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虛實相生處,柳漸成蔭:大唐生活美學館「器」與「藝」之間的經營之道

虛實相生處,柳漸成蔭:大唐生活美學館「器」與「藝」之間的經營之道

Blossoming and Thriving Through Symbiosis of Virtual and Reality: Between "Ware" and "Art", Studio Tang's Way of Doing Business

大唐生活美學館所在建築崇友實業高雄分公司大樓,自2018年落成起,這棟清水模建築為街區帶來不一樣的景致。深入參與空間規劃的唐秋鈴決定為之賦予更為直接的美學使命,也感念母親唐吳怡靜女士生前的書畫成就,以飽含美之盛世寓意而命名的大唐生活美學館由此誕生。

位於高雄車水馬龍的九如一路中段,大唐生活美學館(以下簡稱大唐)所在建築崇友實業高雄分公司大樓,為旅德建築師、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建築師之一的林友寒(Michael Lin)所設計,室內空間則延請毛森江先生規劃。自2018年落成起,這棟清水模建築為街區帶來不一樣的景致,大唐創辦人、也是崇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的唐秋鈴說起位於建築一至三樓的大唐,總是語帶豪爽地回憶道:「大唐是一個意外的產物。」

大唐生活美學館二樓展覽空間。(大唐生活美學館提供)

一個「美之載體」的長成

自幼受美學熏陶的唐秋鈴,對空間內外該有何種樣貌,有著明確的觀念與品味。在她看來,建築本身即是藝術,而好的建築也如藝術作品般,當長久存世並成為容納美、推廣美的載體。在建築師林友寒的操刀下,整棟建築中不見立柱,垂直承重結構皆落於四牆,在內部釋放出最大可能的空間。由毛森江先生所設計,一樓廳堂引人矚目的是正中一座純白的螺旋圓梯,將上下空間連結的同時,也製造出靈動的空間體感。在最初的規畫設計中,這棟建築的一、二樓原本是預留為崇友電梯的產品展示所用,而在富含美感的建築落成之前,深入參與空間規畫的唐秋鈴決定為之賦予更為直接的美學使命,也感念母親唐吳怡靜女士生前的書畫成就,以飽含美之盛世寓意而命名的大唐生活美學館由此誕生。

大唐生活美學館一樓展覽空間。(大唐生活美學館提供)

在進一步的空間改造與定義下,取材台灣冷杉與美國白橡的門、梯、桌椅、立櫃,加上白色基調與建築體本身的清水模架構,共同建構內斂而質感溫潤的空間個性,承載包括藝術品、生活美學器物之時,營造出的是相互映襯、相得益彰的整體氛圍,無論是空間還是美學物件,都給人以親近之感。這與唐秋鈴為大唐的存在所構想的基礎理念息息相關:對她而言,「蓋美的建築、經營友善的空間」,都是可為改善環境而作出貢獻的事。她不將大唐定調為藝廊或是美術館,而著眼於更貼近普羅大眾的「生活美學」,意即,生活中觸手可及的五感美學。唐秋鈴認為「衣食住行皆從美學開始」,她感慨於現代社會常以犧牲生活品質為代價,為求快而致隨便,在這樣的生活態度與節奏中漸失對美的體察與體驗。

「日韓藝術家典藏聯展:權能 x 海老原靖 x 堀越達人 x 川崎泰史」展覽現場。(大唐生活美學館提供)

