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矚目的秦始皇帝陵2號兵馬俑坑,再次啟動發掘!考古隊於2號坑局部試掘後,得知該坑是地下巷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築,平面呈曲尺形,建築方法和結構大致與1號坑相同。試掘時出土224件陶俑、11乘戰車、96匹陶馬及眾多兵器,並整理出多處珍貴遺跡。根據本次試掘與前次發掘的情況綜合分析,推測2號坑可能會出土木質戰車、陶質車士俑、拉車陶馬、騎兵俑、陶鞍馬和步兵俑及金屬兵器,未來成果頗令人期待。
秦始皇陵二號坑中的兵馬俑。
2號坑的面積約為6000平方公尺,比1號坑小,卻是整個兵馬俑坑的菁華所在,內有跪射俑、立射俑、騎兵陣、車陣等。在軍事布陣方面,有由跪射俑和立射俑組成的弩兵陣,64輛戰車組成的車陣,戰車、步兵和騎兵聯合組成的長方陣和騎兵陣,上述四種小陣結合一起,成為一大型軍陣。古代兵書稱其為「前角後犄」的曲形陣,陣中有陣、營中有營,合起來戰力強大,分開又能獨立作戰。該坑車、步、騎三兵種混合編組,亦是在研究軍陣方面的另一重要發現,反映古代「易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厄則多其弩」的戰術思想。騎兵小陣則發現108騎兵,是中國考古史發現時代最早的騎兵俑群,證明秦代騎兵已是裝備齊全的獨立兵種。 更引人注目的是,此次新發掘的探方及其周圍1100平方公尺的區域,埋藏著一支秦代特種步兵──弓弩手,由跪射俑、立射俑組成的「弓弩步兵方陣」,陣中共332個弓弩手,包括160個身穿鎧甲的重裝跪射俑、172個身著戰袍的輕裝立射俑。在這些跪射俑旁,則有銅鏃、銅劍鞘頭等兵器,表明它們當時是執弓和佩劍者。
與1號坑相比,2號坑出土的兵馬俑種類大幅增加,且依兵種屬區分為弩兵、車兵、騎兵等。不同兵種按照不同區域放置,為四個相對獨立的單元,錯落變化、各不相同,全坑構築布局也與之相應,之間有分合、有聯繫,呈現錯綜複雜的軍事陣型。
在始皇陵兵馬俑坑,備受關注者還有彩繪跪射俑。該區發現保存較好的彩繪陶俑共19件,其中有九件跪射俑、兩件立射俑,還有一件罕見的蹲跪式綠臉俑。綠臉俑除頭髮、鬍鬚、瞳孔為黑色,臉部全是以石綠顏料塗成。出土時有的陶俑作原姿勢蹲跪、有的陶俑安詳倒臥著、還有的陶俑埋在土裡,形象生動逼真,色彩鮮麗令人眩目。都是秦兵馬俑雕塑藝術的代表作。
專家在分析彩繪紫色顏料時,當中還發現具有一種合成物質──矽酸銅鋇,這是20世紀(1980年代)今日科學家在研究合成超導體時偶然所獲得的副產品,迄今在自然界尚未發現。如今卻在彩繪兵馬俑上發現這一化合物,證明了2200多年前,秦人或許掌握了某種人工合成的技術,可謂科技史奇跡。
至於其他方面的收穫還有:往昔認為獨輪車始於西漢,但此次發現獨輪車的車轍印痕,為修建俑坑時的運載工具,證明了秦代已有獨輪車。秦兵馬俑的三座俑坑,堪稱巨大的秦代武器庫。雖然目前僅發掘約五分之一,但出土兵器已達數萬件、十多項種類,當時作戰所使用的各種武器幾乎都能見到。
劉榕峻( 26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