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窺探時代的臉龐:專訪中國嘉德(香港)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總經理陳沛岑

窺探時代的臉龐:專訪中國嘉德(香港)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總經理陳沛岑

即將於十月份展開的香港秋拍雖然一如春夏深受疫情影響,無法順利在各城市展開預展,但終究回歸原訂的規律,將於秋節過後陸續開拍。取消春季拍賣,成為秋天第一場大拍的中國嘉德(香港)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也將在10月5日至7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預展,8日下午開拍。
即將於十月份展開的香港秋拍雖然一如春夏深受疫情影響,無法順利在各城市展開預展,但終究回歸原訂的規律,將於秋節過後陸續開拍。取消春季拍賣,成為秋天第一場大拍的中國嘉德(香港)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也將在10月5日至7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預展,8日下午開拍。由於香港是此次唯一一個預展地點,典藏編輯團隊特別在拍前電話訪問中國嘉德(香港)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總經理及資深專家陳沛岑,請她與我們分享此次拍賣規劃的思考與期待。
中國嘉德(香港)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總經理陳沛岑。(嘉德香港提供)
典藏(以下簡稱典):此次拍賣推出的兩個專題,其一為「時代的臉龐」,用以呈現二十世紀東西方現當代藝術家創作的特色與發展。想請問為何選擇以「人物」作為切入主題?
陳沛岑(以下簡稱陳):我是念藝術史出身,今年是我做拍賣第十年,自從到嘉德(香港)負責主導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項目的拍賣後,每次我都希望能藉由主題的方式,來梳理、提出我們對藝術的觀察。也因此,在2017年秋拍我們便做了二個主題,其一是「女性藝術家」,第二是「反叛之光」,將藝術家如何以傳統作為反叛對象的精神突顯出來。每次如何訂定專題、將故事說的完滿都有很多的考慮,這次的主題設定有個出發點,來自我去年在大阪美術館的一個觀展經驗。當時策展人並非依循藝術史脈絡,而是打破年齡、國界,將古今作品並置,並在人物描繪上做了許多著墨,帶給我蠻大的啟發跟感動。時代嬗變下,什麼是美的定義與轉變?由於我的部門橫跨現當代,人物又是多半藝術家會涉及的項目,只要拉出時間軸,便能感受到不同時代美學的變化,因此去年秋拍結束時就想做這個專題。
林風眠《基督受難》,1953。(嘉德香港提供)
典:從圖錄中可見,「時代的臉龐」中,其「人物」並不必然是具體人物肖像的描繪。是否有幾個特定的方向是您希望在此次專題中突顯、與藏家分享的?
陳:這個主題裡確實有幾個脈絡。第一個是以杭州藝專為主軸,當時的藝術家無不思考如何「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因此聚集了第一代留法、留日、留美等地的藝術家做梳理。林風眠的《基督受難》很明顯是立體主義的作品,事實上他很仰慕畢卡索,甚至曾發表相關論文,而這次我們也剛好有一件畢卡索分析立體主義的作品,可以看出其中確實碰撞出一些火花。而再對應到葛姆雷(Gormley)由17個立方塊組合成的人物雕塑,不難看出其中相承的精神脈絡。
藤田嗣治《抱人偶的女孩》,1954。(嘉德香港提供)
另一個我希望談的則是:他們如何用新的方式表達民族性,而所謂的民族性,在中國、日本同樣有其反映。我同時希望點到的,是中國的寫意精神跟書法美學。如整體觀之,無論是在丁衍庸的《楚霸王》、潘玉良的裸女,甚至朱銘、李真的雕塑中,我們都不難看到一種非寫實的,表達意象、寫意的精神。即便藤田嗣治《抱人偶的娃娃》與草間彌生《大海的眼睛》看似沒有關聯的作品,在那細膩、堅定的線條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兩位相隔快一個世代的人,其美學追求的一致性。《大海的眼睛》很有趣的一個地方是,它其實就像草間的自畫像。畫面下方小帆船上的「K」字,正是代表「Kusama」,而草間就是一個一生飄洋過海,在國際藝術市場上闖蕩的藝術家。我認為美學語彙再怎麼改變,追求表達各自民族性的特色其實是相同且具延續性的。
草間彌生《大海的眼睛》,1970s。(嘉德香港提供)
最後,我希望透過這個專題反映時代的思想。此次我們很特別的一件作品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紳士與淑女》,這是他三大作品系列中大家較不熟悉,總件數也較少的。因為總計200多件該主題的作品,100多件在製作不久就被同一位藏家收藏。但這件作品,反映的是美國70年代對性別開放包容的社會景況。當時沃荷出入變裝皇后酒吧挑選了14位變裝人、變性人為拍攝對象,除了凸顯在那個時代勇敢說出自己性別的可貴,同時也說明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男女性化的部分。這個時代脈絡也可對應至草間彌生60年代在紐約進行的行為藝術下的產物,或在陳昭宏、丁雄泉等人的作品中也可看出美國當時文化開放的表現。因為以人為主題,在中國藝術史部分自然也就收納了寫實主義分支下的領軍人物艾軒、王沂東的作品。
安迪・沃荷《淑女與紳士》(雙聯作),1975。(嘉德香港提供)
典:在「閃亮的星」專題中,您特別挑選了一些市場少見或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並以專題的方式呈現。您擇選藝術家的原則是什麼?希望透過這次拍賣,讓藏家注意到的特點為何?
陳:「閃亮的星」第一次是在2018年推出,當時只推薦了四位藝術家。每次拍賣公司在推出新名單時,都需要非常謹慎,因為拍得好,對藝術家、畫廊都有幫助,拍不好,就毀了一個藝術家。不過當時受到很大的迴響,都以高估價以上的價格拍出,也因為藏家反應專題藝術家人數太少,多一點或許會更有力量,因此這次擴展到九位。他們共同的特色是雖然以年齡來講不見得年輕,但都是有畫廊代理,長期被推薦5至10年,有公私立美術館收藏,同時具觀念性新創的藝術家。
石晉華《走筆#92》,2011。(嘉德香港提供)
拍場上市場的名單很類似,如何帶給藏家一些新的刺激、新的觀點很重要。而這些藝術家也都是我個人很喜歡,曾在某個時間點很被感動的,所以很希望能藉由這個平台推薦他們。我也認為,不斷的高價是沒有意義的,藝術最可貴的地方正是被感動的初心,因此希望這個專題可以做到這點。
梁任宏《轉進論23AT1033-34》,2019。(嘉德香港提供)
朱貽安( 101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