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圭並不是一位亞洲觀眾熟悉的藝術家,慚愧地說,在最初聽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將呈現一場名為「雨奇晴好:梁慧圭」的展覽時,我甚至以為她是一名中國青年藝術家。可是當我看過了梁慧圭的展覽後,立刻被她作品中超越空間、時間、國界的「無國界性」吸引,因此,很希望能夠陪大家共同認識這位了不起的藝術家。
梁慧圭是70後韓國人,出生在首爾,目前往返於柏林和首爾之間生活和創作。看梁慧圭的作品,實話實說,第一反應是不知所措,這是因為梁慧圭的作品十分難以被定義,甚至會被人認為是不知所云。她大量使用手邊的現成材料,把它們當做原材料,進行雕塑創作,通過各種巧妙的觀念和符號,賦予它們全新的意義。因此,不難看出,梁慧圭的創作,有很強的觀念藝術風格。
梁慧圭《發聲的滿月|超輕中型#14》.綜合材料.172×53×53 cm.2015。圖/UCCA
然而有至關重要的一點,將梁慧圭的創作風格和其他觀念藝術家區別開來,即是觀念只是她進行創作的一種手段,若是把她的創作過程比喻成烹飪的過程,那麼物理性的組合材料是食材,觀念則是佐味的香料。她通過撕裂、組合、重置、綑紮、漆繪等等粗暴的手段,嘗試展現出的往往是非常細膩的、超越普通語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受,這一點,是許多同輩青年藝術家相對關注較少的。
感受,即不是一種情感也並非一種思考的結果。在梁慧圭2013年的作品《香辛月》中,這一點就表現得十分明顯。這一組八幅作品是由香料平鋪成滿月形的裝飾畫板組成。香料,是南洋地區的代名詞,同時通過月滿盈缺的表現,藝術家也呈現出一個表達月亮、太陽和人之間的關係的大環境;可另一方面,梁慧圭也圓滿地呈現出,在以新加坡為首的南洋諸國的後殖民主義中的國民感受。這種表現不是激烈的衝突和宣言,也不是縝密的思考結果,反而是一種人的切身感受。
梁慧圭《中間類型—海洋蓮花》.綜合材料.215×110×110 cm.2015。圖/UCCA
Doryun Chong在一篇評論中寫道,在他看來梁慧圭於命名一事上功力深厚,詼諧有趣又能巧妙點題。這次UCCA的展覽名「雨奇晴好」取自蘇軾的詩作《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首詠西湖的名篇同時也暗示著在外界環境波動的時候,仍對多元變化的世界保持接受。這一點,正是梁慧圭從1994年至今一直在努力探索的元素。她通過各種手段和觀念的加持,不間斷地呈現出人在各種不同環境下的真實感受。
梁慧圭《香辛月》.絲網印刷,砂紙、香料、藥材,裝框,共8幅.每幅166×115.5×4.5 cm.2013。 圖/UCCA
在2015年最新一系列「中間類型」裡,梁慧圭嘗試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她用韓國傳統的婚禮頭飾、人造植物纖維和復古的印度銅鈴,組成了奇異的擬人造型,然後讓它們按照特定的「節奏」舞動。於是,這些本身客觀的綜合材料,通過簡單的機械運動,忽然有了主觀的涵義,迫使觀者不斷去嘗試揣測它們背後是否有深奧晦澀的思考和主題。這些稻草人看似非常原始,而他們的運動卻很機械,兩者之間衝突強烈,不同背景和語境的觀者,都能感受到這種不協調的衝突。這一點,正是梁慧圭表達「感受」最獨特的方式。
現在的青年藝術家中,面對飛速變動的周身環境,有人覺得不適應,也有人視其為自然而然的變化,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只有梁慧圭,用看似粗暴的表現方法,呈現出最不易察覺、最細微的人的感受。
公孫萌( 2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