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館
陳建北「助產序曲」中的感性視域與複合式肖像
陳建北對助產議題的關注,源自對更大的社會與時代結構中陰性脈絡的觀察,與家族女性記憶密不可分。台北當代藝術館日前展出陳建北...
當代館2019年度展覽規畫公布,潘小雪:用展覽持續書寫台灣當代藝術史
台北當代藝術館在進入後石瑞仁時代後,即便新館長潘小雪轉向對於當代藝術著力經營,並沒有讓當代展示成為民眾卻步踏入美術館的理...
邊緣者的魂體與私密的祭祀儀式:「烏鬼」展中的民俗與多元性別想像
新加坡策展人黃漢沖主導策劃、黃香凝協同的展覽「烏鬼」,其探討亞洲在歷經西方現代性思想介入、帝國主義擴張、國族認同等參數交...
2018Pulima藝術節:MICAWOR!翻動藝術新能量!
今年Pulima藝術節的主題「Micawor」,源自阿美族語「翻動」之意。藝術家們藉由創作,反思部落與社會、傳統與當代的...
【2018春之當代夜】春之當代夜「1970-1980年代的韓國藝術:互動與衝突」講座彙整
「春之當代夜」系列講座,於12月9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台灣藝術檔案中心主任蔣伯欣所籌劃。邀請韓國弘...
【2018春之當代夜】專訪「春之當代夜」講座策畫人蔣伯欣,談「1970-1980年代的韓國藝術」
長期關注藝術史檔案保存與研究的蔣伯欣,此次講座也可以說是此一議題的延伸,因而本文特地專訪,請他談談台灣藝術檔案的保存,以...
臺灣Pulima藝術節 ╳ 澳洲Yirramboi明日藝術節:原住民當代藝術 思想與文化的交疊
2018明日藝術節週,是臺灣Pulima藝術節與澳洲Yirramboi明日藝術節的首次合作。兩方有感於原住民族群在全球化...
Pulima藝術獎:原住民當代藝術的激盪
本屆Pulima藝術獎21件得獎作品,即將在今年2018 Pulima藝術節期間展出,展期自11月3日至隔年1月13日,...
「感性正義」及其未定義全景 ,「穿越–正義:科技@潛殖」展的幾個關鍵詞
「穿越–正義:科技@潛殖」展非常明確地將「潛殖」的概念列為策展理念的重要線索之一,在其與藝術之間梳理出一些可能的連結路徑...
台北當代藝術館「影像的謀反」──為返而反,造「返」有理,重新入戲
本展議題文本對地緣政治、移民處境的關注,乃延續自黃香凝前兩年在紐約ISCP駐村時期的研究,基於她個人對電影與藝術的交匯之...
文章導覽
1
...
3
4
5
6
7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