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對話下的Taiwan Art】臺灣畫家受到外光派的影響嗎?欣賞廖繼春《有香蕉樹的院子》中的光與影

【對話下的Taiwan Art】臺灣畫家受到外光派的影響嗎?欣賞廖繼春《有香蕉樹的院子》中的光與影

【Taiwan Art Under Dialogue】Were Taiwanese Painters Influenced by Pleinairism? The Light and Shadows in Liao Chi-Chun’s “Courtyard with Banana Trees”

初看《有香蕉樹的院子》,我們會被紅牆、綠樹構成的畫面主基調所吸引,然而真正佈滿整個畫面的,是在樹葉、地面、牆壁上無所不在的影子。沿著影子的分布,可以發現畫家留意陰影在不同材質上的顏色、明度差異,並且隨著空氣透視遠近,漸漸提高影子的明度,同時,畫家將高彩度的紅牆綠樹安置於畫面前景,遠景則以白牆為主,而這正好與光影、透視的空間整體層次呼應。沒錯,雖然這幅作品叫《有香蕉樹的院子》,但光影才是畫中真正的主角。
廖繼春,《有香蕉樹的院子》,1928,畫布油彩,130×97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來源:林育淳、李瑋芬,《臺灣製造.製造臺灣: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5) 前言:賞析 陽光照在厚重的香蕉葉上,使葉子表面呈現淺綠、淺藍色的亮面,未被照到的部分,有時是以墨綠或黃褐色的筆觸處理。光是欣賞畫家如何處理香蕉樹葉與光線之間的關係,就足以令人流連許久。然而畫中陽...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劉錡豫( 29篇 )

台灣美術史的學徒,經營《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粉絲專頁,從事藝術與藝術史的非虛構書寫跟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