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與藝術不期而遇:香港白立方畫廊展覽「邂逅」

與藝術不期而遇:香港白立方畫廊展覽「邂逅」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症打亂了藝文業界的各項部署,除原訂於3月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Hon…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症打亂了藝文業界的各項部署,除原訂於3月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Hong Kong),不少藝術展覽和活動都宣布延期或取消 。疫情下仍能舉辦的藝術展覽,包括香港白立方畫廊(White Cube)的「邂逅」。展覽分別於中環的畫廊空間和尖沙咀的K11 MUSEA平行舉辦,呈現 15位藝術家繪畫、裝置、雕塑等多種形式的作品,探索各種創作媒介與文化背景之間的交集和邂逅。
從藝廊空間三個展廳的規劃,可以清楚看到策展團隊致力呈現不同藝術家作品的相互對話。畫廊底層空間展示幾位歐洲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包括英國當代雕塑大師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作品。葛姆雷的藝術創作關注人在空間、時間中的存在狀態,讓觀眾重新思考我們身體與環境的關係。葛姆雷的雕塑《STATION XVII》(2012)延續他對身體與空間關係的探索,以建築結構形式重現人體形態 。而新作《PACK》(2019)由聚合的鑄鐵方塊組成。一個一個鐵鏽滿布的方塊,令人聯想起組成電腦數位影像的小方塊(pixels)。這個另類的人體構造概念,顯示出在這個愈來愈數位化的世界,身體與科技的鬥爭和共生。
「邂逅」展覽現場。(白立方畫廊提供)
此外,與葛姆雷雕塑創作同場展出的,還有德裔藝術家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的 《Der Gordische Knoten》(2019)。基弗的新作以古希臘傳說故事「戈耳狄俄斯之結」為題,根據傳說,這個結在繩結外面沒有繩頭,因此無法解開。亞歷山大大帝見到這個繩結之後,拿出利刃將其劈為兩半,解決了這個問題,寄喻非常規的問題只可用非常規的方法解決。基弗以古希臘傳說作引,在畫布上以扭曲的枝節、零散的古代北歐符號,將現代超弦理論及古代歐陸文明相結合。而基弗解釋,《Der Gordische Knoten》嘗試探索「已知的宇宙和物質形式的基本相互作用」。各種探索生命、存在和自身空間的藝術實踐,成為整個展覽觀念中最為明顯的對位旋律。
拾級而上,在畫廊一層展廳中,一組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展示她們在抽象藝術和前衛實驗的不同探索。當中,美籍藝術家薩拉.莫里斯(Sarah Morris)的作品,顯示她對城市與社會的深層思考。其作品《April 2016 (Abu Dhabi)》(2016)以絢麗的色彩、簡單的形狀構圖,描繪藝術家在阿布扎比時觀察到的月相變化。莫里斯的畫作與其影像創作有密切相關,記錄她對當地社會和城市面貌的印象。 同時展出的,還有匈牙利藝術家朵拉.莫里(Dora Maurer)一系列抽象創作。莫里在平面畫布上,運用幾何形狀和交疊的色彩組合,營造出漂浮在空間中的立體感。雖然這兩位藝術家在截然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中創作,她們的藝術作品卻反映出相近的探索與追求。
「邂逅」展覽現場。(白立方畫廊提供)
