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陳芯宜導演《無法離開的人》抱回第79屆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大獎

陳芯宜導演《無法離開的人》抱回第79屆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大獎

“The Man Who Couldn’t Leave” Directed by Singing Chen Wins “Best of VR” at 79th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國家人權博物館委託導演陳芯宜執導虛擬實境(VR)電影《無法離開的人》,10日勇奪今年第79屆威尼斯影展「沈浸式內容(Venice Immersive Competition)」單元最大獎─「最佳VR體驗獎」。導演陳芯宜在領獎時說,感謝臺灣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支持,與團隊歷經近二年的努力拍攝,成就這部講述臺灣1950年代,那群秉持堅信的價值而勇敢起身反抗政府威權者的影片,「希望透過這部作品讓他們的精神永存」。
《無法離開的人》劇照—被帶走的受難者。(文化部提供)

第79屆威尼斯影展於台灣時間11日凌晨公布得獎名單,導演陳芯宜以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為題的VR新作《無法離開的人》,從來自世界各國頂尖的30部VR作品脫穎而出,勇奪沉浸式內容單元(Venice Immersive Competition)的最佳體驗大獎(Best Experience),也是該單元的最高榮譽。導演陳芯宜在頒獎典禮上激動表示:「我要感謝威尼斯影展以及評審給予我們這個獎項肯定,在過去的一週裡,我們在與其他團隊的交流中也學習到很多。」在頒獎典禮上,陳芯宜特別謝謝台灣的國家人權博物館,讓她得以開啟了這段旅程,也謝謝所有的演員與工作人員,「這支影片想嘗試破VR的限制,我們做了很多努力與嘗試,能走到這裡,對我與整個團隊來說非常重要。謝謝VR技術總監全明遠、製片宋沁諠、監製林仕肯兩年從頭到尾一起努力,我們做到了。」最後更是感性表示:「這部VR是關於台灣1950年代為理想與自由犧牲的前輩,是這些死去的前輩帶給我們力量,我們會繼續把這個精神延續下去。」評審表示,這次入圍的作品範疇很廣、很新,花了非常久的時間討論及辯論才選出本次的得獎名單,可謂競爭非常激烈。

陳芯宜導演在威尼斯的頒獎台致詞。(文化內容策進院提供)

《無法離開的人》為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委託導演陳芯宜與行者影像文化有限公司,以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經驗為題創作,這樣的議題能在國際舞台上被看見,著實意義非凡,第一時間人權館館長得知得獎訊息後也表示:「讓臺灣人權的價值躍然於國際,不僅臺灣被看見、臺灣白色恐怖的獨特人權價值亦為更多人所知曉。謝謝陳芯宜導演以及所有製作團隊,還有曾經協助過的每個人,與國家人權博物館一同製作出如此高品質作品。作為亞洲第一座以國家層級、在威權統治不義遺址上打造的人權博物館,日後也將繼續致力於保存過去的傷痕歷史、聚焦當代人權議題與推動國內外人權發展。」而監製林仕肯跨海得知得獎訊息也表示:「一段被許多台灣人民遺忘的歷史,能夠呈現給世界的觀眾,並獲得評審的肯定,最重要的是,讓民主的價值能更被重視,身為台灣電影人的我,感到非常驕傲。」

《無法離開的人》結合國內多位專業學術人士、藝文團體協力共同產製完成。劇情以1950年代綠島白色恐怖為背景,全片運用3D 8K高畫質VR360技術拍攝,將多位政治受難者的生命經歷,運用沉浸式的VR科技,讓觀賞者深入其中,喚起對白恐歷史的共感。該片由林鉅、許時豪、黃姵嘉、潘麗麗、陳家逵等人主演,戴上VR頭顯,觀眾置身在綠島人權園區的「新生訓導處」蠟像展示館,政治受難者坤伯正述說著當年的情景與難友阿青的故事。融合多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經歷,以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穿越歷史與時間,並藉由VR沉浸式體驗,期待喚起不同世代對這段歷史與人物的共感。而主演之一的許時豪在片中飾演一名知識型的政治犯,為了貼近角色做足了功課,包含讓自己曬太陽、瘦身、並做許多勞動的工作,讀了很多文學作品以及練習講台語等。「因為疫情延拍,我就有更多的時間去為這個角色做功課,同時身兼這部片的選角指導,謝謝導演在跟我一起看了這麼多演員後決定選擇我,受寵若驚,參與這部片的過程非常愉快,希望這部作品可以繼續去很多很遠的地方,讓更多人看到。」

文化部表示,本屆臺灣VR作品再次於威尼斯影展創下佳績,也是繼2017年黃心健導演以《沙中的房間》獲獎後,臺灣電影再度闖進影展VR競賽單元抱回獎項,足見臺灣電影產業與科技藝術達國際水準,更展現臺灣源源不絕的文化內容創作能量。

臺灣 VR 作品《無法離開的人》榮獲威尼斯影展沉浸式競賽最佳體驗 (Best Experience)大獎。(文化內容策進院提供)
ARTouch編輯部( 170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