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美術館「開外掛」!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外掛學校」生成多元與全齡的新樣貌

美術館「開外掛」!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外掛學校」生成多元與全齡的新樣貌

Taoyuan Children's Art Center’s “Wide Open School” Generates New Diverse Features for All-Age Groups

提及兒童藝術展,總是與教育理念及實踐緊密關聯,在美術館中打造面對兒童及親子族群的審美體驗與觀念溝通路徑。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下簡稱兒美館)八德館於一月開啟新展「外掛學校」,既是美術館教育實驗場以及四月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在青埔新館推出的開館展「探險未來!」之前導計畫,也將學習教育之場域拓展至更多不同維度,生出了新的樣貌。

提及兒童藝術展,總是與教育理念及實踐緊密關聯,在美術館中打造面對兒童及親子族群的審美體驗與觀念溝通路徑。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下簡稱兒美館)八德館於一月開啟新展「外掛學校」,既是美術館教育實驗場以及四月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在青埔新館推出的開館展「探險未來!」之前導計畫,也將學習教育之場域拓展至更多不同維度,生出了新的樣貌。

「外掛學校」開幕時,由桃園市僑愛國小太陽之愛合唱團帶來精彩演奏。(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提供)

共有22位(組)具有藝術家、學者、劇團、文化行動者等身分的跨域工作者受邀參與「外掛學校」展,他們在其中創造呈現的也大都不是典型的藝術「作品」,更多的是將故事、遊戲、知識、實踐一一融入各自計畫。除了大多數兒童藝術展所強調的現場遊戲性、操作性和趣味性,此次「外掛學校」的一大特點便是展覽本身的流動與生長。一方面,藝術家駐點、工作坊、表演、講座等活動發生在美術館室內、戶外,甚至深入周邊社區空間,成為傳統意義上美術館展演的「外掛」(plug-in)。另一方面,延續一段時間的「過程」也在「外掛學校」中顯得尤為重要,藝術家與合作者、參與者在展期內或溝通陪伴、或共同完成作品,甚至有些計畫將延續至四月的開館大展,都讓「時間」本身成為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多元族群城市紋理的一份回應

「打開」是這次「外掛學校」的一大特色,包含有美術館場域朝向戶外空間的開放,展覽本身朝向綿密溝通的節奏與過程的開放,其中一個重點則是回應多元族群所構建的城市紋理。桃園是臺灣西部都市原住民人口最多的地區,早年的工業區規畫吸引了許多原住民、新住民前來工作定居,大漢溪一帶逐漸成為阿美族、泰雅族等都會原民社群的聚居地。新住民人口位列全臺第四的桃園,也因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勞工和移民而具備多元的社群文化。

盧建銘《造屋計畫》邀請八斗高中學生在花蓮富里綑綁稻草,作為《造屋計畫》構造材料使用。(藝術家盧建銘提供)

「藝術家駐點」的幾個子計畫,正是具備這樣對多元族群、對過程性探索的意識。盧建銘的「造屋計畫」從部落開始,一路採集花蓮的稻草、桂竹與銀合歡樹幹、桃園的山棕葉、月桃與白茅、高雄的輪傘草,裁切北美松與櫸木細枝,再到桃園的工地學來建築工法,讓部落的手工造屋傳統在都會區移地實現,在「外掛學校」展期間於桃園兒美館的戶外露台上呈現,也呼應了都會原住民落腳桃園的移居脈絡。阿美族部落年齡階層的社會運作模式給他以啟發,在這一計畫中為同年齡層孩子提供分工協作的機會,基隆八斗高中的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班、桃園在地國中的共學團孩子們以及部落老人、年輕教師與之合作,從材料到成品的造屋過程,始終在動態中進行。

藝術家、織品設計師金陳怡蒨(Alie Tamapima)是布農族和漢族的後代,喜愛向大自然學習的她,會模仿植物的紋理、再將它們編入織品。此次展場中央的一間開放工作室內佈置著她的作品,她也在約定時間內每日來此駐留創作,同時分享自己的故事給觀眾,來訪的小朋友聽了故事,也可以畫出自己的故事。這個名為「一半一半的我們」的駐點計畫呼應了藝術家自身身分及在原鄉和都會間生活成長的經歷,也邀請我們一起體會和描述各自的多元經驗。

「美術館的小旅行」由化身大圳姐姐的藝術家賈茜如帶著大家巡田水,在展場中來一趟桃園之旅。(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提供)

賈茜茹則探索了美術館所在地八德為中心的區域,濃縮設計了一場「美術館裡的小旅行」,藝術家本人定時出現,帶大家透過預先安置於美術館內不同角落的裝置,一路認識了桃園大圳、虎頭山、大湳市場、浣衣池等等。旅行是虛構的,故事卻是真實的,藝術家結合了攝影、裝置、表演、導覽、遊戲,建構了一個重新發現在地的路徑。

《美術館裡的小旅行》引領觀眾發現大湳市場中的獨特風景。(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提供)

兒美館與藝術家們一起規劃設計了跳脫作品展呈的藝術與文化體驗形式,美術館透過藝術家和他們各具延續性的計畫與在地社群互動,彼此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人看到教育的不同可能。

