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邊新聞比嚴肅評論值錢
單看名字台灣讀者可能不明所以,但看他/她們的「地盤」就知大有來頭。人稱「彬爺」的何兆彬與鄭天儀,先後任職於《信報》及《蘋果日報》,都是有十多年經驗的資深傳媒人,不過在兩份大報的任職時間剛好對調。《信報》創辦於1970年代,雖然以財經新聞最為權威,但文人辦報,文化藝術賺不了錢,風花雪月卻不能劃缺。而創辦於1995年的《蘋果日報》,早在網絡時代前已是「點擊」至上:「蘋果需要寫有人看的文章,電影甚至社運都比藝術讀者為多。現在香港突然說要成為art hub,所以才增加了藝術的篇幅;但我好懷疑自從2012年之後,整個藝術界的水平會立即提昇嗎?真的有那麼多作品值得報導?」報業走大眾化路線,加上網路與多媒體並行,是否一定只會「溝淡」藝術?(編按)鄭天儀卻認為有些好處,從前真的不能想像:「現在可以用『動新聞』來訪問藝術家,有畫面,對當代藝術來說,容易取材多了!」
文化新聞或藝術評論與藝術圈之間應否保持距離?林家維是年輕編輯,在張鐵志主理《號外》的時代入職,現在仍然負責雜誌的藝術版面,編寫並重。她認為雜誌比報紙幸運,不用只爭朝夕、時刻緊貼藝壇一舉一動。不過藝術寫作在香港,最幸福的還是英文媒體。與北京或台灣不同,香港的「國際化」環境,外籍社群只操英語。英文人讀《南華早報》、《TimeOut》、《Hong Kong Magazine》;中文人則看《蘋果日報》、《壹周刊》甚或《立場新聞》,形成兩個不同的語言部落,就是老死不相往來,生活仍然可以一切如常。而難得的是早於1990年代移居香港的約翰百德,卻一點都不離地,早年曾經營畫廊,現在除了搞社區保育外,還每周為《南華早報》供稿。做為國際藝評人協會(IACA)香港分會主席,他完全明白中英文寫作環境是「天堂與地獄」的差別:「英文的公價是每字2港元;但據我所知,中文大都只有3毫子一字,若是1元甚至2元一字,已是非常好的價格。當然,這還沒有提無酬寫作。」諷刺的是,能出好價錢的往往並不是專業的藝術雜誌,而是那些城市或旅遊刊物。才不久前,他為了林明珠(Pearl Lam)而買了他的第一部錄音機!因為消費雜誌的寫作風格,需要把名人話語原文照錄。不用作者提出什麼觀點,這種筆法最為省力,而稿費卻是最高的!
(左起)大衛.艾略特(David Elliot)、Vivienne Chow、鄭天儀、林家維、約翰百德(John Batten)、何兆彬。(攝影/梁寶山)
藝術需要文字
既然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為什麼還要寫?「藝術需要文字!」鄭天儀堅定地說,林家維附和:「尤其是當代藝術,往往不能一眼就能看明白。文字的解析更加重要。」然而,藝術在香港從小眾文化變成城市人的茶餘飯後,卻又形成了另一種眼球的經濟學:「文化版從前百花齊放,編輯敢在同一天版面上放上兩篇意見對反的評論;但當藝術變成了新聞必備的『周末好去處』,卻反而成了公關戰場,失去了以往的自由度」,目擊這幾年香港「藝術大爆炸」的鄭天儀說。而在網上平台,這種失序的情況亦有利有弊:「像雨傘運動期間湧現了大量創作,正是香港最需要藝評的時代!」為了回應需要,約翰百德說IACA特地開闢專頁,羅列相關的藝評供大眾尤其是藝術學生參考。但消費文化搭上言論自由,竟又可以變成天使和魔鬼的混合體:「藝評人沒有需要認可的資歷。博士班可以寫;藝術公關也可以寫!」鄭天儀說。沒錯,前陣子某網上平台上,竟有公關人大讚《藝術芭莎》是最好的藝評雜誌,把不少藝評人氣得七孔生煙。講台資歷最老的大衛.艾略特,一直處之泰然,對他來說,好的藝評,要做到深入淺出:「我不抗拒使用艱深的字眼,但目的不在於賣弄學術,而在於把作品提昇到應有的高度,發掘更深層的意義。」他更認為,作品一旦完成,意義便是屬於公眾的,藝術家與藝評人,應在平等的關係上。
國際化與市場化,是否就能為藝術帶來良性競爭?香港由殖民地時期以來的雙語環境,到底是優勢還是詛咒?對藝評生態來說,它可能只是一種更為賞罰分明的抑壓。
編按 原為金融用語,有平衡成本、攤平虧損等意思,在此意指淡化藝術的重要性及意義。
都說藝評的影響力今非昔比。今年藝博會不同的平台上,無獨有偶出現了多場關於藝評和藝術出版的論壇,當中尤以3月25日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沙龍的「藝評何在?時下傳媒的文化新聞學」,最能說明文字在市場中的殘酷現實。跨越中英文媒介,講者包括藝評人約翰百德(John Batten)、大衛.艾略特(David Elliott);資深藝術記者鄭天儀、何兆彬、林家維,並由《南華早報》著名文化新聞記者Vivienne Chow主持。道盡香港做為國際城市,市場主導的媒體生態如何左右了藝評及文化新聞發展。
雨傘運動期間位於金鐘天橋間的傘布天幕。(圖片來源/金鐘佔領區十大地標)
梁寶山( 17篇 )追蹤作者
關注藝術生態、城市空間及文化政治等議題。曾為「Para / Site 藝術空間」、「獨立媒體(香港)」、「伙炭」及「文化監察」成員;現為藝評組織Art Appraisal Club成員。近年致力研究藝術勞動,獲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新著《我愛Art Basel──論盡藝術與資本》大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