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童書料理研究室】可以執著,亦能灑脫──讀《我的美術館》

【專欄│童書料理研究室】可以執著,亦能灑脫──讀《我的美術館》

《我的美術館》的故事重點,或許不在於「告訴」讀者生活裡的發現是不是和美術館裡的作品「一樣美」(刺青與青花瓷、清潔阿姨和女神,影子和雕塑、藤蔓和抽象畫線條),而是揭示在生活之中保有一顆開放、觀察的心,比執著去正確理解、欣賞和喜愛知名藝術品的美,更加純真純粹、也更接近藝術欣賞與創作的本質。

不少關於「美術館」、「博物館」相關主題的繪本,目的在為讀者介紹這些「館」的概念與特色,並引導讀者進深入地認識、欣賞館藏。

同樣以美術館為主題的無字繪本《我的美術館》(My Museum),是否也依循相似的取向呢?是否帶來不同的思維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進入這座「美術館」一探究竟吧!

《我的美術館My Museum》作者: 廖倍恩;出版社:拾光

多重意涵的美術館

《我的美術館》描繪了一個小男孩獨自進入美術館「參觀」的過程。隨著男孩動線,讀者也彷彿經歷了一場美術館之旅。

小男孩的參觀動線頗為完整的呈現了館中展示的藝術品,然而,他在美術館中,卻有一套與常規殊異的「參觀」方式。

從這一點來看,讀者至少可以發現兩個不同意義的美術館:

1. 藝術家/品的美術館

美術館裡呈現了什麼?畫面出現導覽手冊提供了線索,透漏了館內藝術家的名字;跟隨小男孩的動線,我們也循次瀏覽了美術館的空間和陳列其中的藝術作品。

這個美術館,是屬於藝術家和藝術品的美術館;為了欣賞藝術品而進館參觀的觀眾,也同樣屬於這個「藝術家/品的美術館」。

2. 男孩的美術館

當我們聚焦在男孩身上時,卻得到一個與館內展品全然不同的世界。他似乎「心不在焉」,視線幾乎未曾停留在館內展出藝術品上。藝術品似乎成了布景和道具,藝術家的名字對男孩似乎不具任何意義與份量。

他以自己的方式「遊歷」美術館,我們甚至可以說,展品以外的一切,才是吸引他的重點

相較於令人駐足的展品,男孩不只以觀看,同時以更多動態捕捉了展品以外的世界。他的視野不被「藝術品」所侷限──他的觀看不受到任何的限制。

試想當我們進入美術館,你會去觀看別人的注視藝術品的表情嗎?會去和美術館的清潔人員打招呼嗎?你會去細看旁人身上的刺青嗎?你會和周遭的人互動遊戲嗎?(無論是大人或是孩子)

我們可以說,男孩所關注的、展品以外的事物,打開了美術館意義上的更多可能。

藝術家/品的美術館、男孩的美術館,兩者共構出第三個,也就是「讀者所見的美術館」。

3. 讀者所見的美術館

美術館中靜止的藝術展品,與男孩的動態並置共存在一個空間內,讀者透過閱讀的過程,將兩個不同意涵的美術館合而為一。

讀者於是理解,除了中規中矩,依循規則觀賞藝術品外,我們也可以如男孩去觀看周遭細微的事物。

我們既能夠微觀館內的一切,也能夠站在一個較遠的距離,更巨觀的觀看館內的一切,以及它們彼此間的關係:展品、觀眾、空間、光影……

看似自然流暢又具啟發性的美術館之旅,實際上是在作者廖倍恩的巧思下所構成。這一切,都在「廖倍恩的美術館」中發生。

廖倍恩的美術館

廖倍恩在《我的美術館》中採用了富於巧思的「對比」來建構故事,也為讀者建構了多重意涵的美術館;接著,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書中呈現的對比與意義。

1. 真實與虛構

書中呈現了許多藝術傑作,但讀者真實地看見藝術品了嗎?真實地認識藝術品和藝術家的風格了嗎?

我們可以注意到,書中的藝術作品皆是廖倍恩以自己的繪圖風格的再現/戲仿。那麼,這些藝術作品還是原來的、真正的藝術作品嗎?

