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芬紛聊天】密集的課表卻讓學生不覺得累?學校餐廳就是食育課程的實踐?來看看南蒂羅爾的做法
這裡的學習相當重視實際體驗,當課程內容是與生活相關的知識時,老師就會帶孩子走出教室,進行真正的實際學習。將課堂上學習的知...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50 | 逛魚市場的「前輩」們
烹煮過程中,充滿各種「家廚密語」,從大海到魚市,再從魚市到餐桌,原來充滿立體的、家與家、世代與世代、人與人的串連呢!
新鮮事|文化資產園區化身為文化療癒基地 「在家種一片森林-國際插畫暨文資藝術療癒展」
本次插畫展覽主題以「在家種植夢想的起點」作為展覽主題規劃,藉由藉由家庭的相伴、森林的療癒,在不同的展間中感受插畫、工藝所...
新鮮事|屬於兒童的凱道嘉年華!大FUN凱道-兒童未來市,一起看見孩子,創造更好未來
兒童可以擔任這座城市的主人翁,提案、發想、動手做,走入未來市,為未來寫下更多故事。
【專題│以身體為出發點,玩出情緒力】01.生氣─好好抒發、安頓自己
引導孩子從故事的角色中反思生氣的原因、學習如何調整情緒,陪伴孩子找到合適的處理方式。這些練習都是在幫助孩子累積未來能夠自...
愛看展│桃美館「光盒作用」:藝術交織科學,邀請大小朋友推開色光的實驗室,化身色彩實驗家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化身為一座光彩奪目的色光實驗室,本館邀請國際藝術團隊卡諾夫斯基(Carnovsky),為孩童策畫具啟發性...
愛閱讀|《我是藝術家:走進藝術家的工作室》——走進藝術家的神秘工作室,踏上屬於你的藝術旅程!
《我是藝術家》這本書引導大小讀者了解到,創作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認識自我的過程。你不需要有一個專業的畫室,也不需要很厲害的...
【專欄│欖仁的兒童文學與實踐】透過藍染認識臺灣的人文自然-藍染與兒童文學工作坊在灣區
有沒有可能也將臺灣的在地文化推廣到國際?如果可以,要怎麼樣可以加入兒童文學的元素呢?
【專題|我是兒童,博物館請聽我說】兒童參與「導覽」實驗
博物館作為人們認識文化的場域,也是大人們熱衷帶兒童去學習的地方,博物館與兒童之間是不是能有更多的「互相認識」呢?
【專題│安妮新聞 The Anne Times】09.前路迂迴,我仍看到機會──吉卜力電影給的指引燈
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也許會迷惘、被現實打擊,但看著二郎、阿雯與風間不放棄、不逃避的姿態,我們不禁恍然大悟,如果不想辦法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