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館

【北方以北專欄】我們還需要英雄紀念碑式的觀念藝術嗎?評「楊俊—藝術家,合作者,他們的展覽與三個場域」
能夠在臺北三個重要的藝術機構展示,藝術家個人自帶聲望能所促成不待多言,在如今高度人際政治角力場的藝術界,有本事「喬」出三...
【小典藏|新鮮事】MOCA U12小玩藝教室帶你走入北歐森林!
2020年小玩藝教室年度展覽主題「北歐森林」,由超級斜槓纖維創作藝術家康雅筑,將去年於挪威駐村的北國森林風景帶進當代館U...
武漢肺炎延燒,美術館館舍全面警戒祭出防疫措施
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延燒,各地美術館、博物館也紛紛祭出防疫措施,並視情況所需將活動取消或延期,若有觀展需求...
台北當代藝術館新任館長,世新大學駱麗真助理教授出任
台北當代藝術館新任館長經公開招募遴選,最後定案由世新大學駱麗真助理教授出任,盼能借重其本身具備藝術家、策展人、藝術行政及...
【策展專題.培力專案】面對空間挑戰最高的場館:添入導師制,年輕策展人的起步會比較穩?
北師美術館從開始加入國藝會「策展人培力專案」首屆,即獲策展人表達合作意願。有越來越多館所選擇參與這個專案,而這些館所也成...
我們都是副本人,「少年當代——未終結的過去進行式」
也許是因為近兩年前才為他策劃過一檔展覽,當觀看這些作品時,我感到十分熟悉,另外卻也很難不意識到,現在這些創作被擺在策展人...
陳建北「助產序曲」中的感性視域與複合式肖像
陳建北對助產議題的關注,源自對更大的社會與時代結構中陰性脈絡的觀察,與家族女性記憶密不可分。台北當代藝術館日前展出陳建北...
當代館2019年度展覽規畫公布,潘小雪:用展覽持續書寫台灣當代藝術史
台北當代藝術館在進入後石瑞仁時代後,即便新館長潘小雪轉向對於當代藝術著力經營,並沒有讓當代展示成為民眾卻步踏入美術館的理...
邊緣者的魂體與私密的祭祀儀式:「烏鬼」展中的民俗與多元性別想像
新加坡策展人黃漢沖主導策劃、黃香凝協同的展覽「烏鬼」,其探討亞洲在歷經西方現代性思想介入、帝國主義擴張、國族認同等參數交...
2018Pulima藝術節:MICAWOR!翻動藝術新能量!
今年Pulima藝術節的主題「Micawor」,源自阿美族語「翻動」之意。藝術家們藉由創作,反思部落與社會、傳統與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