書中格外饒富趣味之處,正在於書中所有藝術,都是廖倍恩的「再現」/「再詮釋」,我們可以注意到廖倍恩並未刻意「忠實」的再現大師的畫作與藝術,而是以自己的質樸、童趣又溫暖的風格來重新詮釋。這些真實存在的藝術品,在《我的美術館》中,既是真實的,同時也是虛構的。

其中的男孩的行為、觀眾的表現,館內發生的事件,也皆是出自於廖倍恩的實際觀察與經驗,透過敘事的需求,透過她的作畫風格虛構出來,構成了故事裡的真實世界。

真實存在的藝術品、再現的藝術品、真實的觀眾與虛構的觀眾、真實的參觀經驗與虛構的參觀事件,共同構成了「廖倍恩的美術館」。在這個虛實交錯的美術館裡,正確與謬誤,嚴肅與嬉戲之間的界線模糊消融,彼此擁抱。

 2. 男孩的藝術與美術館的藝術

一般情形(至少在台灣),讓孩子獨自進入美術館觀賞的情況相當少見。廖倍恩特意設計了沒有家長/成人陪同的小男孩獨自進入美術館,自在行動;透過這個設定,男孩被賦予了充分的主體性。

男孩不因無法理解藝術作品而感到困惑,他人試圖理解藝術時產生的困惑表情,在他眼裡卻是充滿趣味;男孩應該也沒有意識到刺青的圖案、和清潔阿姨打招呼、利用雕塑和其他孩子玩遊戲,和周遭的藝術品產生的關聯或呼應。

他單純的觀察、與環境互動,不是出於創造藝術的需求與意識。一切都是發自孩子單純的心靈和本能而動作,是一場又一場的趣味遊戲。

廖倍恩特意呈現了館內許多(大多是成人)觀眾駐足觀看畫作的困惑神態,對比於男孩不被畫作所束縛限制的種種舉動,巧妙將「美術館內的藝術」,與「男孩與美術館的互動」並置,讀者因此得以「意識到」小男孩的與環境的互動昇華成了「美術館中的即興、動態藝術創作行為」,也讓更多美術館裡的「隱藏版藝術品」得以現形,我們甚至可以延伸我的想像──每次男孩進到美術館,都會發現、創作出不同的「藝術」。

在廖倍恩匠心獨運的並置對比,啟發讀者意識到,若能打開心胸,用心於四周,比全然聚焦於藝術品的理解與欣賞,藝術品與人、與空間都將產生更多的連結、意義、美感與趣味,蘊生了更多藝術的可能。

兩者皆是美──代結語

安伯托·艾可曾說,一切的閱讀,都是誤讀。

誤讀本身並不是錯誤,亦不是醜陋,更不是無知,而是一種透過讀者自身主體認知與經驗的詮釋/重新建構。

在兒童的遊戲式觀看裡,「正確性」成了不重要的事。孩子以遊戲的、動態的、變化的眼睛和思緒來「誤讀」美術館,不受限制的在美術館這個文本中詮釋出更豐富的藝術光景。

常聞「藝術家的眼睛異於常人」,或許,藝術之所以偉大,正是因為藝術家有著如孩子一樣的心,用自己的方式詮釋所看見的世界。

正是因為他們如孩子般以獨特的眼光去再現了他們心眼所見的真實,

超越了世間規範的約束,也正如同書中廖倍恩為讀者呈現的美術館。

《我的美術館》的故事重點,或許不在於「告訴」讀者生活裡的發現是不是和美術館裡的作品「一樣美」(刺青與青花瓷、清潔阿姨和女神,影子和雕塑、藤蔓和抽象畫線條),而是揭示在生活之中保有一顆開放、觀察的心,比執著去正確理解、欣賞和喜愛知名藝術品的美,更加純真純粹、也更接近藝術欣賞與創作的本質。

理解了這一點後,回過頭閱讀《我的美術館》時,我們仍可以選擇嚴肅認真的探究書裡的藝術品和藝術家叫什麼名字?風格特色是什麼?作品的意義是什麼?甚至《我的美術館》這本書想啟發讀者什麼?(就像書中美術館裡困惑的大人,以及撰寫這篇文章的我)

只是這些成了可以重要,也可以不重要的問題。

我們也可以選擇如同小男孩一樣輕鬆自在,在《我的美術館》裡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任意觀看,遊戲玩耍。

──是的,我們擁有選擇。

意識到這一點,當我們走出《我的美術館》,面對真實世界時,也同樣擁有選擇。

無須拘泥──可以執著,亦能灑脫。


延伸思考/反讀文本

  1. 如果改成家長和男孩一起進入美術館,故事會有甚麼不同?
  2. 如果書中的藝術品以照片或更寫實的形式來呈現,會有甚麼不同?
  3. 如果我們利用這本作品,做一些其他的事──在裡面塗鴉(發揮想像力)、或者把自己的畫或照片給擺進去,會發生甚麼事?

 

王宇清( 32篇 )

兒童文學博士。現專職童書創作,偶兼評論、賞析與導讀。
覺得文本就像料理,而好的料理更形成了一個充滿奧秘的小宇宙。嘗試結合創作與理論中的理性與感性,分析文本中各種食材與手法間的微妙關係,探索各種滋味的可能性。曾於《全國新書資訊月刊》長期撰寫書評與年度觀察報告。創作代表著作為《妖怪新聞社》系列3冊(巴巴文化)。其餘作品散見兒童報紙與刊物。曾獲:九歌年度童話獎、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藝會藝評台評論獎等。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