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聽見名畫的頻率

聽見名畫的頻率

「凝聽」繪畫,「觀看」音樂 芬蘭畫家卡勒拉(Akseli Gallen-Kallela)的《凱泰萊湖》(Lak…
「凝聽」繪畫,「觀看」音樂
芬蘭畫家卡勒拉(Akseli Gallen-Kallela)的《凱泰萊湖》(Lake Keitele)描繪遺世獨立的北國湖景,只有幾抹銀色的寬筆觸切斷了沉靜的湖面,表現芬蘭民間傳說中以英雄維納莫寧(Vainamoinen)的甦醒描述起風的自然現象。著名的野地聲音紀錄者華生(Chris Watson)採集了北方極地森林的自然聲響與薩米族(Sami)男子的吟唸(yoik)─這是薩米人對自然的模仿,與祖靈的溝通,更是對事物本質的詮釋─創造一個人與自然共融的場域。
Antonello da Messina《書房中的聖傑洛姆》(Saint Jerome in his Study). 約1475。©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曾以聲音裝置奪下透納獎(Turner Prize)的菲莉普茲(Susan Philipsz)則是挑選小霍爾班(Hans Holbein the Younger)的《使節》(The Ambassadors)再現人世中的政治衝突。菲莉普茲在暗喻政治與宗教傾軋的各種靜物中以象徵不和諧的斷弦魯特琴為發想,拆掉小提琴中的一條弦,將另外三條弦分別從不同喇叭傳出,而觀眾置身其中,音調時而交疊,時而分離,形成一種雖可感受卻無以名狀的不協調。
加拿大藝術雙人組卡蒂芙(Janet Cardiff)與布爾斯.米勒(George Bures Miller)則根據安托內羅(Antonello da Messina)的《書房中的聖傑洛姆》(Saint Jerome in his Study)創造一座微型劇場。鉅細靡遺再現畫中場景的立體模型雖是缺了主角聖傑洛姆,但隨著燈光變換與音樂的轉折,嘈雜的鳥鳴、雨聲、人聲與機器聲等種種環境音創造出空間與時間感,搬演了這位智者的生活痕跡。
English or French (?)《威爾敦雙聯畫》(The Wilton Diptych).約1395-9。©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作曲家穆里(Nico Muhly)將音樂作為細察《威爾敦雙連畫》(The Wilton Diptych)的方式,牽引觀眾一一摸索這件英國國王理查二世(Richard II)隨身祭壇畫中的蛛絲馬跡,從象徵理查二世的那隻頸上圈繞皇冠的白色公鹿,到政治對峙一觸即發的國王與聖人,經過圍繞聖母子的天使,終於理查二世那受時間腐蝕的家徽。緩慢神祕的古提琴音反覆不間斷,讓觀眾可選擇離去,或是重啟旅程。
Paul Cézanne《大浴女》(Bathers(Les Grandes Baigneuses)).約1894-1905。©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塞尚的《大浴女》(Bathers(Les Grandes Baigneuses))以色彩與造型創造人體與風景間某種相互呼應的協調感,原就擅長以音樂作為視覺敘事方式的名電影配樂家雅德(Gabriel Yared)讓樂音不只是流水般的絮語,還透過展覽室中四處安置而各自傳送不同樂器聲的揚聲器,為觀眾與畫中之間創造了千變萬化的感受空間。
Théo van Rysselberghe《海景》(Coastal Scene).約1892。©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而作為英國獨立搖滾天團The XX靈魂人物的Jamie xx則在比利時新印象派畫家里塞伯格(Theo van Rysselberghe)的《海景》(Coastal Scene)中見到自己的創作歷程。各自獨立卻又在觀眾眼底融成一片絢爛的點彩,正如Jamie xx的混音創作讓不同音軌最終在觀眾的耳中組構成精采的音樂。因此,近看這件畫作時,震動耳膜的是各種雨滴般的節奏聲響,但當往後站到展覽室尾端,距離提供給觀眾的,不僅是一片波光瀲灩,也是一場交響共鳴。
漆黑的展室中,音樂如燭光,為觀眾照亮了這些畫作背後精微幽妙且廣闊的詮釋空間。
Akseli Gallen-Kallela《凱泰萊湖》(Lake Keitele).1905。©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音景(soundscapes)
地點:倫敦英國國家藝廊
展期:2015.07.08-09.06
英國國家藝廊近年積極為典藏品尋找當代詮釋,如同當期展覽「音景」的主視覺設計中,音波般的多彩色帶銜接了簡約的黑白色塊,這是國家藝廊在先前嘗試用視覺、表演藝術進行古今對話後,委託六位(組)音樂家或聲音藝術家個別挑選一件典藏品進行創作,以音樂和繪畫的共鳴開創另一種可能。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使節》(Jean de Dinteville and Georges de Selve(‘The Ambassadors’)).1533。©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陳慧盈( 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