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揭開城市的孔隙:2019年臺南藝術節的「場域特定」視角

揭開城市的孔隙:2019年臺南藝術節的「場域特定」視角

2019年的臺南藝術節,以「穿越看不見的城市」為開展觀點,透過「城市探察」、「城市傳說」、「臺南製造」、「劇場限定」、「音樂快遞」等幾個主題,向觀眾勾勒今年藝術節的輪廓。本屆藝術節與過往拉出的差異,即在於重新回到與城市空間產生實質對話的思維,非僅是以城市戶外空間作為演出的環境場域。或是,也試圖扭轉藝術節幾乎快與觀光、城市行銷劃上等號的唯一目的。
其中,「稻草人現代舞蹈團」在此次演出與駐團編舞者周書毅合作,他們在介紹中強調以身體作為探索城市空間的媒介,並在為期兩年的時間踏訪臺南歷史與文化空間,最後選定臺南市民熟悉且已有百年歷史的臺南公園為表演場域。表演以「尋」與「見」作為兩個概念與展演形式,「尋」即是觀者必須根據演出團體所提供的QR code,連結出九個位於臺南公園內的場景,並依據這些場景找尋另外九組不同的QR code,而這些QR code將各自再連結出舞者於這九個不同地點的一段身體表演。也就是透過找尋影像,觀者必須親身走入公園中,搜尋與辨認影像場景的所在地。對於久未走入臺南公園的本地觀者而言,這是一段關於臺南公園記憶的重新探詢;對於熟悉此公園者,則是偏離自己日常慣於行走的路線,並以如尋找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探訪這座公園;對於未曾拜訪過此公園者,更多的是對於另一個臺灣城市公園的首次踏足經驗。九段舞者現身於場景中的身影展,取代了舞者身體於現場的現身,可不斷反覆地透過手機連結而再現,亦隨機地成為供給任何行經路過者的一段意外演出。
稻草人現代舞蹈團《臺南公園的身體地圖——百日行走》現場。(攝影/劉人豪)
稻草人現代舞蹈團《臺南公園的身體地圖——百日行走》現場。(攝影/劉人豪)
「見」相較於「尋」,則是一段現場表演,舞者直接以公園為表演場域,於是日光取代了舞臺的燈光,於公園中的各種聲音或是周圍馬路的車聲,則成了背景音,而舞臺場景自然是存在於公園中的植物與建物。在表演正式開始時,原本與表演者相隔一段距離、於草地席地而坐的觀眾,被表演者招呼向前,此時表演者暫時褪去純粹表演者的身分,以如草地野餐與朋友相聚一般,向觀者展示自己成長記憶的紀念物件,表演者換上了復古衣裝,成為了一個講述自己私人記憶的故事分享者。關於臺南公園的歷史記憶講述,以及舞者個人故事的分享,似作為一段引導觀者記憶的開場,隨後,舞者們再次換上表演舞衣,返回表演者的身分,透過肢體、表情、聲音道具,牽引觀者的視線。
稻草人現代舞蹈團《臺南公園的身體地圖——百日行走》現場。(攝影/劉人豪)
稻草人現代舞蹈團《臺南公園的身體地圖——百日行走》現場。(攝影/Bogi)
相較於「稻草人現代舞蹈團」於白天日光下的公園演出,澳門劇場團體「足跡Step out」的表演,則形成一個有趣的對應。「足跡」的表演場域從臺南古蹟建築吳園出發,觀者同樣必須透過手機QR code連結,作為開啟並進入表演的鑰匙。不同於「稻草人」於作品《臺南公園的身體地圖——百日行走》所強調的,即關於場域的連結及對於公園集體記憶的召喚,「足跡」於《咖哩骨遊記2019.旅行裝》的演出開場,則透過QR code連結的第一段聲音,向觀者宣告:「這不是一個參與式劇場,是一次戴上耳機,可以與其他人、甚至當下行走地方保持距離的獨步旅程。」此表演共以六段旅程連接,每位觀者將透過耳機接收主角「觀光博士咖哩骨」以旅行閒談的輕鬆語調,所提示出的路線指示,移動、穿越周圍的城市建物空間,以此作為觀看演出的行進方式。
