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特色公園為何廣受歡迎:當「創造力」成為新興教養腳本,兒童發展與設計的重新賦權

特色公園為何廣受歡迎:當「創造力」成為新興教養腳本,兒童發展與設計的重新賦權

遊戲、遊玩被視為是一種激發創造力的重要過程,一群家長為了翻轉台灣公園遊具貧乏的想像,以及凸顯社會對孩童需求漠視的態度,他們以「自己的公園自己救」的理念,組成了「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針對地方政府對於兒童遊具的修繕,實質要求公民參與和符合幼兒發展需求,在近年的努力下,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和桃園市,特色公園的比例已越來越高。
僅是數年前,許多父母帶孩子前往公園,無奈地面對千篇一律的塑膠罐頭遊具,材質、遊戲方式的單調與低齡化,且脫離兒童發展與心理的遊具,不僅「難玩」、更佔據了城市裡稀疏綠地的遊戲空間。然而,在《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簡稱《拚教養》)中對於中產階級父母的訪查,其實當代父母的教育方式越來越偏向全人教育,如何教出「創造力」更是新興教養認知關注的重點,成人對於孩童創造力的重視,已經不只限於繪圖、美術表現,而是被認為是一種未來世代孩童的新興生存能力,《拚教養》一書的作者藍佩嘉如此解釋,創意被家長視為孩子「面對科技日新月異、全球經濟整合的產業與勞動市場」的能力。
「樂活公園」以不同沙坑的石頭材質作為遊戲沙坑功能。(攝影/張玉音)
而遊戲、遊玩更被視為是一種激發創造力的重要過程,一群家長為了翻轉台灣公園遊具貧乏的想像,以及凸顯社會對孩童需求漠視的態度,他們以「自己的公園自己救」的理念,組成了「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簡稱「特公盟」)。針對地方政府對於兒童遊具的修繕,實質要求公民參與和符合幼兒發展需求,在近年的努力下,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和桃園市,特色公園的比例已越來越高。
「樂活公園」為挑戰型公園,有鏤空攀爬網,但也有適合低齡的旋轉溜滑梯。(攝影/張玉音)
從救自己的公園開始
特公盟發言人張雅琳受訪時表示,目前台灣生育比率持續下滑,然包括注意力缺失、過動症、感統失調的孩童人數卻是不斷增加,兒童職能治療師的需求也不斷增加,這類社會實景即是在我們生存環境中持續發生,但卻很少人去探究原因,許多加入特公盟的母親,也是真的踏入母職後,才發現社區周邊的公園根本不適合孩子,歷經不斷尋覓公園的挫敗經驗,對於哪裡有適合的遊玩場所苦無對策,進而加入特公盟。
小熊公園(公鄰23公園)為共融公園,也設置具有躲藏隧道功能的沙坑遊戲場。(攝影/張玉音)
張雅琳認為許多被診斷有過動症的孩童,其實有部分原因是欠缺可以充分活動的環境,現代都會與校園生活都被約束在狹小的住所與教室中,很多被確診的案例被醫囑要長期服藥,但卻有可能是源於自由遊戲與遊玩經驗的長期缺乏所造成。在都會區生活的小孩,面對自然與材質的經驗都限縮,加上科技產品的使用更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台灣過去農業社會時期,孩童與自然貼近,樹皮、花朵、草地等,各種材質都可能是天然遊戲的現場,然在特色公園普遍前,多數的公園遊具僅有塑膠和橡膠材質,孩童重複不斷被告誡不要傷害植物、樹木不要攀爬、泥土與沙太髒,這些安全疑慮的保護提醒,也加劇了孩童對於材質與自然環境的陌生與恐懼。都市中舒適的居家空間,缺也少了直接面對自然環境中四季變化的機會,孩子沒有機會感受到脆脆的樹葉、軟軟的樹葉間的差異。但嬰兒至孩童期的發展關鍵是透過口腔、觸覺與事物接觸,進而刺激神經元的連結,但這些原本自然的發展,卻都在都會生活中逐漸被剝奪,這些想打破單調化遊戲場的信念,進而使特公盟致力於拓展更多樣的遊戲場能夠回到孩子的童年世界。