展覽觀念的一條中軸,是以不同媒介呈現藝術家各自的意念與記憶。來自黎巴嫩的95歲美籍藝術家伊黛爾.阿德楠(Etel Adnan),以充滿活力的色調和幾何塊面,在畫作《Untitled》(2015)展現她記憶中加州塔瑪爾巴斯山國家公園的明媚風光。與其相鄰的另一件作品《La Bleu J’adore NO.5-Nature》(2019)由中國藝術家周力(Zhou Li)繪製。來自傳統藝術世家的周力,以書法線條入畫並融合當代抽象元素, 表現出糅合東西方文化的美學概念和創作語彙。這些關乎意念與記憶的藝術實踐,將過去與當下,傳統與前衛,以及不同藝術元素作聯繫,建構出深層次的文化交流和對話 。
在展廳中央,美籍藝術家維吉尼亞.奧文頓(Virginia Overton)的裝置藝術《Untitled》(2016)透過雙面鏡映照出其周邊的環境。來自物質世界的大理石塊與鏡像反射緊密連接,真實與虛幻世界互相交疊,挑戰觀者和藝術家對於現實與虛幻間的感知閾限。《Untitled》與展場中相鄰作品間產生的視覺交集,為觀者提供一個互動的交流現場, 針對作品間之的平衡與歧義性,提出討論和思索的空間。
而在另一個展覽空間,來自不同世代的英國藝術家的作品,開展出一系列互相交疊的視覺敘事。凱里斯.懷恩.埃文斯(Cerith Wyn Evans)的黑色吊燈裝置《In Praise of Shadows》(2009),受日本唯美作家谷崎潤一郎所寫的《陰翳禮讚》啟發,在黑暗與光明的永恒衝突中探求矛盾美學。黑色吊燈的燈泡時明時暗,在光與暗的交替中,完成有節奏的對話。 觀眾投在牆上的影子也隨燈泡的光暗變化,整個空間恍似處於一個虛幻迷離的狀態 。
在吊燈裝置的對面,達倫.阿爾蒙德(Darren Almond) 的新作《Yozakura Rain》(2020)同樣受日本藝術美學所啟發。阿爾蒙德以日本20世紀「新版畫運動」領軍人物吉田博(Hiroshi Yoshida)的《夜樱之雨》為題,在平面上以金屬數字,為緋夜櫻雨創作出全新的表現方式。與其相鄰的另一件作品《Real Feelings》(2018),由來自倫敦的39歲藝術家埃迪.皮克(Eddie Peake)創作。皮克以鮮豔的壓克力顏料,在鏡面上表達出個人情感的重量。顏料與鏡面反射的交織轉換,讓皮克的作品有多重的詮釋空間。來自不同世代的英國藝術家的作品共處一堂,展現不同創作脈絡所衍生的各種藝術實踐。
「邂逅」展覽現場。(白立方畫廊提供)
白立方的「邂逅」展覽,從中環的畫廊空間,延伸至尖沙嘴的K11 MUSEA。美籍藝術家西斯特.蓋茨(Theaster Gates)和來自加納的伊伯翰姆·馬哈馬(Ibrahim Mahama)是K11 MUSEA 空間的兩位主角。蓋茨的新作《Afro-Ikebana》(2019)由青銅雕塑、大型釉面陶器和日本榻榻米組成。作品名稱「Afro」和「Ikebana」二字,分別代表非裔美國人文化和日本花藝傳統,以獨特的角度探討民族性、文化刻板印象等議題。
「邂逅」展覽現場。(白立方畫廊提供)
與蓋茨作品同場展出的,還有馬哈馬的《Zizaach》(2016)。馬哈馬將加納社區中隨處可見的麻布袋,轉化成一件裝置藝術作品。麻布袋原產於東南亞地區,由加納進口以用作運輸可可豆到全球各地。馬哈馬的作品,反思全球化對世界經濟、文化和藝術的影響。各種地域與文化出乎意料的邂逅,進一步延展至作品與空間多元而交疊的關係之中,產生一系列互動和對話。
白立方的藝術展覽證明了藝術作品的流通屬性。在各種藝術實踐與創作媒介之間,存在巨大的交流空間, 作品與空間的交集、與觀者的互動,以至作品之間的交流和對話,交織出每場獨一無二的邂逅。白立方的「邂逅」展覽於中環畫廊空間展期至5月9日,而在K11 MUSEA的展示項目的展期則至5月31日,而白立方策展團隊亦談到, 中環的藝廊空間在5月中旬將上演另一場不同藝術家的「邂逅」展覽。

邂逅 – K11 MUSEA X 香港白立方

展期:2020.03.17-05.31
地點:K11 MUSEA

 

陳承焜( 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