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31:搬來搬去的家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31:搬來搬去的家

「是時候」該告別「在老房子開書店」這樣可愛的事情了。於是和夥伴們另外找了個窩,讓井井三一搬進去。

書店搬家記

書店原來的地址,在一棟老房子裡。老房子所在的城區,在百年前因為鼠疫重建成現在的模樣。在開店之初,總有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

有一天,書店走進了一位老先生。他說自己的名字是飛能地,八十多年前在樓上出生,一直在這個房子住到三十歲結婚了才搬出去。因為看到房子門開開了,ㄧ直想要有機會再進來,「回家」看看。

80年前在老房子誕生的嬰兒,現在是飛能地老先生。(井井三一繪本書屋 2017年 10月 30日店員手札)

當時對面是一間葡國餐廳,時常有個菲裔的小男孩,他說自己的爸爸/爺爺在餐廳裡煮好吃的食物給大家。小孩上課常常請假,無所事事遊蕩在兩家店之間,我問小孩「你為什麼又請假」,他說「沒辦法,生病了」(說完在我面前「咻」地一口喝光一大瓶汽水)。有時,小男孩又走進來,問我:「他們去了哪裡?」我問:「『他們』是誰?」,小孩說:「我在對面,看到一個爸爸和他的孩子坐在書店看書,我想走來看他們在讀什麼書,我走來了,『他們』呢?」驚嚇!整個下午,書店一個讀者都沒有呢!這些故事可以剪裁累積,變成一部恐怖電影。

鬼話連連,但我一點都不害怕。美景比恐怖更多呢!

在天窗後方的野樹,越長越高。隔著看煞是美麗。但老房子「年紀大,機器壞」,有時候雨水管進了落葉或積水,修復的時候差不多要到了。「是時候」該告別「在老房子開書店」這樣可愛的事情了。於是和夥伴們另外找了個窩,讓井井三一搬進去。

老房子的倒數之夜

「是時候了!」“Moving Time”

「是時候了!」

印尼出版社Binatang Press的 “Moving Time” (搬家時刻)令我愛不釋手。「搬家的時間到了」,成年人總愛質問搬家的原因:「你為什麼要搬」「原來的地方不好嗎」「你找到了更好的地方嗎」⋯⋯會不會就真的只是,時間到?

“Moving Time”的故事是一家四口的「搬家史」。最初全家是住在阿嬤家,阿嬤家有條河,還養了狗。大家可以在河邊玩,阿嬤家也看得到日落,還可以跟阿嬤養的小豬一起玩。「是時候了,該搬了!」全家搬到一間藍色小屋,它非常小,全家甚至要睡同張床,用餐和煮食都在同一張桌字上,即使這樣,孩子們也好快樂,帶又來了——「是時候了,該搬了!」這時,他們搬到了鄉間小屋,鄉下可以養烏龜、養鵝、養狗,好快樂!「是時候了,又該搬了!」

“Moving Time”,印尼插畫家Martcellia Liunic作品,以強烈色彩、繽紛俏皮感覺的畫風著名。我感覺她的人物充滿動感(總是在動個不停)。

出版者是Binatang Press,印尼的小出版社,小誌、繪本都用孔版印製(RISOGRAPH),也做音樂、詩歌與實驗漫畫等。拿到的時候手還能摸到油墨的走痕。圖像細節已經是超級可愛的了,全幅大跨頁就有十三張!

故事裡,這一家人不停搬家,住進不同形式的房裡。用孩子的角度來看新環境各種「家的可能」。搬遷對成人來說,多半是痛苦的回憶,但面對一樣的經驗,孩子們卻是充滿歡欣:住在原來的地方是快樂的,搬家也是快樂的。海是家路,從來不是隔絕的路。這種海洋性,不只是兒童的世界觀,也是島嶼國民的。

簡易小知識──孔版印刷

孔版印刷是將油墨印漏進有孔洞的版中,製出圖案,因為不同色塊錯位,有時會出現類似版畫的感覺,油墨有時還會出現不一的擦痕。每一個印製品看起來一樣,又會有些許不同的手工感。早期的廣告畫報會用這種印刷方式,今天在玩,就會出現一種「復古感」。

井井店長路過上海「香蕉魚書店」的歐洲老廣告海報展,臨時充當小幫手。讀者可見相片中的絹版,油墨可從孔洞網目中漏印進牆/紙/布料上。現在也有特定印刷機可做到。

Binatang Press是我們在上海藝術書展擺攤的時候認識到的,當時他們附近幾個位置,就是那家印度做手工書的Tara Books! (延伸閱讀:Tara Books 的 “Creation”中文版《創生》由格林文化合作出版)。

website- https://www.binatangpress.com/
Instrgam- https://www.instagram.com/binatangpress/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inatangpress/photos/

「移動去哪裡?」微觀是搬家,放大是移民

微觀是搬家,放大是移民,還能放更大嗎?星際的移動!

