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爸媽常常帶我去動物園玩,但其實我不是很喜歡動物園,比較會表達想法後,我跟媽媽說不想再去動物園,因為不喜歡看見欄杆和大籠子,還有在裡頭看起來不開心的動物們,我們不再去動物園,但不代表我不喜歡動物,我們會一起看很多動物的書和電影,更喜歡看著動物們自在的在草原、森林、海洋裡悠遊。

在動物園裡的動物們,日復一日是懷抱著什麼樣的心情生活著呢?
不再去動物園後的我也常常思考這個問題,繪本裡很多的動物園故事都是以「人」的觀看角度寫成,動物園多半是小孩們的一個遊樂場所,但對居住在其中的動物們來說,應該是完全不一樣的故事吧!?
幾年前我讀了李憶婷姊姊創作的《美好動物園》,她將動物們在動物園裡的作息擬人化,動物們以「上班打卡」的形式來到動物園工作,各自展現他們的專長表演,沒有牢籠和鎖鍊,有正常規律的午餐和下班時間,我想這樣應該是對動物和人類都「美好」的動物園。

今年憶婷姊姊最新的創作《動物們下班啦:意想不到的熱鬧生活》是延伸《美好動物園》的概念,發想動物們下班後更自由的生活樣貌,同樣也「擬人」但卻更詳盡的表現了各種動物的獨特生態,比如說:下班後浣熊邀請害羞新同事小貓熊到家裡晚餐,愛洗手的浣熊洗手洗超久,平常習慣獨居的小貓熊有點尷尬,因為他不懂如何和熱鬧的浣熊一家互動,就很幽默生動地表現出浣熊和小貓熊個別的習性。我覺得讀這樣的繪本比逛動物園還有趣,並且還能獲得更豐富的動物科普知識呢!

但其實,即使只是去動物園上班,應該也是會有壓力或是倦怠吧?黃鼻子老師創作的《好累好累的動物園》就為這些動物們說出他們辛苦工作的真心話,就算是日常的吃飯喝水、怒吼奔跑,要這樣早晚「表演」給人們看,也是會累的,而且是超級累!我想同樣得日日早出晚歸上班上學的人類,應該都能「感同身受」,懂得動物們渴望可以下班和度假的心情!
我很開心可以讀到越來越多這樣轉換角度描述的動物園故事,我相信也一定有許多小朋友跟我一樣,不喜歡動物園,不喜歡看見動物園裡被囚禁的動物,那樣焦慮和悲傷的樣子,我希望大人們也能讀讀這些書,和小朋友一起思考動物園應該是什麼樣子。我很喜歡黃一文老師創作的《動物園的祕密》,書裡的洪小茂在迷路時認識了想和人類小朋友玩的小灰狼,他們一起在動物園裡度過奇妙快樂的時光,因為迷路,洪小茂發現了各種不一樣的動物園祕密風景,即使是來過很多次的大人也不一定會發現,就像很多大人根本不懂小孩眼中什麼好玩和什麼無聊一樣,大人應該更用心傾聽小孩說話,才能在一起玩、一起讀書時得到更多啟發和快樂!
繪本以外,我還想推薦大家也讀讀一本很有趣的小說,是我很喜歡的馬伯庸創作的《草原動物園》,這是個對我來說非常遙遠奇幻的故事,訴說著中國清末時一個美國傳教士帶著他收購自即將廢棄的清朝萬牲園裡的動物,長途跋涉到蒙古草原上建造一座動物園,有很大的篇幅在描述傳教士和動物們的冒險旅程,雖然是虛構的,但在描述那些來自世界各地、被囚禁豢養的動物們長途旅行中,和人類同伴在衝突和誤解中慢慢形成的情誼和默契,我覺得非常寫實,而且很動人,我很喜歡故事結尾,在草原牧民的傳說和夢境中流傳著,在銀白色的暗夜草原上,一個身著黑袍的傳教士緩步前行,後面跟隨著大象、獅子、斑馬、狒狒、鸚鵡與蟒蛇,空中有無數看不見的飛鳥拍動著翅膀為動物們引導方向,那個消失在草原深處的奇幻隊伍,我覺得它勝過世界上任何一座雄偉的動物園。

所以,我仍然不喜歡去動物園,但我會在書裡結識動物朋友,像是最近我就認識了新宮晉老師筆下的《鯨鯊》,翻動著藍色的書頁,看著巨大的鯨鯊翻過身,擺動魚尾,在充滿光的大海,緩慢又溫柔的游過眼前,和這樣的動物朋友作伴,我們可以一起到山裡、海底任何地方,一起分享各種奇想風景,書裡的動物園時光多麼美好,歡迎你跟我一起來打開這些書,走進書裡的動物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