己成了一位媽媽、一個孩子的主要照顧者,重讀《小金魚逃走了》、《誰吃掉了?》、《藏在誰那兒呢?》、《爸爸走丟了》這些作品,發現不只整本書都是遊戲場,更像是陪孩子在玩躲貓貓,只要孩子找到心裡所期待的對象就會很安心。

幾個朋友帶孩子們到家裡聚會,聽著大人們的「媽媽經」、「爸爸經」,孩子們愈來愈坐不住,乾脆把孩子們都帶到餐廳,圍坐在餐桌旁,桌上擺滿五味太郎的作品,看這光景,儼然像個小小孩的讀書會。

和孩子共讀《爸爸走丟了》,這書名就讓孩子哈哈大笑了許久,開始討論起「各種走丟經驗」,舉凡從百貨公司走丟、火車站走丟、夜市走丟、到洗手間也走丟⋯⋯,我都要懷疑,是不是每個孩子都想讓爸爸媽媽走丟了呢?

《爸爸走丟了》
作者:五味太郎|譯者:漢聲雜誌社|出版社:英文漢聲出版
(圖/誠品線上)

這本書獨特的版型,以及特殊的裁切設計,帶有「幼兒洞洞書」的效果,孩子可以任由自己的想像,從「洞口」預見接下來的故事,這使他們感到驚奇,紛紛開啟興奮模式投入其中,驚呼聲與笑聲互相交錯。隨著故事進行到第二頁:「不知道什麼時候,爸爸走丟了⋯⋯」孩子原本才停下一會兒的笑聲,馬上又從四面竄出,看來孩子們對於「爸爸走丟」這件事感到趣味盎然。

七歲的小Q在孩子群裡年紀最大,她說:「老師有說,跟爸爸、媽媽走丟不能亂跑,要請大人幫忙。」

我一邊讚嘆小Q的懂事,一邊心想:「『老師說』簡直可說是孩子們的『緊箍咒』」。

「但是我有更好的方法。」小Q得意一笑:「你不見要找爸爸,就要先大聲叫『爸爸』,讓他知道你在找他。」

「哈哈哈哈,可是路上會有很多爸爸耶!」年紀較小一點的晨晅反駁:「還要叫爸比的名字吧!這樣才知道是哪一個人的爸爸啊!」

才中班的晨芯馬上附和哥哥:「要叫『小硯爸比』⋯⋯」

本來輕鬆的讀書會現場,忽然成了某個慎重的研討會,孩子們很認真地討論「該怎麼叫爸爸」,卻讓在一旁偷偷參與的大人笑翻了。

故事持續進行著。孩子一邊回顧故事細節,一邊幫書裡的主角一起「找爸爸」。經歷一次次的「找錯人」,他們乾脆「不找」了,利用每頁出現的「爸爸特色」,想像出一個新的人或物,直到故事中的爸爸被找到。

畫面來到最後一頁,爸爸跟小男孩手牽手要回家時,一向是哥哥小跟班的晨芯忽然問:「姑姑,爸爸買的禮物怎麼不見了?」

《爸爸走丟了》書籍封底(圖/漢聲巷

「欸,對耶!到底爸爸有沒有買禮物呢?」接著大家又開始新的一場記憶力大考驗。

陪孩子共讀,一刻也不能鬆懈呢!

才把手中的書放下,原本安靜的佑子指著這幾本書封上的作者名說:「阿姨,這些字跟這些字一樣!」順著孩子的發現,讓他們知道,今天讀的繪本作家叫「五味太郎」,期待未來的他們看到這些書,除了「我讀過這本書」之外,還能比別人多知道一些訊息。

小Q問:「太郎是什麼啊?」

我告訴孩子們,太郎是名字,只有家裡第一個出生的男孩子才能叫「太郎」。

晨晅一聽,馬上露出誇張的表情:「姑姑,妳騙人,妳明明說他叫『五ㄨㄟˋ太郎』,就是有五個人啊!」

「阿姨,這樣我們有『二位太郎』。」小Q指著在場唯二的男孩子。

看著晨晅跟佑子瞪大眼睛互看的反應,我忍不住拋棄「阿姨很會讀書」的形象,毫無形象地在孩子面前放聲大笑。這就是陪孩子們閱讀的樂趣,每一個看似無關的線索,他們都能在生活中找到連結,他們各個都是玩躲貓貓的遊戲高手,擅長找出隱藏在書裡的線索。

我試著讓孩子知道,「五味太郎」不是「五位太郎」,是味道的「味」。

本文經授權摘錄自親子繪本共讀小法寶:一起畫圖、說故事、玩遊戲,讓孩子愛上閱讀

和孩子讀繪本,他愛上了翻書的樂趣陪孩子玩遊戲,他開始懂得找出邏輯與孩子一起畫畫,他學會了觀察世界一本「最有創意、最具人性」的共讀法寶集揭密好玩又實用的繪本共讀技巧,在歡笑聲中,見證孩子的創意力,讓孩子愛上閱讀! 

親子共讀繪本,不僅能促進孩子認知發展、拉近親子關係,還能透過圖畫與文字的結合,讓孩子體驗閱讀的樂趣,進而培養閱讀與寫作的愛好。

▍不再只是說故事而已!原來繪本共讀可以這樣玩!

提到繪本共讀,許多家長可能會問:「只要照著繪本文字唸給孩子聽就可以了嗎?」「共讀從幾歲開始?孩子聽不懂怎麼辦?」「共讀時孩子總是不專心,我該怎麼讓孩子投入?」

「黃秋芳創作坊」資深作文老師梁書瑋,將她多年與孩子共讀繪本的經驗,寫成一篇篇暖心的故事,記錄在《親子繪本共讀小法寶》裡。童心未泯的書瑋老師,在書中分享她多元又創意的共讀心法,讓繪本共讀不再只是「單純說故事」而已,而是充滿驚喜、笑聲的遊戲盛宴不僅解答你對「繪本到底該怎麼共讀?」的疑問,生動、趣味的經驗分享,還能帶給所有家長、教師與孩子同樂的互動靈感! 

延伸閱讀:

【來聊聊繪本吧專題|長新太×五味太郎】媽媽們「看不懂」我的繪本,覺得我很可怕。

【來聊聊繪本吧專題|長新太×五味太郎】「童書」這詞,要是能馬上消失該有多好啊!

來聊聊繪本吧!林明子✕五味太郎:總覺得這世界就像繪本!跟隨內心的觀察力和想像力

小典藏ArtcoKids|小編報報( 1412篇 )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