「樂活公園」為挑戰型公園,有4米高超陡溜滑梯與鏤空攀爬網,適合大一些的孩子。(攝影/張玉音)
哪些發展意義的遊具「不見了」
而幼年時期常在遊戲場出現的鞦韆——這類擺盪模式的遊具,近年也被單一的塑膠遊具所取代,取代的因素大抵來說是因為安全疑慮,然而張雅琳卻表示:「擺盪」,其實是訓練孩童肢體協調很重要的活動,由於擺盪時身體全身都需出力,包括核心肌群與背部力量都需達到協調的狀態,身體才可能平衡並維持擺盪。另外,因擺盪造成的高低差,眼球會上下追蹤視線,為保持平衡前庭系統會受到刺激,為了抓穩鞦韆的繩索,孩童的抓握能力也在活動中得以發揮。「許多孩子肢體不協調、容易摔倒,其實都跟前庭系統和本體覺缺乏刺激有關,一個遊具的活動其實同時整合了孩子不同的感知與體能,這當中也能舒緩掉許多情緒。與其要孩子安靜並禁止他們活動,有時候反而好好地遊玩,孩子更能自主的平靜下來。」
過去在罐頭遊具經常因擺盪幅度與安全被取消的鞦韆遊具,目前經常在特色公園中被設置,擺盪被視為兒童肢體與感官統合相當關鍵的運動。(攝影/張玉音)
同為特公盟成員的亞東醫院臨床心理師黃雅萱,也簡單談及兒童年齡不同,對應的發展能力與合適的遊具類型。
(製表/張玉音)
她提到每個遊具的設計都涉及到肢體與社交的交互作用,當孩子從滑梯這面爬上去,又在遊具上面玩著鬼抓人,要跑又要停,還要隨時有抓握的動作,遊戲讓孩子反覆練習這些綜合的動作與協調,其實也同時協助孩子大腦的發展。在玩躲貓貓,躲藏的地點也存在孩童間更多的社交行為,難度與挑戰性在每個年齡層孩子都有發展需求,但過去台灣大多數的遊具僅停在對4-6歲孩子合適的階段,更往上的年齡層多數會覺得遊樂場太簡單,在缺乏刺激下身心都難以得到健全發展。
沖繩和平祈念公園兒童廣場網狀的攀爬架,也和兒童發展的平衡與抓握能力有關。(攝影/張玉音)
安全疑慮促成遊戲單調化
另外,遊戲場單一化很大的原因來自安全疑慮,多數的滑梯、遊具的高度都相對低矮,僅是為了防範孩童發生危險。但適度的挑戰與難度在遊戲時是必須的,孩子感到害怕甚至面克服心魔,其實都是一項建立受挫力的經驗累積。當代社會期望家長培養孩童的勇氣、專注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受挫力等,家長面對全人教育下那麼多種能力需求,也不免感到壓力。然而事實上,遊戲過程就提供了這些多元能力培育的可能,並可以重複在遊戲中運用這些能力。在遊戲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大量的失敗,增強挫折的耐受力,因為遊玩驅動孩童解決在遊戲互動中體能、肢體甚至社交的問題,進而也建立自信,這是單調或過於講究安全的環境所無法提供的刺激與經驗。
華山大草原遊戲場的遊戲塔造型是呼應華山酒廠的大煙囪,想玩溜滑梯的話就必須賣力爬網,滑梯下的緩衝材質為自然木材。(攝影/張玉音)
特色公園遊具設置在安全與促進兒童身心發展間擺盪,過去的遊具由於管理維修、安全性投訴問題,長久下來相關單位就維持最單調、安全的遊具型態,讓多數的家長滿意。只要高大、危險、不安全的遊具就會在設計過程中被取消,過去看待遊具價值多從安全性的視角出發,但孩子其實更欠缺的是保護自己的能力,而有難度的遊具所產生的練習與探索,也更需要父母親的陪伴,讓孩子逐漸累積信心、看見自己的能力,才可能學會自我保護,並小心面對不同難度的體能挑戰、能認知危險,以及判斷自己能否承受,這些都是需不斷面對挑戰才可能逐漸養成的能力。