移民去哪裡?》(文/圖:林建才 。書封來源:香港木棉樹出版社)

甫得到德國慕尼黑國際青少年圖書館白烏鴉獎——香港原創繪本《移民去哪裡》。話說一龜一犬兩夫妻,因為地球變得危險,所以駕駛宇宙飛船移民到火星去。時間漫長又無聊,有時又一路驚險萬分。抵達火星的日程嚴重延遲,到岸的時候,家族又多了兩名成員!夫妻倆和下一代又會如何?他們望著星空,尋找一顆發著藍色微光的星星,那是他們的故鄉⋯⋯

這本書出版於2021年,時值許多香港孩子遭遇到的移民課題,繪本回應了相關情境:移民的過程中,這個家庭在宇宙飛船裡,外頭一片漆黑,船艙獨自發光,在一箱箱行李飄浮的,除了移民者,還有各種原居地的記憶符號:路牌、的士、小巴、電影海報⋯⋯

《移民去哪裡?》(文/圖:林建才 。香港木棉樹出版社。拍攝:川井深一。爪模:井井副店長阿梅妹)

我們在讀繪本的時候,會去觀察原創繪本的在地回應,也思考作者怎麼處理人類情感的共同聯繫。《移民去哪裡?》好看的地方,是它沒有說教,也沒有影射,但喚起與牽繫了不同讀者離鄉背井的複雜情緒,製造了對話和情敢交流的空間。於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在這個房間裡,去整理移動過程中難以言喻的事物。

對抗的事物名叫「遺忘」

搬家主題的繪本,我心中的經典是安野光雅的《10個人快樂的搬家》(鄭明進翻譯。上誼出版社)。左邊和右邊的書頁,像是對鏡一樣,卻有許多不同之處。人在移動,物件也在移動。移民主題的經典作,是陳志勇的《抵岸》,故事開章,就是9格「家的物件」。讀繪本時,數算、觸摸這些「物件」,有種說不出的滋味在心中被敲響,它可能如《10個人快樂的搬家》是充滿趣味的遊戲,也能轉化成移動者的私人情感——人如何在移動的過程中,和「遺忘」對抗。

物件成為記憶所繫之處,它們如何成為階梯,建構移民者後裔去問「自己是誰」呢?

朱諾‧狄亞茲《島國的孩子》故事裡的蘿拉,老師給全班同學的作業是「今天要請大家畫一幅畫,畫你最早來的地方。」但是她毫無記憶。蘿拉一個個去問,那些記得家鄉的人,音樂、食物、海洋⋯⋯這些來由像是密語,有的人不願意再度提起,但原來將所有線索都能成為指引一個已經離開、沒有記憶的小孩成為島國的一部份。

在繪本中,蘿拉的家人曾經對抗恐怖的妖怪,妖怪是什麼?我們知道在原住民故事中他可能暗示各種生存壓力,天災、疾病、饑荒、政治壓力等,蘿拉在寫作業的過程中,聽到了所有人都曾是直擊妖怪的英雄,透過這些故事,移民孩子得到族群內在所提供的力量,「不記得,不代表它不是你的一部分。」

講那麼多,其實無非就是告別老地方罷啦。感謝一棟老屋讓孩子們滾來滾去那麼多年,有的小孩長大、有的離開了澳門,在此許願新家順利,記憶無限!

川井深一( 51篇 )

林香君(川井深一、大香)。出生高雄。2015年開始,於澳門望德堂區經營井井三一繪本書屋。現嘗試與孩子在街市、村落、社區、海洋或山林進行教學現場實踐。「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專欄是因為井井三一是澳門的繪本書店,想知道這個城市的文化聯繫是什麼,所以店主川井深一做了在地和海外(葡萄牙、台灣或其他)有書的見學,在此記錄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