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宵,主題「屏安鵬來.光耀30」臺灣燈會在屏東,和過往相較多了相對藝術與設計成色的燈節而廣受好評,時值接任交通部長的林佳龍有感於「屏東經驗」,於是在去年4月起,研議將臺灣燈會在30年後開展「燈會2.0時代」的啟動。「燈會2.0」計畫的啟動,延攬了從世界設計之都、臺中花博辦理卓有成績的總監吳漢中,操刀交通部全面執掌美學化的有感策略,於是,今年在臺中后里森林、后里馬場、文心森林三大園區園區的臺灣燈會,便強調「五個面向」的改變,這樣成果展現,等待與民眾溝通交流和國際文化觀光的對話。
豪華朗機工曾為臺中花博《聆聽花開的聲音》裝置再蛻變新創的2.0作品《永晝心》。(攝影/吳牧青)
這五個面向,分別是:一、藝術設計導入的地景美學;二、與國立臺灣美術館(簡稱國美館)合作的科技藝術升級;三、與國際燈節的交流觀摩合作;四、永續設計與在地產業合作;五、專業籌辦機制導入。
其中,關於國美館的科技藝術升級的部署,我有另篇關於「國際光影藝術節——光之書寫」與林志明館長訪談作獨立的解析,以及,在2月中舉辦的論壇,也將帶各位讀者重點整理國際燈節的交流心得討論。其它三個面向,在今年臺灣燈節主燈區后里森林園區,時值元宵佳節點燈之際,我們先一睹為快,並快速分析討論今年燈節藝術與設計性在策展概念的優缺點於本文最後。
交通部設計美學導入緣於今年可稱為「雙主燈」的豪華朗機工與林舜龍的作品,延續自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的設計理念與場所現地精神,吳漢中表示,這是燈會史上首度由具國際地位的地景藝術家來設計,讓主燈創作理念與藝術表現有新的階段詮釋,也是燈會史最具藝術性與故事性的主燈,背後代表臺灣團結的時代精神,也有「花博種子」長成燈會大樹的故事。
以臺灣意象地景操刀設計的《森生守護.光之樹》,藝術家林舜龍透過一座近20公尺高的巨大神木形態,以其擅長處理的板片木料與鋼構為媒材,22條主結構分代表全臺灣22個縣市,以偌大板根的材質意向,汲取大地的能量向上開枝散葉。在枝頭尾端的妝點則又分生出代表各368個鄉鎮區里的368朵花苞造型花燈,枝枒間交錯著(代表2,359萬臺灣人民的)2,359片心形綠色葉片,樹梢以小燈點圈圍出的晶瑩透亮的鳥巢和三隻雛鳥,牠們的大嘴啄造形則像是預準接住母鳥銜來的食物。公鳥則是「臺中市市鳥」白耳畫眉,呈現在地生態鏈的地方精神。
藝術家林舜龍以臺台灣意象地景操刀設計的《森生守護.光之樹》,他期盼透過作品,可以在森林般的公園看見臺灣生態和生命力的美好,讓民眾藉由五感體驗看見動物昆蟲、巨木花朵,感受到繆思精靈般的森林遊行國度。(攝影/吳牧青)
林舜龍表示,他期盼透過作品,可以在森林般的公園看見臺灣生態和生命力的美好,讓民眾藉由五感體驗看見動物昆蟲、巨木花朵,感受到繆思精靈般的森林遊行國度。在試燈前,藝術家也和林佳龍部長與吳漢中等人,在為當前世界彌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不安情緒裡,高喊「臺灣加油!」這個互動裝置,會藉由聲波音量的感應,讓主燈作品內的白色大氣球徐徐降落接觸到觀看民眾,再冉冉升起。
「林老師的《光之樹》,和豪華朗機工曾為臺中花博《聆聽花開的聲音》裝置再蛻變新創的2.0作品《永晝心》,是燈會最高的地標,它們的意義就代表師徒(林舜龍和豪華朗機工的張耿華曾是淡江高中時期的師生關係)二度交手共創的美談,也代表了臺中精密機械、數位製造、建築產業與藝術共創精神的再次合作,持續創造臺灣大型節慶活動的藝術對話。」吳漢中特別強調,這也是臺灣近年推展公共藝術地景的一個重要面向,思索藝術作品如何逐步邁向永續作品的可能。
豪華朗機工《永晝心》。(攝影/吳牧青)
展期每天晚上8點,《光之樹》都將串聯《永晝心》,透過燈光秀展演進行跨作品的雙主燈對話。
《永晝心》在經過光設計的重新打造白色材質,讓原先大紅色略顯塑膠感的裝置,更具內斂而多樣態呈現可能。
展期每天晚上8點,《光之樹》都將串聯《永晝心》,透過燈光秀展演進行跨作品的雙主燈對話。(攝影/吳牧青)