澳門劇場團體「足跡Step out」《咖哩骨遊記2019.旅行裝》宣傳照。(攝影/鄭冬)
澳門劇場團體「足跡Step out」的《咖哩骨遊記2019.旅行裝》演出現場。(牧童攝影提供)
澳門劇場團體「足跡Step out」的《咖哩骨遊記2019.旅行裝》演出現場。(牧童攝影提供)
在六段旅程中,觀者於夜晚的城市,從古蹟空間外部、踏入現代明亮的百貨大樓、再轉入隱匿於百貨大樓後方的逃生階梯空間中,最後再重新回到出發地點吳園公會堂的內部。身體即在反覆進入建築空間的內部與外部、安靜與吵雜、新與舊、明與暗之間,隨著耳機內的音樂與「咖哩骨」的話語聲,融入這段旅途的非現實想像之中。在觀看演出的過程,耳機似形成一個允許自我隔離的保護機制,讓人暫時與外在世界隔絕,亦使得觀者的感知快速地專注在聲音與行走的步伐之中。原本熟悉的城市場景也變得新鮮,隨之觀看這個城市的視角也不同。同時,隨著穿越沿途中被設置於行經空間的劇場式場景,身體亦在現實與虛構間往返切換,獲得一次對於城市全然不同的感知經驗。「稻草人」的表演將人重新召喚、凝聚回到歷史、記憶與場域之中,以私人生命經驗的分享,試圖與觀者共鳴;「足跡」則從記憶與城市場景中暫時跳脫,以非現實的故事形成偽城市文化街區的導覽,藉陌生感釋放城市、記憶與歷史所被形構出的樣貌。
澳門劇場團體「足跡Step out」的《咖哩骨遊記2019.旅行裝》演出現場。(牧童攝影提供)
丹麥藝術家姬特.強森(Kitt Johnson)是位編舞家、表演者,同時也是策展人,此次藝術節的演出作品《層中隙》,概念即源自2008至2014年間,她於哥本哈根發起的兩年期策展計畫「MELLEMRUM偶遇:現地創作表演」(Site-specific concept: MELLEMRUM encounter),「MELLEMRUM」是丹麥文,意為「空間中之空間」。2018年,她先以前期走訪臺灣城市的田野調查及十天的工作坊進行初步構想,此次於臺南演出、共同創作的五位藝術家,即是參與工作坊的藝術家。《層中隙》由五段設置於臺南老城區中西區街區中的表演串起,觀者全程以步行參與,從集合地點出發,在響導的帶領之下,一起走入靜謐的巷弄中。第一個被偶遇的作品,是表演者張婷詠於廟埕前方榕樹下停車空間,以交通三角錐、垃圾袋、落葉、掃把等現地素材進行偽裝的裝扮現身。這樣的裝扮對比於周圍愜意的空間氛圍顯得突兀,同時亦讓表演中的身體動作陷於窘迫,再藉由她從黑色垃圾袋中不斷掏出寫著不同問題的紙張,要求觀者唸出關於「時間長度」、「時間形狀」等問題,與觀者產生互動。此表演成為一段默劇般的幽默開場,也讓觀者於旅途開端,開啟或切割城市場域的時空想像。繼續跟著嚮導的帶領行走,第二段則是由姬特以過往其表演中的黑衣人扮裝,如歹徒一般從民宅巷道中衝出。姬特所扮演的黑衣人,在後續行走過程不斷突然現身,成為獨立卻又串連起各個暫留地點與表演者之間的身體表演。曾伯豪則於市場中,以一則關於高中生虐死貓、狗的社會新聞,沿著貓和狗於市場中行經的路線進行幾個段落的表演,再以如幽靈、神的意象,重新喚回熱鬧市場熄燈後的暗巷事件。