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3/24】2024全球藝術展覽:歐美

【23/24】2024全球藝術展覽:歐美

【23/24】2024 Global Art Exhibitions: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除了回顧現代藝術以外,1970年代蓬勃發展的錄像藝術、表演以及女性運動,也成為2024年的重點。整體而言是半世紀後對於當時的時代背景與蓬勃發展藝術的再研究與收編。展覽趨勢可以分為兩條路線,其一為當時候攝影機民用化而蓬勃發展的錄像藝術,其二為當時後社會時空環境對於體制抗爭,對於固化性別意識突破的女性運動。

2024年各地除了雙年展遍地開花,各大美術館的展覽也成為矚目焦點。縱觀歐美國家美術館所關注的議題,可以發現各美術館皆進行不同程度的回顧展覽,除了現代主義藝術的持續回歸, 1970年代的錄像藝術以及社會運動也是回顧展的一大看點,明顯地感受到人們對於藝術史回顧的濃厚興趣。

現代主義藝術的持續迴返

現代藝術主義依舊是各大美術館所關注的重點,百餘年後持續在藝術界發酵。首先值得一看的是,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推出了200週年特展「梵谷:詩人與戀人」(Van Gogh: Poets and Lovers),羅搜了梵谷在世界各地的作品,特別是少於公開場合展示的作品。展覽聚焦於梵谷於南法時期,作品產生的劇烈轉變,更加詩意的敘事與浪漫的景色成為創作的主軸。此外六月份時,也會推出竇加的作品展覽「探索竇加與拉拉小姐」(Discover Degas & Miss La La),展覽以作品《費爾南德馬戲團的拉拉小姐》(Miss La La at the Cirque Fernando)為軸心,展示作品相關最新研究,例如:未曾公開的「拉拉小姐」影像、竇加手稿等,突顯倫敦國家美術館對於現代藝術作品持續的深刻挖掘與研究。

接著,將目光轉移到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也將於2024年帶來三檔與現代藝術有關的展覽。展覽到2024年2月的「夏卡爾的藝術創作:1945年至1970年的素描、陶瓷和雕塑」(Chagall à l’œuvre: Dessins, céramiques et sculptures 1945-1970),聚焦於音樂在夏卡爾作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例如為歌劇所設計的戲服、為劇院所繪製的草圖等展示夏卡爾在二戰後,所企圖緊密連結音樂與視覺藝術。2024年3月開展的回顧展,「布朗庫西:藝術才剛開始」(Brancusi: L’art ne fait que commencer),匯集布朗庫西近200件的雕塑品、素描以及檔案影像,核心目的在於重建藝術家的工作室,聚焦藝術家如何在這個空間中生產出作品。

展覽到2024年1月的畢卡索回顧展「畢卡索:無限繪畫」(Picasso: Endlessly Drawing),與巴黎畢卡索國家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Picasso)合作舉辦,著重於畢卡索創作中的多樣性,透過展出畢卡索近千張的素描手稿與版畫,來探討他的創作核心。此外,在現代藝術中佔有一席之地的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直到2024年4月在法國路易威登藝術基金會(Fondation Louis Vuitton)舉辦回顧展,展覽聚集各地美術館、藝廊以及私人收藏的羅斯科作品,以線性的敘事軸線,討論羅斯科的時代背景以及創作上的發展歷程。

最後,來到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以下簡稱為MoMA)也在年初展示了關於畢卡索的展覽「畢卡索在楓丹白露」(Picasso in Fontainebleau),展出畢卡索1921年夏天待在楓丹白露時的創作成果,也藉此討論畢卡索多變之創作風格。而索羅門.古根漢美術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則是舉辦展覽「和諧與不和諧:1910年至1930年間在巴黎的奧菲主義」(Harmony and Dissonance: Orphism in Paris, 1910–1930)展出百來件受到奧菲主義(Orphisme)影響的藝術家作品,例如杜象、德勞內夫婦(Robert Delaunay & Sonia Delaunay)等人,展示強調光線的絕對抽象繪畫,這些作品也是立體派轉向抽象藝術的關鍵時期的見證。

1970年代的錄像藝術、表演以及女性運動的回顧

除了回顧現代藝術以外,1970年代蓬勃發展的錄像藝術、表演以及女性運動,也成為2024年的重點。整體而言是半世紀後對於當時的時代背景與蓬勃發展藝術的再研究與收編。展覽趨勢可以分為兩條路線,其一為當時候攝影機民用化而蓬勃發展的錄像藝術,其二為當時後社會時空環境對於體制抗爭,對於固化性別意識突破的女性運動。

在錄像藝術的回顧方面,首先需要提及的是英國泰特美術館集團(Tate,以下簡稱泰特)預計於2024年10月,於將旗下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以下簡稱泰特現代)為美國錄像藝術家邁克.凱利(Mike Kelley)舉行大型個人回顧展「邁克.凱利的鬼魂與靈魂」(Mike Kelley Ghost and Spirit)。儘管距離凱利離世已然十多年,但是他的作品透過交織當時的流行語彙、地下文化以及電影圖像與社會刻板角色,對於社會結構進行了深刻的探討與辯證,至今依然有效。泰特現代緊接著在2024年的11月舉行另一檔大展「電子夢」(Electric Dreams),探討橫跨1950至1980年代藝術家們如何擁抱科技,從普普藝術的玩弄視覺感官,到模控學(cybernetics)時期對數位科技德的應用,回顧藝術家在日新月異的時代中,是如何尋找突破口。而美國的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and The Museum of Modern)則是將於在2024年4月舉辦普普藝術家埃德.魯沙(Ed Ruscha)的回顧展,闡述他自1960年代至今,試圖交雜美國的文化標籤:消費文化、娛樂文化以及不斷變化的城市景觀,轉變成為他的創作主題。

MoMA除了推出畢卡索的回顧展以外,也將於2024年3月舉辦展覽「瓊.喬納思:晚安早安」(Joan Jonas: Good Night Good Morning),回顧1960到1970年間崛起的美國藝術家喬納思聞名於世的濃厚女性主義意識以及錄像裝置、雕刻物件、表演作品。泰特則是推出與女性有關的展覽計畫,泰特現代2024年2月將會舉辦小野洋子(Yoko Ono)個展,展示她橫跨60年來的創作歷程,在日本、美國以及英國的和平主義與對於地球環境的關懷。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則是展示攝影記者史蒂芬.沙姆斯(Stephen Shames)在1960年代所拍攝促進黑人權益團體「黑豹黨」(the Black Panther Party)的女性工作者身影,披露並非單一男性英雄式地主導人權運動的推進,反而無名女性才是成為社會運動中的團體核心。

今藝術&投資編輯部( 3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