檢視「燈會2.0時代」的藝術表現,在「藝術創新燈區」較能一見其藝術性端倪,在這個展區主題呼應《光之樹》的梗概,環繞「森林」、「精靈」、「人」三個角色,邀請15位包含裝置藝術、紙雕、織布、植物創作、服裝設計、科技互動等領域藝術家,在此燈區創作13座藝術燈藝裝置。
知名裝置藝術家游文富《有天森林掉下一塊起司——鼠來堡》,是藝術燈區一個打卡熱點,相較他過往常作的大片竹編地景,這個作品刻意造形為巨大如乳酪塊的樣貌,讓原本彈性柔軔的媒材結構,有了堅軔龐大卻通風輕盈的量體。游文富另外的傳統好戲白色竹海,也搭配了去年因集集車廂設計事件而慨然贈送臺鐵石虎設計的插畫家莫洛措娃(Katya Molodtsova)的石虎花燈,別有一番幽默自省的意趣。
游文富《有天森林掉下一塊起司——鼠來堡》,是藝術燈區一個打卡熱點。(攝影/吳牧青)
游文富另外的傳統好戲白色竹海,也搭配了去年因集集車廂設計事件而慨然贈送臺鐵石虎設計的插畫家莫洛措娃(Katya Molodtsova)的石虎花燈。(攝影/吳牧青)
去年也在臺灣燈會操刀副燈的紙雕藝術家成若涵,去年是古城門意象而民俗鮮豔的,今年的《果實味道——萬花國裡的萬花果》則搖身一變現代主義立方體結構裝置,宛若也似豪華朗機工的《永晝心》大球體從鮮麗到白色簡約的改變。這個作品除了一樣有成若涵富有插畫童趣質感的線條,也透過作品解構向量的觀看模式,賦予萬花筒般的角度。
成若涵《果實味道—萬花國裡的萬花果》,作品除了一樣有成若涵富有插畫童趣質感的線條,也透過作品解構向量的觀看模式,賦予萬花筒般的角度。(攝影/吳牧青)
楊偉林的三件式作品《水之森林——坐獸.卷雲.環舟》,則展現金屬雕塑的多面性,鏤空透視、裝幀、柔軟的書法作字,呈現一個有如小個展般的概念作品系。賴建源的《希望種子》,則以LED燈管的IC互動控制裝置為主體,並透過上下鏡面的折射與民眾的手機互動設計,投射參與民眾的留言和祝願文字。知名服裝設計師覃康寧也參與了此燈區的創作,《謬思精靈》以木作結構為支撐體,再透過其擅長的布面媒材造形成裝置作品。
楊偉林的三件式作品《水之森林——坐獸. 卷雲. 環舟》。(攝影/吳牧青)
賴建源《希望種子》。(攝影/吳牧青)
這一屆臺灣燈會也特別以「預告展區」的方式,在藝術創新燈區的後方,接壤預示了「2021年臺灣燈會在新竹」的小燈區,藝術家姚仲涵《光電獸——路徑》和曾參與英國倫敦金絲雀碼頭冬季展及德國柏林燈節的「有用主張」團隊《逐夢飛翔》,前者打造以聲音燈具互動的科技燈區,以講話或拍打聲響即可引發的路徑周圍的燈光發亮,後者則以童年回憶「紙飛機」為主題,懸掛多架閃爍的燈光紙飛機。
姚仲涵《光電獸——路徑》。(攝影/吳牧青)
德國柏林燈節的「有用主張」團隊《逐夢飛翔》。(攝影/吳牧青)
覃康寧《謬思精靈》。(攝影/吳牧青)
我和一位資深的藝術機構工作者,站在偌大的《永晝心》裝置下,討論了若干關於「燈會2.0」宣示的臺灣燈會藝術設計化的效果與成敗。我們有著共同明確的感受是:主燈如《永晝心》這樣的作品已是巨大亮點,然仍可見高度色彩雜亂的傳統燈會包袱,這讓夜間的視覺感受在看似廣大的園區裡,仍造成優秀作品在觀看上的干擾和折損,至為可惜。於此同步呼應的,也可見於強調「光環境改造」的新政策,在實踐上仍有諸多若干的窠臼,像是五顏六色的燈光,讓原本立意良好貼地而設的光造景步道也顯得有幾分凌亂感。
燈光角度已有改善,但仍顯過度五顏六色的光環境。(攝影/吳牧青)
至於,藝術新創燈區在作為主燈展區的后里森林園區,雖展出了許多「白天看也美」的藝術裝置,但總面積不到該園區的15%,除了顯得仍屬裝點性質之外,作品與作品間距過度擁擠,雖然在臺灣燈會的大量觀眾設計考量,或許包含了因為眾多人群在光線的遮擋,但燈光作品深懼彼此的干擾之外,藝術和設計在臺灣燈會仍是顯得小家碧玉。 相較之下,去年屏東的藝術性作品有著較為空曠的展區,燈會五大重點的「專業策展的導入」也許仍受制在各種傳統燈會結構的限制,顯得力有未逮。
誠然如此,今年在臺中舉辦的臺灣燈會仍看得見其滿滿的誠意,無論是迎賓廊道的設計,或是逐漸講究友善使用者的視覺系統建立,甚至作為力圖國際化和在地新品牌的文化展演競爭感,這些面向都是過去較為罕見的進步。
時值防疫時節,主辦單位有了去年燈節大量交通輸運的經驗,因應部分對大眾運輸可能有疑慮的參觀民眾,也安排了充足的短程接駁車,供予各地觀展民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