陳宜君演繹一位在晦暗後巷露臺上曬衣的婦女,以水、滾落的彈珠、吟唱,進行一段身體演出。最後走入百貨公司後巷,則在樓梯轉角遇到一位藏身於此,失眠的眼盲者。當走出百貨門口,姬特所扮演的黑衣人再次隱身於一臺提款機前,衝破行走的觀眾隊伍逃逸而去。五段串連的表演,正如題名《層中隙》所稱,替觀者揭開城市裡的裂縫:「透過藝術家的觀察與轉化,讓被遺忘或是依舊活躍的歷史與生活軌跡再次浮現,讓參與者得以在時空縫隙中安放屬於自己想像與回憶的空間」。
丹麥藝術家姬特.強森(Kitt Johnson)的《層中隙》由五段設置於臺南老城區中西區街區中的表演串起,演出者為姬特.強森。(攝影/許斌)
丹麥藝術家姬特.強森(Kitt Johnson)的《層中隙》由五段設置於臺南老城區中西區街區中的表演串起,演出者為曾伯豪。(攝影/謝典恆)
此屆的臺南藝術節,與過往拉出的差異,即在於重新回到與城市空間產生實質對話的思維,非僅是以城市戶外空間作為演出的環境場域。或是,也試圖扭轉藝術節幾乎快與觀光、城市行銷劃上等號的唯一目的。此次藝術節中的表演,亦擴大地理範圍從市中心走至郊外,多組演出團體,也反覆呼應著「穿越看不見的城市」概念,透過表演者的身體演出作為帶領,在城市中不斷來回行走,也讓觀者從知名古蹟或打卡景點,走入亮麗建物的背後,甚至是鮮為人知的狹小暗巷之中。此外,田野、參與、場域特定,雖持續成為藝術節中被強調的熱門關鍵字,但亦有幾組演出的藝術家團體,試圖藉由表演的內容、形式,來提出對於城市藝術節中「參與」一詞的反思。對筆者而言,當以參與、場域特定、田野工作來闡述自身作品的生成概念,並不等於已與地方產生連結,或成功跳脫原有黑盒子中的表演框架,當作品企圖架構在黑盒子內表演的範圍框架中,也不等同於未能跳脫展與演的方法,一如當藝術越想強調走入人群,越與現實沒有距離,是否也不免消逝一些其原具有的力度。藝術節似仍會持續成為熱門的官辦活動項目,未來能夠由哪些方法持續銜接,並與城市產生各種有機的對話關係,仍然是一個需被持續想像的課題。
丹麥藝術家姬特.強森(Kitt Johnson)的《層中隙》由五段設置於臺南老城區中西區街區中的表演串起,演出者為馬維元。(攝影/許斌)
丹麥藝術家姬特.強森(Kitt Johnson)的《層中隙》由五段設置於臺南老城區中西區街區中的表演串起,演出者為陳宜君。(攝影/許斌)
今年的臺南藝術節由周伶芝、郭亮廷兩位策展人以「穿越看不見的城市」為開展觀點,並以「城市探察」、「城市傳說」、「臺南製造」、「劇場限定」、「音樂快遞」等幾個主題,向觀眾勾勒今年藝術節的輪廓。過往臺南藝術節以環境劇場與現地創作,發展出將表演與城市紋理相嵌合的「城市舞臺」單元,今年的藝術節同樣維持此從城市出發的視野,但透過演出團體在表演形式更為多樣,且著重突顯場域特定、參與式藝術等觀念,則更積極地關注表演藝術領域於藝術與公共對話關係的實踐。
臺南藝術節《府城流水席》演出現場。(攝影/river)
稻草人現代舞蹈團《臺南公園的身體地圖——百日行走》現場。(攝影/劉人豪)
楊佳璇( 12篇 )

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畢業,2012至2018年1月於台南運作獨立藝術空間「齁空間」,現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