唐秋鈴十餘年的收藏經歷中,在選擇符合自己審美趣味的作品時,其初心始終不變的,是懷揣支持藝術家的心態進行收藏,而非著眼於藝術市場趨勢,收藏品更囊括多元風格流派與媒材,而不拘泥於單一類型。她強調其個人收藏注重的是「感受性」與「質感」,以包含材質、造型在內的質感,為美感的首要表現。大唐生活美學館自成立以來,便在空間結構上有了明確的規畫:一樓的展覽以典藏展與邀請展為主,包括以唐秋鈴多年收藏的蔡尉成、蔡芙郡、權能、山本雄基、塚本智也等藝術家所策劃的典藏聯展,以及邀請鐘俊雄、彭雄渾、陳仁倩等藝術家舉辦的個人特展,先後成為一樓展廳的主角。二樓則著重於台灣、日本、歐美的陶藝器皿與傢俱傢飾等等,亦皆符合超越工藝的藝術品之想像;這一空間中的傢俱包括一張長約7.6公尺米、氣勢撼人而莊重的香杉原木長桌,以及木質展示櫃若干,更營造相應的空間氛圍。三樓則後來闢為舉辦各式講座、工作坊的講堂空間,主題圍繞文化藝術與環境的課題,這些公眾活動也與崇友文教基金會的理念與工作有所重疊,旨在直接分享可在生活中體驗的五感美學。唐秋鈴的收藏初心在於感性的觸動,而創設大唐的初衷與想望,則回應的是知性之美的分享。與此同時,唐秋鈴始終強調空間不應被排除在對美的鑒賞之外:「陶冶內心,關注周遭。美感是發自內心的感動,而不僅僅依倚賴眼見。」

融合社區想像的經營理念

擘劃這棟建築之初,唐秋鈴就曾夢想整合鄰里周邊,從美學與空間性質上貼近彼此呼應的和諧關係。儘管計劃不及變化的狀況時有發生,時光荏苒,在原初的理念之下,也逐漸在這一帶的社區中生長出些許新氣象。唐秋鈴回憶幾年來曾感受到遠大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尤其當大唐結合崇友文教基金會的工作,戮力邀請了包括林懷民、巴東、王心心等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和研究者來舉辦種種人文講座,或開設不同類型工作坊之時,曾時常出現參與者多從北部前來、而鮮見在地人的狀況。然而隨時間累積,她與其團隊在持續的工作中,也慢慢體會漸入佳境之感,鄰里居民會在附近購物後散步而來,路過的在地人也會好奇地探看這個不收費的空間中展示何物。唐秋鈴認識到,推廣美的工作,也需要歷經時間的淬煉。

「燦爛人生─彭雄渾特展」活動「藝起玩樂趣」現場。(大唐生活美學館提供)

大唐也成為一處凝聚出新的社區想像之所在。除了舉辦人文講座以及工筆畫、餐酒、品茶等生活美學課程外,也將基金會的教育推廣經驗融入每年約四檔藝術展覽的規畫之中。2019年彭雄渾個展「燦爛人生」開幕當日,大唐邀請附近的國小學生參與創作工作坊,與藝術家一同使用拖把、掃把、地板刷、海綿這樣的生活用具作畫,讓學童認識到創作並非遙不可及,而當日完成後的作品也贈與學校收藏。而同一年鐘俊雄個展「童年.同年」時,則規劃了祖孫三代一同參加的三聯畫共創工作坊,切入藝術、親子、社區等多重角度,也呼應2021年辭世的鐘俊雄逾一甲子的創作生涯,及其以家庭的情感連結為靈魂的作品系列。如是幾次與展覽直接關聯的工作坊,都從藝術家創作本身出發,密切連結至大唐對於社區連結的想像,將美學有機結合空間營運觀念。正如唐秋鈴所言,大唐的目的「不在於培養收藏家」,而從日常中著眼,著重於「在生活中推廣藝術」。

茶器與生活之藝/道

大唐二樓所展售包含蘇保在、黃淑滿等台灣陶藝家,周金團的金工,日本京都百年老店:開化堂、公長齋、朝日燒、金網つじ……各式茶道香道用物之中,又以茶器為最大宗。 「道」與「器」之間的虛實相生,也呼應了大唐從整體上在建築與空間、美學之間所欲共構出的精神場域。而茶器所承載的茶湯,也隱喻人之內在與外界之間流動而互通的關係。大唐透過正式但卻平易近人的展出,強調器物所承載的作為藝術品的個性與精神性,再折射至賞器之人於日常中對美的感受。

