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京都好博學!」:重探台日殖民現代性與文明開化的發展軌跡

「京都好博學!」:重探台日殖民現代性與文明開化的發展軌跡

現今在享有民主自由的當下,終於能漸次地在不同政治與歷史的各種文化脈絡中,重新構築自我的文化主體性,而本次的「京都好博學!」透過梳理館藏的形式,重新反思西洋框架下的文明開化以及從中衍生出的「殖民現代性」對台日兩國的深遠影響。
日本作為亞洲最先接受現代化洗禮的國家,西式體制的大學教育在此的發展過程,就是文明開化時代的一個縮影與見證,而當時的大學博物館即發揮了記錄與典藏相關文物的重要功能,內容可以是學術研究或田野調查蒐集而來的物證、或者是課堂教學中的教具與學生的課堂習作等等,進入博物館成為館藏或歷史檔案之後,又成了後世窺見過去發展足跡的重要文物。
12月15日,於北師美術館開幕的「京都好博學: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特展」便集結京都當地大學博物館聯盟的多名成員,藉由館藏的展出與交流,透過三個主題:「大學講堂」、「京都生活」、「異地探索」呈現兩百餘件類型多樣的文物,除揭示了京都千年豐富的文化底蘊外,「異地探索」一單元更針對當地各大學收藏的「台灣史料」進行研究與策展規劃,期冀以多方觀點開啟台日間帝國歷史與殖民現代性議題的討論。
「京都好博學!」展覽現場二樓。(黃宏錡攝影,北師美術館提供)
在展覽二樓「大學講堂」的單元中,展出了京都當地的大學在過去舊時代使用的教學器具,這些文物展示在當下看來,幾乎可算是各種日本現代性科學技術發展與視覺傳播設計教育的縮影,例如當時的「圖案設計」(平面設計前身)教育者與設計師除了從西洋攝取新的觀念養分與技術外,也積極將自我文化的元素融入其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視覺圖像,例如,京都市立藝術大學藝術資料館便提供了當時作為教學素材的《平安朝初期神像的服飾(第四髪風)》以及《本邦風俗圖(第七冠帽上衣等)》等,就把平安時代與推古女帝在位期間(大化革新時代)的裝束透過現代性視覺圖像設計的形式重新詮釋並用於教學用途。
谷口香嶠(1864-1915)、猪飼嘯谷(1881-1939)《本邦風俗圖(第七冠帽上衣等)》,紙本、設色 ,163.6×77.4cm,京都,1909。(京都市立藝術大學藝術資料館典藏,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提供)
江馬務 (1884-1979)《平安朝初期神像的服飾(第四髮型)》,紙本、設色,132.5x65cm,京都,1917。(京都市立藝術大學藝術資料館典藏、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提供)
延續此平面設計的範疇。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即展出當時教師從歐洲帶回作為教學示範的海報,在平面設計與廣告的概念剛於日本萌芽的當下,教師以及學生們透過臨摹、解析各種視覺元素,後來也造就出充滿日本風味的海報設計,一些身著和服的女性圖像,除了表現出自我獨有的東洋風情之外,也見證了日本本土元素在圖文傳播設計的初始起點,到當代甚至也成了某種復古風情的符號標誌,常見於不同的創作設計中。而這樣的圖像元素其實也在戰前仍屬帝國領土的台灣中出現,例如過去由知名藏家林于昉主持的秋惠文庫,即收藏了為數眾多戰前的台灣糖業與烏龍茶外銷的平面設計,其中收藏的一件《Formosa Oolong tea 》,就出現身穿和服的女子與茶園的結合,亦為當時的日治台灣留下了多文化混雜的視覺結晶。
「京都好博學!」展覽現場地下一樓。(黃宏錡攝影,北師美術館提供)
而在地下一樓的「異地探索」展場中,首先,最能抓住目光的是嵯峨短期美術大學附屬博物館,另由畫師臨摹繪製於清領時期,台南大觀音亭興濟宮正門右側的門神「秦叔寶」的習作,底材使用與原寺廟門板相同的杉木,繪畫基底與技法亦同於清代古法。接著京都大學田野調查科學研教育研究中心收藏的《臺灣實驗林植物調查報告第一預報1931植物調查》亦是另一個最具吸睛力的亮點。當時京都帝國大學(京都大學前身)於1909至1945年間,於高雄六龜地區設置「海外演習林」(實驗林),主要研究金雞納樹、相思樹、台灣赤松、桂竹、刺竹等熱帶樹種,植物學家沼田大學亦在此研發出「京大式栽培法」降低金雞納樹之成本,以求更有效提煉預防瘧疾的藥物奎寧。而當時的影像紀錄,亦邀請當代藝術家高重黎提供技術協助與顧問,從數位化的歷史檔案,重新製作成攝影幻燈片模式,透過數位與類比媒介交替的轉換狀態,探討不同理念思維下的殖民圖像。
台灣實驗林植物調查報告第一預報 1931 植物調查〈學生實習植物調查報告〉內頁,紙、墨、照片,28×21.5×3.5cm, 1931。(京都大學田野調查科學教育研究中心收藏、京都大學研究資源檔案中心提供)
台灣實驗林玻璃乾板影像(數位化後以幻燈片放映)《マガ蕃社にて頭目の子供資料番号ガラス》乾板台湾2-18,管理番号M2015012111511822499。京都大学台湾演習林ガラス乾板写真資料,1930年代。(京都大學田野調查科學教育研究中心收藏、京都大學研究資源檔案中心提供、展出幻燈片投影機由藝術家高重黎提供)
從國際競爭時期的荷蘭、鄭氏政權,至長達兩百多年的清帝國治理、隨著殖民現代性浪潮進入福爾摩莎的日本帝國,再到二戰後以中華民族意識統理台灣的外來政權,直至現今享有民主自由的當下,終於能漸次地在不同政治與歷史態勢的各種文化脈絡中,重新構築自我的文化主體性,而本次的「京都好博學!」則由台灣北師美術館與日本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兩者,共同針對戰前帝國時期下的台灣與日本,透過梳理館藏的形式,重新反思西洋框架下的文明開化以及從中衍生出的「殖民現代性」對台日兩國的深遠影響,未來這樣的研究與思考形式相信亦可擴延到各個時期,包括與台灣原住民擁有緊密文化連結的太平洋南島語系國家、歐陸的荷蘭、西班牙等等,將土地脈絡下流傳的不同血緣作為積極交涉的對象,一個更具混血特性的台灣主體文化也才能有多元想像的途徑。
豐原國周(1835-1900)《 和藤內(國姓爺之戰)》紙本、木板,含框尺寸 54.3x93cm,江戶,1890。(京都造形藝術大學藝術館典藏、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提供)

《京都好博學!》UNIVERSITAS

展期:2018.12.15-2019.02.24
地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MoNTUE北師美術館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陳飛豪( 114篇 )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藝術創作上則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目前以寫作與創作並行的形式在藝術的世界中打轉。曾參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著有《史詩與絕歌:以藝術為途徑的日治台灣文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