華山大草原遊戲場的滑索區,充滿速度感與前庭覺刺激。(攝影/張玉音)
分享不好嗎?共融公園的迷思
另外近年政府也推廣「共融公園」,倡導所有年齡層都能快樂、共融的使用公園空間,但這類空間使用齊頭式平等的政策,卻也可能限縮每個年齡層盡情使用遊戲空間的可能。足夠數量的低矮遊戲挑戰,能讓低齡的孩子累積他們的能力,再慢慢進階到高度挑戰的遊戲場,每個年齡層的孩子都需要足夠數量、空間的遊戲區塊,相關的遊戲能力才能適性的被建構。「每個孩子個體與發展階段都具備差異,但這麼多不同的孩子若就提供他們一模一樣的遊戲場,自閉的孩子、身障的孩子需求不同,共同使用同一種遊戲場是否會只是種理想。」
然台灣的大孩子已經長期沒有適合的遊戲場可以玩,共融政策下來還是讓大孩子無處可去,「當所有人要一起玩,到底要以誰的需求為基礎?」張雅琳表示公園應該有各式各樣的,有自然與森林材質的、有具挑戰性的、親水的、幼兒情境、低矮的等不同面向,讓一個區域充滿各式的公園,每個孩子皆可以挑符合發展需求的公園前往遊玩,而不是讓每個公園都長得一樣。當共融公園標榜0-99歲都可以一起玩,真相實則可能是每個需求都在遊戲場中碰撞與抵銷。
林口「樂活公園」以電車的造型為設計,並有攀爬架設施,整體設施高度偏高,適合高齡的孩童前往。(攝影/張玉音)
激發創造力的遊具元素
沙和自然材質則是黃雅萱認為非常合適建構孩童創造力的遊具元素,如可以從樹葉顏色的變化學習到四季轉換,沙加水後可以塑形,可以將腦中抽象的觀念具體化,水流、沙筒的應用也有很多物理概念含藏在其中,沙坑不需要太多的工具就一直可以實驗空間的概念,想像力的創造可以自由應用。在遊戲的範疇可以大膽嘗試對錯,更讓一些創造能力有實踐的空間去展現,可以沒有限制孩子才會釋放未知的可能,「讓孩子累積試錯的經驗,許多創造與發明就是在東摸摸、西摸摸下完成的。」
水和沙可以穩定孩子的情緒,也提供孩子們能夠自由堆疊、建構的遊戲機會,讓他們自己創造出遊戲世界,排得不滿意隨時可以重來,一直不停地建構,而沒有對錯的問題,也避免太多來自大人世界的干涉與限制,並且可能需要與同儕溝通、互助,都是社交與多元能力的整合。
沙坑是特色公園常見的遊具元素,有助於兒童對於空間與創造力的抒發與理解。(攝影/張玉音)
建一座特色公園:兒童如何參與他們的遊戲權
特公盟在協助地方改建特色公園時,會特別強調當地的公民參與,希望由當地居民提出需求與標示出地方特色,如同他們的宗旨「自己的公園自己顧」,他們堅信當地社區的居民才最能理解在地社區的需求,但由於對於兒童身心發展需求認識的落差,每次特色公園興建的溝通並非都如特公盟期待的走向,包括社區里長的態度很關鍵,他們多數都怕投訴,常會表達遊具不要攀爬架、不要大小孩、不要有沙等意見,並對於管理維護的後續工作大多很抗拒,會一直在安全單一面向上打轉,在設置挑戰性遊戲會面對到很大的阻力。
あだん兒童樹屋公園以三根巨型樹屋,搭配樹根隧道連結成三角型的區域,中間為沙坑。(攝影/張玉音)
而兒童的聲音又是如何納入到遊具的設計,也必須靠設計師的技巧一一挖掘,如舉辦遊具設計的工作坊,他們並不會要孩子用畫圖來想像遊具的設置,「因為多數台灣小孩只有罐頭遊具的經驗,他也只能畫出罐頭遊具的圖像。我們必須讓兒童的遊戲經驗豐富,才能知道他們真正的需要的為何。」特公盟在提供遊具設計建議上,也會舉辦兒童參與的設計工作坊,他們會利用滾筒與繩子等素材,讓孩子會在遊戲過程知道搖晃的感受,也會思考要怎麼順利走完繩索,孩子可以透過這些「感覺」,看到自己身體的能力與需求,進而透過「感覺」來安排他們的遊戲場。如這一段他希望是會搖晃的,下一個區塊希望是有擺盪的遊具等,特公盟盡可能讓這些意見加入到遊具設計的意見中,才可能體現孩子在遊戲的需求與權力。
あだん兒童樹屋公園以三根巨型樹屋為公園設施主體,強調幻想與自然情境。(攝影/張玉音)