此外還有一些工作坊將持續發生,由藝術家藉由創作、活動設計來引入多元族群、多元在地文化的課題,例如黃千倫的《土地公公的肖像被》(3月2日)將帶領親子觀眾認識在地各式各樣造型的土地公。一系列專家講座也深入淺出地提供知識性的反思,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汪明輝(Tibusungu’e Vayayana)將開講如何「在國教體系中面對原住民學生」(3月17日);花蓮Cepo’藝術中心藝術總監王力之將分享豐濱鄉三個族群、六個部落以藝術進行多元共創的經驗(3月22日);「造屋計畫」的藝術家盧建銘將從此次的計畫延伸至世界各地原住民原生建築及文化發展的介紹和反思(3月27日)。

從兒童到「創齡」,再到全齡化美術館的實驗

這次「外掛學校」的另一個重點所在,是有別於大家對「兒童美術館」的慣常想像,此次兒美館展覽特別強調面向不同年齡層觀眾的整體思考。觀察考量到陪伴兒童來美術館的既有父母、也有祖父母,理解到孩子們的照顧者也是美術館的重要觀眾群,是兒美館開始納入「創齡」觀念的起點。「創齡」的一個重要內涵為「創意增齡」(creative aging),意即為老年族群提供參與文化藝術等創意活動的機會,具醫學與社會意義。對兒美館而言,為高齡者同步創造美術館體驗,跳過自身定位而朝向美術館的全齡化思考,無論是在桃園市立美術館母館開幕之前,還是在一個邁入老齡社會的臺灣,都不啻為一次實驗性的嘗試。

林怡君的藝術遊戲場《小社會》,創造一個親子共同遊戲的空間,強調關係性與身體感的互動。(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林怡君的「小社會」系列是此次「外掛學校」展場內最為醒目的一組互動裝置,屬於較為典型的以遊具設計為主的兒童藝術展形式,為兒童提供透過藝術語彚來動手創作的不同類型活動,藉由視覺、聽覺、觸感的美感經驗,引導孩童在實作中既與遊具互動、更與其他人建立種種相互關係,形成一個個微縮的「小社會」。林怡君以八德地區街景輪廓速寫來創造立體積木般的遊具,也用可互動的聲音裝置與光影遊戲打開觀眾的敏感,再以詩意的文字塑造觀眾的想像。

林怡君的藝術遊戲場《小社會》,創造一個親子共同遊戲的空間,強調關係性與身體感的互動。圖為藝術遊戲場中的堆肥區,邀請兒童化身為花瓣或落葉,體驗放鬆感受。(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提供)

林怡君的現場互動裝置主要針對仍在以身體感知與關係互動來探索世界的孩童;「不想睡遊戲社」則在這個「小社會」系列作品的基礎上,透過肢體與聲響專業的表演者的引導,發展出針對親子觀眾的遊戲與戲劇工作坊《這裡裝得下你和我》,將孩童的照顧者也成為核心受眾的一部分。這樣的「創齡」行動,在此次「外掛學校」中主要以工作坊等活動形式展開,像是藝術家鄭琬蒨、建築設計師周峻吉分別帶大家在周圍社區走踏,探索城市的聲音與地景紋理;舞者及舞蹈教育工作者蘇依屏、藝術家張書婷將透過五感開發工作坊的形式,讓參與者以既具體又抽象的身體經驗,體驗自身與周遭環境、媒材的互動可能。這些活動都同時以孩童和中高齡族群為主要參與對象,凸顯藝術本身跨越年齡層的創造性。

另外也有若干場主要面向藝術與教育相關工作者的專家講座,如一月下旬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組長辛治寧「藝術作為邀請:跨時代一起在美術館閃閃發光」和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協同主持人陳韻文「戲劇好美力,想像一座創齡美術館」這兩場講座,都直接指向了「創齡美術館」乃至「創齡社會」的觀念推廣。而美術館全齡化的行動,也在這樣的活動導向中悄然展開。

未來,美術館還可以扮演什麼樣的社會角色?

「外掛教室」是桃園兒美館呼應包含有族群、年齡層縱橫複雜的在地城市紋理而催生的藝文召喚。同時,這樣一個幾乎完全以動態構成的展覽,本身就處於不斷的有機生長中,美術館藉此探索自身在社會性多元教育上的可能角色,也從社會性的互動之中汲取改變自身的動能。因而所謂的「學校」,更從不同藝術計畫、活動設計各自的微觀教育層面出發,加乘為在社會結構變遷、環境行動、美術館定位的重探與革新之中,面對不同年齡層公眾的一系列實驗。美術館、博物館的社會角色近年來不斷在演變,單向度的教育功能不再有效,兒童藝術展演的觀念與形式也在不斷更新,足以啟發包含美術館在內、種種社會組織與機制,為下一步的創造性革新跨出更大的一步。


「外掛學校」展覽主視覺。(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提供)

外掛學校

時間 ︳2024年1月19日至4月7日

地點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八德館)(桃園市八德區介壽路1段728號5樓)

活動報名網址

嚴瀟瀟(Yan Xiao-Xiao)( 165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