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鬼月特輯前導】林間影徊六十載:台語電影中的民間奇譚與靈異鬼話

【鬼月特輯前導】林間影徊六十載:台語電影中的民間奇譚與靈異鬼話

過去,在台語電影風行的時期,故事題材越趨豐富多變,其中一部分的劇本類型主要來自奇聞奇案與社會新聞改編。此類作品極受觀眾歡迎,以鬼魅、恐怖、奇案事件為主題的台語片作品在1957年更是大舉進攻電影院。
「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
——《禮記.祭義》
台灣日日新報社於1921年出版民俗學者片岡巖(Kataoka Iwao)的《台灣風俗誌》中,記載了台灣鬼的分類,其中關於女性死後化成的鬼,包括少年婦人鬼(青少女死後變成)、枉死婦人鬼(含恨而死的女人),而後者更是台灣民間奇案與鬼故事中最常出現的類型。其中最著名的角色如清末台灣四大奇案(註1)中的李昭娘(林投姐)、陳守娘、月裡(《周成過台灣》中負心漢周成的元配)。這些源自清末的奇案或鄉里傳說多年來也為歌仔戲、唸歌、電影、廣播,甚至在家庭電視時代以帶狀戲劇節目等方式持續傳遞的主題之一。
《林投姐》於1956年8月31日《聯合報》。(© 開放博物館)
在上述台灣著名的民間故事中,關於林投姐的相關記述最早出現在1921年的《台灣風俗誌》,但當時的內容僅簡單描寫林投姐死後鬼魂在樹林間遊蕩,主要角色皆未有指名;而故事背景位在台北大稻埕,因情節相近(皆為負心漢棄家、妻子含怨死去化為鬼魂復仇)而與台南林投姐有「南林北周」之稱的《周成過台灣》,最早的文本故事紀錄則是1927年以《台北奇案》為名的歌仔戲。(註2)在《台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一書中,作者陳秀華提及這兩個女鬼渡海報仇的故事(李昭娘從府城到唐山、月裡則是從泉州到大稻埕)反映了當時移民來台的真實狀態,「若不是當時政治環境如此,政策海禁的關係,也許來台的移民水準不致如此惡劣。清末政治腐敗,將台灣割據給日本,割據剛發生的時候,台灣幾乎進入無政府狀態,土匪當道,老百姓人人自危。尤其女性更容易遇當危險⋯⋯」(註3)在艱困的社會環境與父權體制的壓迫下,女子受屈不得善終,但故事裡的她們化作厲鬼,反而成為了唯一可以獲取力量、彰顯主體的方法。
《火葬場奇案》於1957年12月1日《聯合報》。(© 開放博物館)
1956年,林投姐的故事首次登上電影銀幕,當時由唐紹華執導的台語電影《林投姐》以「本省故事.本省演員.本省攝製」為廣告主打,由著名歌仔戲哭旦愛哭眛主演。在當年8月1日《聯合報》的「談影」單元文章〈林投姐〉裡,作者白濤寫道:「⋯⋯『林投姐』在國語片青黃不接、台語片風起雲湧畸形發展的如今,應運趕出而上演了(⋯)劇情好壞猶在其次,最主要是將符合觀眾興趣的舊題材,做成初步導入新興藝術領域的條件。」白濤描述的時代,指的是在《林投姐》上映前一年,台灣方才迎來台語電影創作的輝煌時刻,在自製台語片開始被大量生產、電影題材收集若渴的1950年代,林投姐的故事立即因其廣為人知的內容被納入劇本之列,而在那個歌仔戲電影類型仍廣受觀眾歡迎的階段,該片採取演唱並顯的結構,由周藍萍(曲)、仰光(詞)特為這部電影譜寫,囊括七字哭、都馬調、乞食調、台灣民謠等唱曲模式的八首插曲:〈哭靈〉、〈嘆身世〉、〈盼郎歸〉、〈乞食調〉、〈哭訴詞〉、〈尋夫曲〉、〈哭蒼天〉、〈林投花謝萬古情〉,如今看來也幾乎像是當時台灣四大奇案的某種集體註腳。
《郭素月棺中產子》於1958年3月28日《聯合報》。(© 開放博物館)
林投姐的故事在這部台語電影中首次演出之後,1967年10月台語小生暨導演傅清華與四海公司在社子一家已歇業的戲院中搭景拍攝彩色國語片《林招娘》,據當年10月28日《經濟日報》報導,這部電影最初片名為《冤魂不散》,原訂由金玫主演,但當時金玫正忙於東部與南部的隨片登台,女主角便改請張清清擔任,男主角為當時甫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歐威。1967年底《聯合報》在電影殺青前刊出文章表示該片又再度改名為《林投姐》,並提及劇中有一場在八里拍攝、動員千人的廟會場面,文章最後指出:「該片雖尚未完成,但美洲及越南版權已經售出,星馬版權亦正在洽談中。」但這部在報導裡看似精彩可期的作品後續未見更多相關資料,無法確定最終是否在影院中順利上映。電影版的林投姐接下來在1979年由楊道導演,柯俊雄、楊麗花主演的版本中繼續以台語演出,在1998年丁善璽導演的國語電影版本中,則是將原先林投姐自縊的情節改為遭人殺害懸吊林投樹上,藉此強調主角命運的悲哀與無奈。
《瘋女十八年》於1957年1月6日《聯合報》。(© 開放博物館)
《萬華白骨事件》宣傳小冊,由國家電影中心典藏。(© 開放博物館)
《萬華白骨事件》宣傳小冊,由國家電影中心典藏。(© 開放博物館)
《萬華白骨事件》於1958年1月17日《聯合報》。(© 開放博物館)
在台語電影風行的20多年間,故事題材越趨豐富多變,其中一部分的劇本類型主要來自奇聞奇案與社會新聞改編,如前述的《林投姐》以及榮登1956年全台票房第四名的《周成過台灣》、改寫自府城真實故事的《運河殉情記》。此類作品極受觀眾歡迎,以鬼魅、恐怖、奇案事件為主題的台語片作品在1957年更是大舉進攻電影院,如改編自西港真人真事的《瘋女十八年》、改編自日治時代真實事件的《基隆七號房慘案》、香港導演梁啟夫在台第一部電影《火葬場奇案》、描寫台灣1930年代兇殺案的《萬華白骨事件》等。相較於1960年代部分國語恐怖片自中國古典文學(如《聊齋》、《太平廣記》)取材的方式,當時這些緊貼地氣的台語片素材或許更為貼近當時觀眾的生活。

註1 指1972年國峰出版社《台灣四大奇案》所收錄故事,而在唸歌說唱系統中則有不同組合,如在楊秀卿的版本中,四大奇案為:林投姐、二林奇案、彰化奇案、運河奇案。
註2 何敬堯,《妖怪台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台北:聯經,2017,頁453。
註3 陳秀華,《台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台灣東販:2018,頁189。
林怡秀( 13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