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馬尼尼為|繪本專欄】回看無字小說之父Frans Masereel 「粗線條」版畫

【馬尼尼為|繪本專欄】回看無字小說之父Frans Masereel 「粗線條」版畫

用一塊固定尺寸的版、一塊接著一塊,黑白,這到底產生什麽樣的力道?和我們現在熟悉的繪本不太一樣,它單張單張的,乍看、或也可以作為一本版畫集欣賞,無字小說的追隨者很多,彷彿有一場「無字木刻繪本大賽」。
(出自《passionate journey》)

早在一百年前,有一個人用了二十五塊木刻版畫,說了一個故事;接著,他用了一百六十七塊,說了另一個故事。此後一生他貫徹此道,共四十餘部無字小說,

開啟了wordless novels、wordless graphic novels、silent graphic novel、silent novel等關鍵字,被譽為「圖像小說/無字小說之父」的Frans Masereel。

用一塊固定尺寸的版、一塊接著一塊,黑白,這到底產生什麽樣的力道?和我們現在熟悉的繪本不太一樣,它單張單張的,乍看、或也可以作為一本版畫集欣賞,無字小說的追隨者很多,彷彿有一場「無字木刻繪本大賽」,參加的人很多,但是,那也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現在回看,為什麼「好像沒有人這樣做了」?不太有人好純黑白的凸版、再者電腦後製提供的方便性、可能性都更多元,加入顏色、各種層疊,版型上畫面上也通常出血去了,不會這樣一塊一塊的,四週留了巨大白邊。

坦白說,「無字」比「有字」更難讀,像the passion of a man這被譽為第一本無字小說、共有二十五張圖的書,最後的這兩頁(上方圖片),看起來是主角遭到一場審判,(背景的十字架令我一下子對時空背景、社會背景沒了底),而最終主角看起來是被關、被銬手?前景那雙腳是什麽意思?是他等待被行刑?……對於文字經驗遠遠大於圖象的我們,在只有書名的提示下,實在有「難度」。

(圖片來源:25 Images of a Man’s Passion

但是,你可也模糊地感受到了一個人,打從娘胎(上圖為第一頁),作為工人階級(這為簡介的提示)從小被打壓、最終反抗被捕,被標題為「一個人的熱情、激情」,那種社會現實主義味道。

凸版 (含木刻、膠版linocut),是一種最原始的版畫形式,所需工具、方法都不算複雜,算是沒有工序(和凹版、平版比的話);沒有版畫機也可以用手印,像棟方志功便偏好此道。

這樣的表現形式,在我們嚴重受電影、動畫、影音大量圍繞的污染下,更難靜下心來解讀,特別是那些超過一百張的,看一看就走神了,若有其中一頁「看不懂」接下來就更懞了。這樣的閱讀體驗已經快絕種;在藝術手法上,這無疑是一種「減法」,在大家想著要用什麽色、用電腦後製做各種精彩的拼貼、效果,難說這純黑白版畫有什麽優勢,暫撇開故事情節,每一幀都是無懈可擊,怎說呢?

(圖片來源:25 Images of a Man’s Passion

(作者第二部用了一百六十七塊版的passionate journey)

作者曾有在報紙上連載時事漫畫的大量經驗,因為報紙的印刷是比較粗糙的、也只能黑白呈現,於是作者用了很粗的線條來抓讀者眼球;長年下來,這種「粗線條」竟也就成就了他的版畫風格,要做到恰好的粗獷,比單純細緻難太多了;可這世界上,看到刻得很細就驚為天人的人還是很多。

(目前的再版書,得小心有些出版社似乎沒有在意紙質、印刷。)

馬尼尼為maniniwei( 54篇 )

美術系卻反感美術系,停滯十年後重拾創作。 著散文《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沒有大路》; 詩集《我們明天再說話》、《我和那個叫貓的少年睡過了》、《我現在是狗》、《幫我換藥》;繪本《馬惹尼》、《詩人旅館》、《老人臉狗書店》等數冊。 編譯、繪《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作品入選台灣年度詩選、散文選,獲國藝會補助數次;2020臺北詩歌節主視覺設計、不定期開辦繪本創作課;於博客來okapi撰寫繪本專欄文逾百篇。 網站:https://maniniwei.wixsite.com/maniniwei Fb/IG:馬尼尼為 manini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