特公盟的媽媽們蠻常聚在一起做兒童觀察,去觀察孩子怎麼玩,有沒有因素會干擾遊戲,或是讓遊戲行為變成不自然,或激發父母想要阻止他遊戲的因素發生。感覺到自在,遊戲與想像的過程不要被阻斷或是阻止,也是特公盟媽媽們在考量遊具設計時的重點建議。他們希望多數的遊具沒有正確的使用方法,也可打破父母想要保護、約束的可能。由於很多遊具沒有固定的玩法,小孩在使用時更可以互相協調與社交,父母也不會焦慮哪些項目沒有玩到,當我們很常說現代的孩子都自我中心,其實多遊戲也是增加去觀察他人怎麼遊戲,「孩子因為去學習別人才可能把自己放得小一點。」
沖繩和平祈念公園兒童廣場在動線與設施上多元且綜合,一定年齡的孩子都還是適用相關設施。(攝影/張玉音)
遊戲是照顧身體也照顧心靈
台灣社會多數對於兒童發展認知較為淺薄,許多家庭關於兒童發展的認知即是背誦著「七坐、八爬、九發牙、兩歲叛逆期」等口訣,有關各年齡層大肢體與小肢體的發展的認識皆相當有限。黃雅萱也補充現代都市的空間發展,其實並沒有考量幼童族群的發展需求,近年兒童身心發展科別的掛號都特別滿,當她接觸許多早療和發展遲緩的孩子,一定比例即是父母過度保護、怕孩子受傷導致,以及社會與學校規訓化,被要求坐著不能亂動的時間拉長,對安靜與配合度的要求變高。
沖繩和平祈念公園兒童廣場遊樂設施高處的網狀攀爬架。(攝影/張玉音)
台灣過去社會一昧偏重分數與知識型教育,卻忽略遊戲與身心發展的健全其實與學習認知能力息息相關,「其實玩得夠的孩子才可能安靜下來。」現代社會下,孩童很早就面臨父母期待、同儕人際相處等情緒壓力,然孩子在壓縮的生存空間如何去宣洩自己的情緒?其實遊戲場與遊戲都提供孩童心靈的庇護,因為在遊戲裡沒有對錯,可以藉著遊戲修復他的心理,「遊戲是照顧身體也照顧心靈的。」當現代社會發展難以改變這些限制的框架,那相對給予孩子自由遊戲的時間和空間更顯重要,孩童才可能透過遊戲達到自我療癒,而特公盟近年提倡多元設計的特色公園,即是立基在提供孩子遊戲、建立自信和體察自己情緒的多元可能。黃雅萱表示,自己也常在顧忌孩童安全與限制他們能力發展間陷入兩難,「但陷入這種思考的拉扯表示我們有在考慮孩童的發展,可以多忍住對於他們安全的顧慮,讓他們有多一些嘗試的機會,他在遊戲間感到滿足,他的身心也絕對會好過一點。」
沖繩和平祈念公園兒童廣場遊樂設施設計曲線的橋型遊樂設施,也隱藏可藏匿的設施。(攝影/張玉音)
本篇訪談約莫在去年3月間進行,在超過一年的時間後,北部地區特色公園的數量越來越普遍,如新北市近年已闢建完成逾40座特色公園,甚至從特色公園的改造,進一步爭取兒童街道遊戲權的募資活動,近期也與文化單位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合辦「街道遊戲示範場」,讓遊具與遊戲權的意義再擴大。為何特色公園能在短時間遍地開花,以及特公盟的呼籲特別能引發當代父母的共鳴,從《拚教養》書中的訪談得到,中產階級家庭特別強調與上世代的教養方式區隔,並致力打造「快樂童年」的情緒安全環境,這些教養價值的翻轉,也構成特色公園理念在短時間內獲得多數中產階級父母的認同,雖目前各地特色公園、共融遊戲場開始逐步遍地開花,但也有許多特色公園的相似性高,沒有鮮明的識別度,特公盟在訪談時也提醒,「如果我們還是不把兒童行為放到遊具設計的環節思考,我們就會有33座鳥巢鞦韆、33座旋轉盤等,變成長得一樣的特色公園。」特公盟對於特色公園倡導的核心,還是期待大眾對兒童發展進程更加普遍認識,才可能在與孩童相關的設施上更站在幼兒本位來思考設計,而非盲從社會趨勢,遊具更該對應台灣在地的環境、歷史、孩童情緒、創造力等方面來思考,一昧衝數量的結果,也將使特色公園步上罐頭遊具的老路。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