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以吟遊的插畫讀透土地的淵博─專訪種籽設計的森林品牌工法

以吟遊的插畫讀透土地的淵博─專訪種籽設計的森林品牌工法

Reading the Vast Land With Illustrations of Poetic Saunters - Interview with Seed Design on Its Forest Branding Method

種籽設計總監淦克萍提到,在與林務局合作前,其實種籽設計非常少與公部門合作,但確定與林務局合作的初始,她即是將林務局當一個「品牌」來做,「我一直都覺得和林務局的合作就是一個品牌工程。」

汽車駛入桃園復興鄉的山道,秋季熱暑的氣息隨著山嵐湧上而逐漸降溫,步入東眼山步道的登山口,除了嗅聞夾雜土地潮濕的苔癬味,更追逐著被陽光光點灑落的樹影,「森林是扎扎實實的抵達。」

看著孩童們撿拾階梯旁遺落的植物,入山和穿著白麻衣著的女子換取五葉松的發酵飲,並咀嚼剪影成香菇形狀的餅乾和蕨餅。隨著植物獵人上山辨識深山中的植物樣貌,在雨中撐起透明的蕨傘,人們自然的席地,在森林間聆聽董運昌與張作麟吉他吟唱,靜靜地搖擺。這僅僅是踏進「東眼山回森林家,環境博物館」匆匆的一瞥。

2019東眼山「回森林家」活動現場。(種籽設計提供)
東眼山「回森林家」董運昌的吉他吟唱。(種籽設計提供)

午間時光再被引入林道間的林間餐桌,品嚐由T+T所烹製的「森川食」,菜單是珍饈、海味以及在地時材的混搭,包括溪蝦和水蜜桃佐烏魚子干貝、小米與松露、伊比利豬佐山菜香料、過貓和野薑花瓣、水梨蒔蘿佐核桃醬等,在「回森林家」裡「森林」的概念是以感官的方式立體包裹,來觸碰與體驗的。

2020東眼山「回森林家」活動現場,T+T烹製「森川食」料理現場。(種籽設計提供)
2020東眼山「回森林家」活動現場,「森林餐桌:胭脂,山海醃漬食」餐桌現場。(種籽設計提供)

將林務局當「品牌」來做

「東眼山回森林家,環境博物館」幕後策畫的種籽設計,近年與林務局密切合作,企圖讓「森林」這個遙想的字眼,變成從味覺、氣味及每個毛細孔穴都可以實質觸碰—被自然撫慰的機會。種籽設計總監淦克萍提到,在與林務局合作前,其實種籽設計非常少與公部門合作,但確定與林務局合作的初始,她即是將林務局當一個「品牌」來做,「我一直都覺得和林務局的合作就是一個品牌工程。」

2019東眼山「回森林家」飲食擺設攤位。(種籽設計提供)

台灣的土地有百分之六十是森林,這些森林即是台灣人民每個人無價的資產,因此主管台灣山林的林務局,淦克萍認為其實是擁有龐大無形資產的公務單位,但如果不試圖發揚、擴大,就會對廣泛的自然資產造成逐步無形的損耗。

品牌意識所涉及的基礎就是「獨特化」與「清楚區隔」,每一項種籽設計思考的設計品項都有它的「起始」。無論是生產它的人,和土地與環境的倫理,和專業的職人在背後的支持等,每項產品的表面都可以回推他們的淵源。如果我們能從最終的產品感受到力量,都來自這些背後的前因,讓產品產生出自己獨特的語言。「獨特的語言就能夠幫助這個商品站立。活在這個產品過剩的時代,我期許自己的產品能夠緩慢的去訴說,然後用自己的姿態站立,它才可能成為一間風範的小店,成為一個可以傳講的故事。」

2019東眼山「回森林家」活動「葉收集」。(種籽設計提供)
2018東眼山「回森林家」活動入口處。(種籽設計提供)

新家庭的體驗設計:重活一次與新觀念的注入

東眼山「回森林家」還在討論企劃過程時,淦克萍便和林務局溝通,可不可能不要只是以市集裡「買與賣」的關係和民眾互動,而是有一個可以「共同創作」的狀態來溝通。這樣創造性的提問,最終也得到林務局的認可。因此「森林」的意象在東眼山成為一種被整體包裝「體驗」的方式。「我曾經讀到一句話感到認同:我們不要做知識的搬運工,應該要做體驗設計的設計師。」每個建構這項活動的細節,都因為能夠被體驗而被設計出來。當民眾進入東眼山,自然就會沉浸在環境裡,並感受到豐富的意涵,消費與滿足感也會隨後出現,山林的美好都是被打開與體驗的狀態。

東眼山「回森林家」試圖和年輕的家庭溝通新的森林體驗與意象。(種籽設計提供)

