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過去還沒有忘掉 兩個關於九七的小展

過去還沒有忘掉 兩個關於九七的小展

「今天應該很高興,今天應該很溫暖,只要願幻想彼此仍在面前」— 「達明一派」,潘源良詞,〈今天應該很…
「今天應該很高興,今天應該很溫暖,只要願幻想彼此仍在面前」— 「達明一派」,潘源良詞,〈今天應該很高興〉,1988年-1997過去了20年。政府主辦的慶祝活動,在港稱為「特區成立20周年」,在京則稱「香港回歸祖國20年」,主僕客從,涇渭分明。(註)這個特別的日子,民間反應未見熱烈,但冷處理未必就是漠不關心。兩個選在7月舉行的小展「遊園誌」與「撿來的時間,撿來的故事:由一封廿年前的信開始」(以下簡稱「撿來」),卻都為「九七」而來。
兩者均從歷史檔案出發,由藝術家借題發揮;其中當然都是子虛烏有,卻最能說明港人此時此刻的心情。「撿來」策展人楊廣發向來有收藏書信習慣,這次他選來一頁20年前寄自澳洲的家書。年邁的新移民,向遠在香港的兒女訴說生活平淡:「我已與世無爭,生活逍遙,只遺失了一些相交多年,交情不淺的朋友……。近來我突然發覺你媽蒼老不少,而我亦感體力逐漸衰退」對很多香港中產階級來說,「九七」即是移民的同義詞—把畢生積蓄孤注一擲,在國外換取居留權,雖然衣食無憂,卻若有所失。展覽邀來了陳育強、尹麗娟、程展緯、劉智聰、吳嘉敏等八位老中青年藝術家,從這短短200字出發,卻展現出不同的世代演繹。年過半百的陳育強與余偉聯,分別以書法、油彩重寫生活細節(食飯);看來言不及義,卻透露出人地生疏的哀愁。而八○後的賴明珠,則把移民的地理空間換置成對時間記憶的換置,展出一面慣常用於政治表態的旗幟,卻沒有任何政治標記,只有「bring your good old days」幾個大字,和三個拖男帶女的剪影,發揮香港人「用腳投票」的本色。
「遊園誌」一展之「強制現實觀察亭」展區。圖│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八個作品之中,以徐世琪的錄像最為詭異。鏡頭在描繪殖民地風景的歷史繪畫上游移,配上一男一女的英語對話。被質詢的男聲,來自已於1998年陸沉、名為「Caspiar」的小島。女方尋根問底,引出男方不尋常的來歷。最後,這位流落香港,在北角打住家工(編按)的的白種男性,縱使面對未知的將來,仍然拒絕把過去浪漫化。短片的聲話不單與歷史繪畫的殖民者視點割裂,更顛覆了殖民地的階級和種族想像;虛構的陸沉故事在真實的島嶼上,變成了永劫回歸的歷史寓言。
遊園誌:穿梭歷史與現實的旅程
除了私人信札,張子軒、禤善勤、梁御東、鄧國騫、黃嘉瀛組成的「遊園誌」團隊,選擇在政府檔案裡搜索卜公花園、遮打花園、維多利亞公園和香港公園等歷史資料。以殖民統治者或大亨命名的公共空間,表面上是美化環境的德政,但嚴苛的公園條例,不單約束真正的市民活動,更旨在替地產發展提供緩衝。而翻出來的檔案,當然無法把公園作為管治手段的歷史還原,但透過裝置等在視覺藝術空間精心安排的遊觀路線,展覽本身卻成了穿梭歷史和現實的旅程。五位藝術家幾乎無分彼此,把從原英軍軍營重建而來的藝術中心重組成五個大廳,讓觀者自行在檔案、就地景觀和藝術家想像之間交錯參照。
做為展場入口,「數據有限資料庫」把展廳改裝成接待處,以鏡像對稱分布。但有別於博物館展覽入口簡介的權威口吻,展覽將檔案的不完整性曝露人前,由觀眾自行判斷。「強制現實觀察亭」展區,把展廳圍封成密室、加設圍欄,並在牆身開出槍眼大小的窺洞,限制觀者觀看錄像和窺探窗外風光的視點。香港市面,居民常把遺棄的神像「送」到附近的大樹旁;堆放在螢光幕前幾十尊瓷製神像,與錄像中的維多利亞女皇像相映成趣,同樣自身難保,只能以公園作為最後的棲身之所。「忘憂經歷懷念廊」展區,成員從家中的私人檔案找出兒時攝於公園的照片,合成一幅大型拼貼。質素粗劣的黑白影印和遭塗改的面容,抗拒把回憶美化,並向瀰漫在香港的舊懷和本土情懷大潑冷水。
「遊園誌」一展之「失落補償願望廳」展區。圖│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失落補償願望廳」部分,則從黑暗轉向光明,但散落在牆身和地上的「作品」,卻堆砌出一個支離破碎的主題公園:猴子在籠裡攀爬的錄像被帶著鋼絲的玻璃窗禁錮;枝椏靠射燈在牆上製造樹影婆娑的假像;女皇玩偶慘遭肢解、身首異處。失修的設施和本末倒置的管理,都在提醒公園不過是個用來遮蓋現實的失落園。做為整個遊歷經驗的終篇,「殘影餘韻存放處」則播放採訪外傭的片段,並暗示這些每逢周日便進駐公園的外傭,可能才是最堅韌的佔領,與各種示威遊行和平共處,使「公眾」花園回復為名符其實的反烏托邦。由殖民時代一直奉行至今的公園條例,則以塗鴉的方式逐條寫在展場地上。「遊園誌」以小見大,把香港當下的政治困局微縮在公園之中,透過日常而在地的生活經驗,說明殖民地管治在特區順利過渡,甚至藉城市規畫和地產主導的發展方式變本加厲。
自傘運之後,香港的移民宗數又再急遽增加。單是移民到台灣的香港人,已從2012年約600宗,急升至2016年逾千宗。為了避免加劇信心危機,政府拒絕提供確實數字。但生活經驗中的身不由己,卻是數字也隱藏不了的事實。
註 譚蕙蕓,〈在「祖國」面前,香港只剩一點小聰明〉,《明報》,2017.08.07。
編按 指住在僱主家中的傭人。
梁寶山( 17篇 )

關注藝術生態、城市空間及文化政治等議題。曾為「Para / Site 藝術空間」、「獨立媒體(香港)」、「伙炭」及「文化監察」成員;現為藝評組織Art Appraisal Club成員。近年致力研究藝術勞動,獲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新著《我愛Art Basel──論盡藝術與資本》大獲好評。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