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以「本質」開展商業畫廊機制的突圍:郭偉甫談「本事藝術」在關渡

以「本質」開展商業畫廊機制的突圍:郭偉甫談「本事藝術」在關渡

本事藝術現階段正朝著穩固、有機的方向茁壯成長。作為畫廊主,郭偉甫堅信畫廊的使命就是確保藝術生產的動能是循環而充滿流動性的。現階段,本事藝術著重展呈的品質,並在扎實的基礎上拓展與藝術家、藏家與藝術社群的合作,建立長遠、互信的連結,確保畫廊能持久、即時地以開放的態度回應當代藝術趨勢與世界的變化。未來,本事藝術將持續耕耘國際串聯與交流策略,成為推動臺灣藝術文化接軌世界的力量。

本事藝術的臺北新址,座落在遠離塵囂之外的關渡平原旁,地點毗鄰大型科技企業本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與關渡自然公園,也象徵了畫廊未來企圖回應包括企業收藏、學術專業與自然生態的質地。透過空間內偌大的落地窗遠眺,有別於傳統白盒子空間的幽閉、單一形式,本事藝術關渡新空間期待以更多的自然採光面,使展覽空間、作品與開闊的外部視野相結合,將白盒子空間與自然的疆界共冶一爐。

本事藝術新空間外觀照。(本事藝術提供)
本事藝術新空間突破傳統白盒子空間的形式,擁有更多採光面。(本事藝術提供)

世代傳承對於藝術生態的「支持」使命

「藝術」之於負責人郭偉甫,是日常。其父親郭敬恩作為一位資深的藝術收藏家,收藏範圍涵蓋前輩藝術家到現、當代藝術等,三、四十年來不遺餘力地支持著臺灣本地的藝術創作者。耳濡目染父親與藝術界深刻的交往,郭偉甫在大學時選擇到美國首屈一指的設計藝術學院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進行MFA/MArch 藝術與建築雙學位深造。在羅德島設計學院的求學經驗,他探索出對於當代藝術多元形式的喜愛與獨特的觀看視角,並尤其青睞具有創新思考與突破傳統格局的作品。郭偉甫始終相信,優秀的藝術家需具備深厚的藝術史底蘊,創作的概念與形式皆須有扎實的基礎,卻不流於只是形式的建構。

本事藝術負責人郭偉甫。(本事藝術提供)

時間回溯到十多年前,本事藝術現址的前身曾是一棟樸實的三層樓藝術家工作室。當時此處是郭偉甫父親郭敬恩在收藏之餘,另提供創作空間給予藝術家的所在地。曾進駐的藝術家包含葉竹盛、江賢二與曾雍甯等人,以提供創作空間的模式進一步推動臺灣藝術環境與生態的發展之舉。而今,兒子郭偉甫以「本事藝術」這一畫廊品牌再度深化與藝術家的合作可能,除了傳承父輩扶植、支持藝術家的理想,以及落實自己對於當代藝術的視野與興趣之外,也希望藉由結合「社會企業」精神的嶄新商業模式,為現今臺灣的藝術產業鏈注入更多活水。

「綿延的棲居」展場一景,圖為藝術家約瑟芬娜.聶利馬勒卡(Josefina Nelimarkka)參展作品。(本事藝術提供)

圍繞社會議題、鼓勵突破創新的質地

早在本事藝術籌備階段,郭偉甫就邀請獨立策展人吳虹霏擔任本事藝術總監,讓其擁有較大自主權去定位空間的展覽調性及內容。畫廊成立之初,選址於桃園中正藝文特區內的一棟巴洛克式建築中,先後舉辦過6檔主題鮮明的群展:「此景」、「食植敘事」、「綿延的棲居」、「離島」、「///\///」與「界外採光」,圍繞歷史、自然生態、環境等主題,結合國際與台灣當代藝術家,高比例的新作與計畫型創作展現豐沛多元的藝術能量,回應種種當代的現實。畫廊也積極地與從未在商業性畫廊展出的新銳藝術家合作,大膽嘗試合作並為其鋪墊、探索商業基礎的潛能。

「///\///」展場一景:左為王佩瑄《西雅圖在作夢》(2020),右為賴怡辰《Existence》(2020)。(本事藝術提供)

「界外採光」中邱承宏的作品《花架》(2020)。(本事藝術提供)

優質的展呈也使畫廊成立一年多來廣受好評,包括展覽「///\///」及藝術家王佩瑄在此檔聯展中的作品《西雅圖在作夢》獲2020年第19屆台新藝術獎提名。畫廊的合作藝術家屢獲「臺北獎」提名,並頻繁於臺灣各大機構群展或雙年展中展出,對合作藝術家、展覽品質的堅持,讓本事藝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此後,郭偉甫也意識到,對於以推廣當代藝術為主的本事藝術而言,空間的量體與調性是尤其重要的——空間的高度與寬敞度的提升與對外在環境的連結,才能充分地呈現展覽與藝術作品。為此,本事藝術團隊開始考慮尋覓更為適合的空間。

