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理論—小說與法醫建築的虛構政治學 從許哲瑜「災變論」說起
在洪建全基金會的展場中,這次的「災變論—許哲瑜個展」由多頻道錄像組成,冷調色溫的影像在黑盒子中營造出法醫建築的冷峻氛圍。...
記憶的裂縫:荷蘭展覽「往昔的騷動」的策展行動與未竟的歷史
冷戰結束後,新自由主義的浪潮悄悄興起,那些充滿政治激情的藝術行動,逐漸被歷史的洪流所淹沒,甚至被紀念化或博物館化。 Av...
如果他們生前就被遺忘——在臺南藝術節閱讀朱迪斯.巴特勒「戰爭的框架」
比起戰爭的暴力,戰爭的框架並沒有更不暴力,因為比起殺人,框架的效用就在於將某一群人「去人類化」(dehumanizati...
卡塞爾文件展前夕展覽空間因種族議題遭破壞,巴勒斯坦藝術家終順利開展
The Question of Funding的創作最終在開幕順利展出,之前的塗鴉威脅,也已被佈展的油漆覆蓋;但順利開展...
淺談巴勒斯坦藝術語彙的家園與抵抗
領土與人權等議題,使巴勒斯坦透過各種抵抗,來爭取於歷史悠久土地上的主權並為自由抗爭,包含巴勒斯坦藝術家,藉由各類創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