大唐生活美學館館長唐秋鈴(右)與藝術家陳念舟合影。(大唐生活美學館提供)

近期受邀至大唐二樓展出作品的,是「無垢茶活」主人陳念舟,其暌違12年的特展以「大道無器」為名,展出近年來於金銀器創製脈絡上進一步發展的新作。深信「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的陳念舟,本身具備相當多元的脈絡:具建築景觀設計背景,又為無垢舞蹈劇場團長,甚至還是杜鵑花育種專家。品茶50年,他自1980年代開始便從玩物轉向造器,從設計壺形、繪製圖稿,鑽研金工、木工、陶藝等工法為依循,到金銀器頂級工藝問世,而成一方名家,也曾是2015年中國嘉德秋季拍賣「當代文人雅趣」專場的三位當代器物大師之一。

陳念舟作品《盤古》,9999純銀瀹茶壺,魚鱗紋單柄使用墨西哥粵式黃檀,壺鈕為河北天眼瑪瑙,渾圓天然。(大唐生活美學館提供)

陳念舟為自己在所有工作中設立了「不輕易原諒自己」的目標,工學設計的背景使之在壺器的創製中,既重造型美與精神性的內外兼修,同時也在其實用性上不馬虎,以縝密細緻的觀察與思考,在每一支壺器的設計上投入紥實功夫。他認為器物製作中,重要的是「掌控精神面向,並放入情感」,而若只重外形、卻未能讓品茶人在使用中也體會怡情養心之境界的話,也無法稱之為一支好壺,更甚者,他不因追求壺身一體的流行美感而犧牲實用性考量,也不一味尋求技藝上的彰顯。陳念舟設計的壺器在種種細節上嚴謹考量人體工學、流體力學,上手舒適而不費力,回流俐落而不滴淌,厚實的壺蓋鎖住茶香又不易跌落,是美學融合實用性的典範。陳念舟特別將通常所說的「斷水」改稱「回流」,注入溫暖情感,也恰如其為自己設計的壺器賦予古樸而雅緻的美感,又對器與人之間的親近孜孜以求。

藝術家陳念舟銀壺瀹茶。(大唐生活美學館提供)

在材質的考量上,金銀器具備可釋放出金銀離子而軟化水質、使水變得甘甜的特性。陳念舟潛心鑽研從古至今的茶文化,也屢屢赴中國、日本考察探訪,不甘於當代常見的陶、瓷、鐵,發現金銀器自唐以來便被譽為最上佳的茶器材質。確定自東方金銀器工藝傳承處著眼後,他將對知識與技藝的學習研究,結合來自台灣自然之美的靈感,如台灣東北角的珊瑚紋理融入銀質壺身上細細鍛錘出的綿綿漣漪,這漣漪既有形之寓意,也是設計者刻意保留創造過程之痕跡的載體,由陳念舟及其團隊如是打磨出的壺器別具韻味,又渾然天成,更以色澤不一的瑪瑙彩石打造鈕蓋,於純銀壺身、原木單柄間畫龍點睛。此次於大唐展出的,就包括陳念舟代表性的銀質器物:承襲自唐代長沙窯單柄綠釉壺的單柄瀹茶壺、以北宋東坡提梁壺為形制的提樑煮水壺,以及茶海、茶杯等。「大道無器」之展題與儒家道統文化底蘊相關,意味著其承自整個茶文化,又突破過去、突破自身而創建當代茶文化新風景。

陳念舟將自己設計創作的壺器定位為「新董」,期許留存百年後可被視為質感上佳的古董。蘊藏於器物設計中的藝術性與生活感於此並重,這也呼應著大唐生活美學館四年以來的工作重心,在虛(通達精神的美)與實(藝術品、器物、建築與空間之中的美)的共生之間,持續在生活中觸手可及之處分享美感。

嚴瀟瀟(Yan Xiao-Xiao)( 191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