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

與孩子深度連結──桃園市兒童美術館的夏日時光
夏令營的形式讓孩子能夠長時間浸潤於美術館中,與平常和大人一起參觀或參與單次工作坊的經驗不太相同,它是一段專屬於孩子的時間...
國美館兒藝基地「24/7:::創作中的反覆與堆疊」兒童藝術教育展 邀請大小觀眾換個角度看藝術
展覽透過當代藝術家的全新作品,重新觀看並討論前輩藝術家的經典創作,建立大、小觀眾之間的對話橋樑,期待藉視角轉換,回應今年...
臺中市立美術館「打開美術館」建築教育計畫 向下扎根 培養學子美感
中美館自113年啟動「打開美術館」建築教育計畫,已與本市幼稚園至高中8所學校合作,引導近240位學生參與兼具觀察、感知與...
內惟藝術中心親子展廳 「砰!波波波-聲音的小宇宙」引領想像聲音、 探索聲音,喚醒感官多層次體驗
「砰!波波波-聲音的小宇宙」結合聽覺、視覺,試圖通過藝術家的創作,引領想像聲音、探索聲音,喚醒感官的多層次體驗,讓24小...
藝術走進課堂:桃園市立美術館攜手青埔、青園兩校 打開孩子的感官地圖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下簡稱兒美館)為桃園市立美術館目前營運分館之一,自113年4月開館以來,積極響應新課綱「跨域多元學習...
【藝術防災包】我們準備好了嗎? 盤點臺灣11座美術館的防災現場與挑戰(下)
面對日益緊張的全球局勢以及更嚴峻的氣候挑戰,文化資產的防護不再是遙遠的假想題,而美術館作為文化保存的前線,在危機中如何及...
【藝術防災包】我們準備好了嗎? 盤點臺灣11座美術館的防災現場與挑戰(上)
面對日益緊張的全球局勢以及更嚴峻的氣候挑戰,文化資產的防護不再是遙遠的假想題,而美術館作為文化保存的前線,在危機中如何及...
玩在在地歷史中、玩在大人心驚下、玩在社會批判裡 — Mike Hewson 在玩什麼風險遊戲?
麥可的遊戲空間作品裡,一直傳達的訊息是:風險不是敵人,而是孩子的學習:透過「可預測風險」,孩子學會評估、判斷、承擔與自我...
FOCASA馬戲篷降落花蓮 展開山海之間的藝術冒險! 《身體藝術節》首度登場 用身體探索自然
呼應花蓮山海地景,邀請觀眾放下觀看者角色,親身參與11大展區、5大活動類型:馬戲、派對、五感瑜珈、跑酷、市集等,用身體探...
看雲門教室的老師怎麼玩:自由遊戲的心理意義
孩子也是如此,遊戲場的各種遊具帶來感官刺激的輸入,幫助調節情緒與發展認知,能「自由遊戲」,而非被規定與安排要玩什麼、要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