東眼山原先的環境以人工林為主,原來林道間充滿健行的長輩。但淦克萍企圖招引與這群族群不一樣的人們「入山」,包括是懂得登山穿搭並對於山林有新想像的年輕家庭,年輕的父母受過完整的知識教育,想帶著孩子接受這種有點「野」,但不會太「野」的玩法。抵達東眼山是無法隨興路過的,每一趟都是必須專程前往,專程來需要有移動的力量,但太荒野也不容易促成。淦克萍始終都希望設計品可以藉著不同的契機,觸碰新的價值與關係。

2019東眼山「回森林家」邀請小小孩來到森林。(種籽設計提供)

「以東眼山的『回森林家』為例,我其實並沒有想碰文青,想觸碰的族群就是剛做父母的人。因為你有了孩子、有了新的關係,有了新的動力思考你自己組的家庭、產生新的價值。」淦克萍試圖去和他們傳遞和自然相處新的價值,一個家庭因為有了孩子,看待生命的狀態會完全不一樣,「有了孩子,你也會重新去關注和上一代的關係,那是重活一次。而這件事對許多意義來說,都是一個天大的機會。」為了這件天大的機會,當然要有天大的準備,淦克萍試圖從這個時間點去像這樣的族群敲門,才有利團隊和新家庭、新世代溝通新的觀念。

東眼山「回森林家」讓小孩自在的體驗森林。(種籽設計提供)

產.官.學的交織:以知識含量支撐設計

以種籽設計近年和林務局合作,每年詢問度超高的日曆為例。淦克萍指出背後當然是華人對於「曆」有著特殊情感,從2018年「飲食之森」、2019年「里山動物」、2020年「木作之森」到2021年的「生命之森─種間關係」,連續四年被消費者買斷絕版的紀錄。

2018年「飲食之森」月曆。(種籽設計提供)

如何讓一件產品能不斷自我突破?她認為關鍵之一,是種籽設計目前已不再繪製沒有「指稱性」的作品了,也不會選擇背後沒有知識含量在支撐的設計。「種籽從來都不是『裝可愛』而已,缺乏知識含量設計出來的物品就只能是裝可愛,好的設計後面都一定需要知識含量。」有足夠的知識含量,就可以溝通到不同專業、不同專注的族群,「我們不一定是每個領域的專業,但我們不斷去交織更大不同領域的可能,希望內容是可以被用的,每個產品都有更好的可能性,就會觸碰到更燦爛的未來。」

2019年「里山動物」月曆。(種籽設計提供)
2021年的「生命之森—種間關係」月曆。(種籽設計提供)

將生冷「硬知識」轉化為「軟性」的圖像訴求

仔細端看種籽設計的產品,他們一直是這樣,在表面安置了輕盈不說教的插畫,但是畫面的細節卻是完全由知識含量建構出來的,「只要看得進去都是理解這些鋪陳的人,知道生物特徵就能走到內容的深處。」例如去年底和林務局、鄒族高德生長老口述編撰合作的《鄒的植物書》,以田野方式祭祀、可食、狩獵、工藝、建材等十個面向,介紹鄒族常見的植物的特性與使用方式外,書中共呈現將近數百種植物,舉凡山芙蓉、樹豆、山蘇、木賊等,每個植物背後都有鄒族的文化意義,搭配細膩、絕美的插圖。種籽設計企圖將生冷的「硬知識」,轉換成圖像與繪本,將生硬轉為軟性的訴求,而這些轉譯的工程都比想像中需要耗費的力氣,「但在這塊土地的繪製是有意義的,那不只是提供小確幸。」

《鄒的植物書》內頁。(種籽設計提供)

淦克萍認為要做好的文化內容挑戰是無所不在的,可是如果有更好的內容,品牌與產品就有辦法有更好的站立姿態,種籽設計不斷藉由這些產、官、學交織的狀態,厚實產品的內容,「就是在一片荒原裡努力扎更深一尺的根,再努力多綻放一朵花蕊,是一種自己與團隊的累積與不斷的練習。」

《鄒的植物書》。(種籽設計提供)

交織,想像新工作

種籽設計目前員工的組成,也充滿一般設計公司想像不到的職業業態,公司對外的招聘頁面招聘的職業包括:民族植物的研究者、花藝師、食物設計師等,淦克萍表示種籽的設計不以單純做鄉土的表現而滿足,需要有民族植物研究者的知識支撐,但又可以透過花藝、插畫表現擴及更多的視覺溝通方式,「如果這兩個軌道的人可以交織的話,那又會是一個新的行業。」

種籽設計團隊於東眼山「回森林家」工作現場。(種籽設計提供)

