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蒂摩爾古薪舞集 X 黑色優雅

蒂摩爾古薪舞集 X 黑色優雅

山谷與海洋的相遇 融會共同與差異 臺灣與紐西蘭首度共製的舞蹈作品《在一起2Gather》,於今年9月臺北藝術節…
山谷與海洋的相遇 融會共同與差異
臺灣與紐西蘭首度共製的舞蹈作品《在一起2Gather》,於今年9月臺北藝術節首演後進行微幅調整,11月中再於2016 Pulima藝術節演出,票券在開演前已售罄。一般的國際共製舞作多為一方編舞家替另一方舞團編舞,然而《在一起2Gather》則由黑色優雅藝術總監暨編舞尼爾.耶雷米亞(Neil leremia),與蒂摩爾古薪舞集的巴魯.瑪迪霖共同創作,雙方各派4名舞者一齊演出。
這場合作談了近3年,今年夏天,生長於海洋國度的黑色優雅,來到坐落在屏東三地門山谷中的蒂摩爾古薪舞集,二個舞團一起密集工作排練數週。資深的黑色優雅與年輕的蒂摩爾古薪舞集,團齡相差10年,舞蹈風格迥異,排練過程幾經拉扯,在衝突中彼此磨合,更遭遇梅姬颱風來襲,導致排練室淹水,而不得不暫停排練工作。
然而,強風豪雨雖然摧毀了蒂摩爾古薪舞集的排練室,卻幫助這個作品重新找到合作的平衡點,兩個舞團在停水停電的颱風夜中,放下磨合中的浮躁與不安,靜下心傾聽彼此的差異,從心靈到身體找尋到「在一起」的契機。
舞作以合、分、分、合4個段落進行,既獨立表現彼此特質又互相對話找尋相同處,呈現二團截然不同的創作風格與表達方式,共同詮釋當代語境下的「在一起」。第二段一開始,排灣族古調低吟,呼吸先行,身體下沉,動作以「畫圓」為基底延展變異,猶如蛇般纏繞的姿態。巴魯以「什麼會讓人和人在一起」的觀點進行思考,以排灣族同心圓的概念作為編舞構想,「排灣族的圓很有趣,不管你往左邊走,或往右邊走,大家始終都會聚在一起。」
蒂摩爾古薪舞集的肢體源自排灣族的傳統古調歌謠,「用聲音找出自己的身體,而不是用身體找出身體。」藝術總監路之.瑪迪霖如此描述:「巴魯將我們地磨兒部落的勇士舞轉化成當代的身體。」藉由肢體的表現,他們希望讓觀眾看見一個屬於地磨兒部落、排灣族現代舞語彙及身體。蒂摩爾古薪舞集一路走來,舞者皆長居於部落中,排練的第一步是吟唱老人家的歌以靜心,自成一套「排灣族身體訓練方式」,這也讓其舞者在台上散發出強烈的群體感。
蒂摩爾古薪舞集與Black-Grace舞團跨國共製舞作。
你的文化是什麼? 在共同中體現彼此差異
蒂摩爾古薪舞集所編導的《在一起2Gather》段落,在單人、雙人與群舞間轉化,動作排列組合間展現一致的流動性,踏步與動作具有鮮明的族群共同特色;相較之下,接續的第三段黑色優雅則是以外放的肢體撞擊觀眾,並突顯舞者個人特色。
黑色優雅以力道帶動身體的縮與放,俐落的拍打軀體、跳躍、旋轉、跑步,獨舞、群舞皆具備明快的節奏與速度,動作中有毛利人戰舞(Haka)的符碼。穿插使用英語、原住民語的短劇,演出充滿喜感。4名身形差異頗大的舞者在舞台上各有相異的身體表情,結合吟唱、拍手打節奏,與民俗、鄉村、電子音樂,強悍的肢體風格中展現黑色優雅多元豐富的舞台樣貌。
在創作初期,尼爾向他的舞者提出一個問題:「你認為你的文化是什麼?」這個問題並不在於探討族群認同,而是全球脈絡底下更加宏觀的省思,「我認為歷史造就了各方面的錯置、移位(dislocation)。人們總認為要固守傳統,雖然這是件很美好的事,但我同時也感興趣於我們的根源是如何經過時代的演化與改變,進而成為如今這個樣子的過程。」尼爾想探究的是每個個體對整個大社會,乃至世界的文化認同,而非僅限於傳統文化。
