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林懷民擔任雲門藝術總監最後一年,鄭宗龍接棒新作《毛月亮》公開舞作細節

林懷民擔任雲門藝術總監最後一年,鄭宗龍接棒新作《毛月亮》公開舞作細節

雲門創辦人林懷民今日在淡水雲門劇場的藝廊空間,公開說明雲門全年度的規畫與行程。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也於現場呈現雲門與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共製的新作《毛月亮》的舞作片段。
2019年是林懷民擔任雲門舞集(簡稱雲門)藝術總監的最後一年,也是運籌擘劃雲門活動的最後一年。2019年的雲門即將呈現何種面貌?
雲門創辦人林懷民今日在淡水雲門劇場的藝廊空間,公開說明雲門全年度的規畫與行程。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也於現場呈現雲門與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共製的新作《毛月亮》的舞作片段。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於雲門春茶記者會公開說明雲門全年度的規畫與行程。(攝影/李佳曄,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國表藝三館資源全力共製

《毛月亮》由國表藝全力協助製作,台中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表示,這是三館共製的第一個製作計畫,當中能看到鄭宗龍與年輕人對話的能量,具有讓更多的年輕人進到劇場來的特質,特別能和青年世代對話,對於歌劇院開拓中部劇場觀眾給予很好的契機。

國家兩廳院總監劉怡汝表示,鄭宗龍的作品常讓她有華山論劍的感受,他總能號召到能力非常好、各有擅長領域的文化工作者一起合作,有種互相較勁,亦同時互相成就的意味。而鄭宗龍的舞作總是讓觀眾感官全開,充滿興奮與熱度,而這次的《毛月亮》又是一個令人興奮感馬上被挑起的作品,更是各路好手華山論劍的作品,也期待透過國表藝的舞台讓台灣的舞作被世界看見。衛武營國家藝術與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也表示,期待透過與雲門林懷民與鄭宗龍的合作,讓衛武營充滿和台灣藝術家的連結與情誼。
雲門2《毛月亮》劇照。(攝影/ 李佳曄,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藍光下的科技部落
「毛月亮」一詞俗稱月暈,古語說月暈有風,暗示風起,表示有事情要發生,使人警覺的狀態,鄭宗龍的新作《毛月亮》,以舞蹈挖掘人性的貪婪與不安。鄭宗龍曾受邀與澳洲雪梨舞團合作,以滿月為靈感,編出《大明》一作,後續他持續爬梳許多與月亮有關的神話,覓得「毛月亮」的構思就一直放在腦中。後續他又透過自身使用科技與網路的習慣,持續感受到現代人對於科技的無防備,甚至深深陷入其中的處境,他也時常處於這種與科技共存,並時時意識該如何保有自身的不安之中,人們不安地與科技共同前進,但人性的原始野性與汗水,這些強烈的元素和科技放在一起能帶出什麼?這也成為鄭宗龍構思《毛月亮》的緣由。
現場呈現的舞作,編舞在於處理一個科技部落的概念,科技的藍光如同月光、與降落在這個部落被崇敬的對象,舞者以原始部落舞蹈圍圈的概念,對於科技所產生的光暈與黑洞進行不同的對應,而他過去在作品《十三聲》中所表現扛舉、搖晃的動作,那種屬於台灣民間身體性的部分,此次在《毛月亮》中也持續出現。
雲門2《毛月亮》演出現場。(攝影/張玉音)
與冰島後搖天團Sigur Rós空靈音樂合作
《毛月亮》最大亮點是邀請到冰島後搖天團席格洛斯(Sigur Rós)的音樂合作,鄭宗龍表示Sigur Rós過去就曾與康寧漢舞團(Merce Cunningham Dance Compnay)合作,他非常喜歡那次舞作與音樂合作的細節。因此這次新作他大膽地寫信邀請Sigur Rós,沒想到他們邀請他去參與樂團在冰島主辦的雷克雅維克音樂節,並當場討論合作的細節。鄭宗龍把舞作的構思、段落與細節和他們簡報與討論,也交換他們對於鄭宗龍顏色豐富舞作的意見。《毛月亮》在編曲上從Sigur Rós過去作品的基礎上,並參考鄭宗龍提供一些廟宇的音樂,有一些鐵器聲響的加入,讓觀眾置身於一個空靈卻又具備台灣質地的氛圍中。
幕後一時之選團隊合作
《毛月亮》幕後的工作團隊也是一時之選,包括視覺設計暨統籌吳耿禎、燈光設計沈柏宏、影像設計王奕盛與服裝設計陳劭彥等。鄭宗龍表示,現階段很希望一起合作的藝術工作者,都能帶著各自的想法與他共同創作,不僅僅是執行他的作品而已,「我希望作品中加入不一樣的人,在他們的領域給我一些刺激,很多東西我並不理解,團隊合作則更能打開我的視線。」
國表藝三館藝術總監及幕後團隊大合照。左起:燈光設計沈柏宏、影像設計王奕盛、國家兩廳院總監劉怡汝、台中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衛武營國家藝術與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視覺設計暨統籌吳耿禎、服裝設計陳劭彥。(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攝影/李佳曄)
這次在舞台科技呈現上,鄭宗龍也透露會有象徵三台大手機、上百塊的LED面板,他自己經歷網路發展前期到快速發展的過程,人們喜歡科技的便利,也常困窘於要戒除科技的上癮症,「我希望把這兩件東西放在舞台上,讓原本不相容的東西能夠對話,觀眾也可以思考面對舞作,他們是在看銀幕,還是舞者自然純粹的身體,這個思考也是一個美麗的瞬間。」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