例如以植物知識研究結合花藝表現,淦克萍認為是具有意義的,美感的訓練可以促成新職業的發明,但她也認為是因為有需求存在,才會產生這樣新的職業想像。「職業一定是『供需對望』的,你需要去創造那個需求,因此我其實會在每個案子裡面把我的心願埋進去,不見得每個合作品牌都有機會可以承載那麼多的可能性與嘗試,種籽的存活很簡單,也從不缺訂單,但如果我們決定合作,絕對不會只旺盛到自己,也一定會旺盛到客戶。」

淦克萍也感性提到有些自己在工作中相遇欣賞的人,就盡可能不要讓他成爲客戶關係,用意是不要讓彼此的關係結束。因為成爲業主,大部分的設計合作案都會在拚結案,在拚「關係」的結束。一旦關係結束後,也許要再更新關係會再新擬一份合約,一旦關係到商業合作的循環裡,會有商品的標的以及商品循環的生命。而一件事如果每年都要合約更新,這樣的累積就會斷裂,因為為了生存,那樣的關係最後只會變成在完成驗收標的,「那心意呢?有沒有人容許事情可以長出來,或是有更好的孵化。」

對於幕後工作的人員與實景,淦克萍也認為插圖和設計必須被管理,通常她會以自己的美學訂出設計風格,她會精準不讓種籽傳播出去的是不美的,會盡量將暗黑的部分處理掉。雖然她仍因為一些有趣的合作案,而投入承接政府標案,但也努力不要被公共工程的時程與消耗掏洗,努力保持公司良好生產的節奏,並在自己認同的商業價值中,提出業主不曾想過的解決方案。

天上的精品,與地上的農業

種籽設計目前的業務範圍,除了設計案的承包,也包括休閒農業的推廣。回溯種籽設計創立的初始,一開始是從服務業起家,後來轉往休閒產業發展,最後再到休閒農業,因此包括農、林、漁、牧業都有一定涉獵。在這樣企業蛻變的過程,也讓種籽設計接觸了農、食的兩端。其實種籽設計另一面維生的來源,有一大部分的業務是長期累積替精品品牌企劃內容。淦克萍形容精品就像是在天上飄的,但種籽也相對做許多從土地裡塵埃長出來的企劃,「那是兩個不同的軌道的經驗。但如果交織,種籽一定可以貢獻出不同的做法。」

淦克萍認為如果產品沒有一個接近精品表現的方式件事情,那仍是一種鄉土的表現,必須抖落知識性過於強勢的部分,而這件事情到成為一個可以辨識的品牌,仍有一段很漫長的路要建構。

她透露目前種籽因積極發展農、食兩端,之前和工研院有個青草茶研發計畫即在進行中。工研院有智慧藥庫的專利,在這個關於青草茶的研究中,種籽與工研院企圖將許多植物根、莖、葉、花的複方,系統性的整理出來。這除了圖像轉化生冷的研究文字功力外,更是整個概念的包裝工法,「我會希望接近青草茶可以像走入花店一樣美的感受。」如果只是依照傳統模式來詮釋知識,不會擴散到溝通到更多的人。她強調在這個產品過剩的時代,不能只急著推銷產品,必須要販售整個概念的體驗。

種籽設計團隊於東眼山「回森林家」入口處工作現場。(種籽設計提供)

在「冒犯」中,完整人生的「燦爛」

回望種籽設計近年得到的廣泛迴響,淦克萍透露在溝通過程,她從來不害怕透露自己的無知,因為對方更會看見她的「求知若渴」,因此成全協助她完成更好的內容。此外,也在於有勇氣一次又一次的「冒犯」,挑戰合作單位過去的限制,但每次的冒犯,也都代表背後許多人的「成全」。而她始終堅持不喜歡二手的想法,對或錯總都應該是自己去體驗過,而不是透過別人的傳達來體驗,「我想要有自己對這些事情自己的看法,所以我會努力在過程中辯證與不斷練習。」

淦克萍觀察目前台灣有許多返鄉的青年農夫回鄉,她能感受到這個生產的地景一直在逐漸茁壯,會逐漸成為可被期待的生活面貌。做出成功的農業品牌,協助優質的青農能將幾個好體質的農業品牌長出來,將會是她未來最期盼的事業。也希望對環境友善、優質的農法可以成為屬於台灣的集體意識,並匯聚成為新的商業可能。

雖然種籽設計所觸及的事業,時常顛覆業界生態的常識與準則。但淦克萍自認並不是有大愛的人,但又不想人生只是藏匿起來,自己過上好日子,經濟的充盈永遠不是她認為唯一價值,「因為人生不是只要不匱乏而已,還有更多的燦爛值得追求。」

種籽設計總監淦克萍。(種籽設計提供)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