出生於紐西蘭的尼爾身上流著薩摩亞的血液,19歲開始學芭蕾這項對他來講很「外國的」身體表演,爾後至今30年的舞蹈生涯中,他旅行世界各地巡演,「我在紐西蘭這個我稱之為家、我愛的地方,感覺自己像是個外來者;這跟我和父母一起回到西薩摩亞的感覺一樣,我已經16年沒回去過了,我對那裡感到很陌生。這些感受讓我覺得很沮喪,然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我才了解,原來我是一個地球公民,我屬於一個更大的家庭。」族群文化永遠是他的驅動力,然而創作者不能讓原住民性(Indigeneity)超越創意和表現方式,他不喜歡被稱為「來自薩摩亞的藝術家」,他就是一個「藝術家」,而藝術家就是要不斷突破來自傳統的、肢體的、藝術的各種界線,自我超越。
《在一起2Gather》同時展現柔美與力量的融合。
黑色優雅成立於1995年,當時紐西蘭的表演藝術圈鮮少如他一樣具有島民背景的人,在主流舞團期間尼爾跳的都是歐美的故事,「沒人會談我所居住的、紐西蘭窮困的區域,他們不講我祖先的文化,所以我成立黑色優雅就是為了講這些故事。」黑色優雅著眼於毛利與太平洋島民的原住民族舞蹈,也融入紐西蘭的當代特色。
尼爾表示,紐西蘭有種陽剛特質,好比紐西蘭人都非常熱愛運動,以及森林、高山、海洋遼闊宏偉的地景,「作為一個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的小孩,看到空無一人的整片草原,你唯一想做的就只有奔跑。」因此黑色優雅的作品總是帶有強列的運動感,力量飽滿。
兩團展現不同的風格。
在一起 我們是相似而又獨立的個體
舞作最後一段,8名舞者交錯演繹二位編舞家的風格,襯著重拍鼓點,同時在台上進行單人、雙人舞錯落有致,為全作能量匯聚的高峰,同時呈現蒂摩爾古薪舞集的和諧韻律,以及黑色優雅的陽剛與速度感,這也反映尼爾對於這次合作的追求,「編舞家如何在舞台上展現個體的差異性和獨特性。」對他而言,族群的根源永遠都在,他始終信仰自己的傳統文化,然而也相信文化的演進造就每個人的獨特性。《在一起2Gather》所要傳達的,正是兩族群源自於同一血緣,彼此經歷過不同的遭遇,開散創造出多元燦爛的文化,進而在差異中找尋共同脈絡,在相似間讚揚彼此的差異。
文/賴柔蒨 圖/鄭乃華、原文會提供 出處/《原視界TITV雙月刊15期》
二個同為南島語族的原住民族現代舞團,臺灣「蒂摩爾古薪舞」柔美內斂,紐西蘭「黑色優雅」(Black Grace)強悍外放,相異的風格反映族群各自的文化演變。二團共製的舞作《在一起2Gather》並不試圖在異中求同,更非套用某種單一的原則框架,而是雙方在看見彼此的不同之後, 相互傾聽,並讚揚差異。
開場,昏暗的燈光中8名舞者幽微地左右擺盪,營造靜謐氛圍,肢體柔中帶剛如波浪流動,漸次增強。《在一起2Gather》首段以「海」的意象呼應近代學者考據臺灣為南島民族的母親,「雖然我們分別生活在臺灣及紐西蘭,但是我們來自同一個根源。」蒂摩爾古薪舞集舞蹈總監暨編舞巴魯.瑪迪霖,以此作為創作的靈感,呈現5,000年前毛利人乘著舟筏飄揚過海落腳紐西蘭,以及彼此來自同一血緣的脈絡。
蒂摩爾古薪舞集與Black-Grace舞團。
原視界IPCF雙月刊( 2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