「like a luminous animal 肉體是一頭透明的動物」展覽現場,圖為巴西指標性當代藝術家安娜.瑪麗亞.邁奧利諾《內-外(食人)》(1973-1974)。(本事藝術提供)


商業模式別出心裁,是推進永續的助力

一個藝術空間在思考定位上,傳統上易於被分類為商業型或非營利型,本事藝術對於展覽與合作藝術家的質地有相當的堅持,人們不禁問起,為何不往基金會或私人美術館發展,也許目標相對單純?郭偉甫認為,唯有經營畫廊,才能改變臺灣藝術產業鏈的現狀。

「like a luminous animal 肉體是一頭透明的動物」展覽現場,從左至右:倪灝「Barrier」系列(2020)、菲利普.克雷默《聚會》(2014)、石澤英子《A Statue of Asking》(2020)及菲利普.克雷默「調解術,或角色扮演的終結」系列(2019-2020)。(本事藝術提供)


主力負責客戶拓展的業務的他,意識到有越來越多藝術愛好者、年輕或資深的收藏家渴望了解當代藝術的多元面貌。而本事藝術搬遷至關渡後,重點將關渡作為中心,使畫廊理念及藝術家創作概念擴散至同地區的企業、收藏家群體,同時加強與地區內藝術學院的互動關係。郭偉甫表示,藉由開闢嶄新的教育推廣模式,畫廊可以有針對性地拓展觀眾及藏家群,攜手志同道合的受眾與本事藝術一同成長。而本事藝術串連線上/線下項目與活動的推進,將藝術生態中的「創作者、觀眾、藏家」三個端點的社群串聯、繼續提升品牌能見度、深化本品牌影響力。甚至,團隊開始思考畫廊打破藝術商業中僅以出售作品作為營利模式的另類可能,如藝術文獻(documentation)或是別具一格的創作歷程分享,對於某些計畫型的創作,是否能超越實體最終的產出,成為一種創新的商業模式?而未被滿足的市場、教育推廣在社會責任之外,也是本事藝術期待填補的目標,並朝向永續的市場模式培育。

「like a luminous animal 肉體是一頭透明的動物」展場一景,從左至右:倪灝「Barrier」系列(2020)、石澤英子《思念獻花半人馬的女子》(2020)及菲利普.克雷默作品《聚會》(2014)。(本事藝術提供)

本事藝術團隊意識到年輕一輩的藝術家們,已練就一身區分創作型態以符合補助/駐村、公部門藝術節與商業展出的多樣性,然而這些為特定目的以及斷裂、不延續的作品生產,可能讓還不足夠成熟的創作者,背離思考藝術家生涯延續的艱辛。本事藝術鼓勵藝術家回歸創作本質,且能連貫的創作產出,郭偉甫強調:「我們的存在,是為了協助創作者整體的藝術生涯,並協助其提升學術性與市場定位,讓真正優質的作品得以產出,並且得以流通。」另外,團隊也在建構內部的藝術家數據系統,根據創作者的教育背景、職涯發展時程、獲獎歷史、展覽經歷與銷售記錄進行統計,除了做為畫廊建立自身收藏系統的依據,亦能提供藏家具有公信力的專業藝術顧問諮詢。本事藝術團隊現階段也計畫在疫情結束、時機成熟後,投身參與台灣與國際的藝博會項目,維持學術與市場雙軌並行,推動藝術家生涯的延續,更使畫廊品牌永續發展。

「like a luminous animal 肉體是一頭透明的動物」展場一景,圖為伊莉娜.布洛希雷斯的「聖母領報」系列作品(2009-2014)。(本事藝術提供)

當藝術的本質,透過展覽品質、推廣策略與藝術知識的傳遞,真誠地傳遞給受眾,才能鼓勵更多的支持動能回流到藝術創作者,並鼓舞其繼續創作有能量、能觸動內心且使人產生共鳴的作品。本事藝術現階段正朝著穩固、有機的方向茁壯成長。作為畫廊主,郭偉甫堅信畫廊的使命就是確保藝術生產的動能是循環而充滿流動性的。現階段,本事藝術著重展呈的品質,並在扎實的基礎上拓展與藝術家、藏家與藝術社群的合作,建立長遠、互信的連結,確保畫廊能持久、即時地以開放的態度回應當代藝術趨勢與世界的變化。未來,本事藝術將持續耕耘國際串聯與交流策略,成為推動臺灣藝術文化接軌世界的力量。

「like a luminous animal 肉體是一頭透明的動物」展場一景,圖為布蕾達.貝班《我的輓歌》(2010)。(本事藝術提供)
鄧韻琴( 5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