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ART TAIPEI 2023台北藝博正式開幕,28間亮點展位一次看!

ART TAIPEI 2023台北藝博正式開幕,28間亮點展位一次看!

ART TAIPEI 2023 Kicks Off, Highlights of 28 Booths

ART TAIPEI 2023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第一天預展順利落幕。為了呼應史哲任內所推動的「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畫(1 plus 4-T-content plan)」,畫廊協會也逐步在拓展著前進東南亞市場的網絡。有畫廊表示,今年畫協也特別安排了東南亞藏家團來到現場交流,這樣的規劃使他們更有前進東南亞市場的信心。在2023台北藝博系列報導的第二篇,編輯部將為大家精選介紹28家國內外畫廊,一窺今年台北藝博於在地與國際之間交織的市場多元性。

ART TAIPEI 2023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第一天預展順利落幕。開幕式的下午,集結了文化部長史哲、臺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副秘書長李惠玲、立法委員黃國書、賴品妤、臺北市議員許淑華等政商要人。為了呼應史哲任內所推動的「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畫(1 plus 4-T-content plan)」,畫廊協會也逐步在拓展著前進東南亞市場的網絡。有畫廊表示,今年畫協也特別安排了東南亞藏家團來到現場交流,這樣的規劃使他們更有前進東南亞市場的信心。

2023台北藝博會30週年現場。(本刊資料室)

另一方面,人們在藝博會場中看見演藝界偶像明星的機會越來越高,隨著具俊曄與李心潔等人以藝術家身分參展台北藝博,這已成為更平常的事情。它並非只是臺灣特例。在全球各地的藝博會裡,娛樂演藝界對藝術的喜好逐漸浮上檯面,也參與、進入了藝術場內的遊戲。

在2023台北藝博系列報導的第二篇,編輯部將為大家精選介紹28家國內外畫廊,一窺今年台北藝博於在地與國際之間交織的市場多元性。

延伸閱讀|ART TAIPEI 2023台北藝博VIP搶先看,精選18家必逛畫廊展位

凱奧藝術|B05

凱奧藝術此次在B05展位中,以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為題,帶來李宗仁、李杰、邱進雄、吳弘鈞、陳仕航、趙祐瑋、木村俊也、黃琨誠與沈育民等九位藝術家的平面與雕塑作品。展位承接著畫廊去年舉辦「臺北東方繪畫雙年展」中的多元東方性,媒材廣含水墨紙本、木雕、礦物顏料、金箔,亦有如藝術家邱進雄將山水立體化的架上複合媒材作品。木村俊也與沈育民的木雕作品彼此相互呼應饒富趣意。而展位門面擔當的李宗仁作品《冰清玉潔》,細膩清新而不失大器的山勢描繪,也馬上被藏家購藏。

2023台北藝博會 凱奧藝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白石畫廊|C04

白石畫廊以招牌的具體派(Gutai)乃至當代的日本藝術家為參展主軸,展出10多位藝術家。藝博會現場一整面展牆鋪排畫廊最著稱的具體派藝術,從創始人吉原治良(Jiro Yoshihara)以降的名家之作,共同呈現他們致力追求與實踐「不模仿他人、創造前所未有的藝術」的創作宗旨。而在藝博會期間,被暱稱為龍蝦先生的英國藝術家菲利普・考爾伯特(Philip Colbert)最新個展「龍蝦星球之旅—台北」也將於21日在白石畫廊開幕,搶先在藝博現場呈現的畫作與公仔相當搶眼,本次創作也結合龐貝城考古發現而增添古典元素,並首度有章魚此一新角色的創造,也讓藝術家原有的創作敘事更加豐富有趣。

2023台北藝博會 白石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異雲書屋|D05

異雲書屋除了在展場中帶來梁兆熙、林俊臣、郝世明、周川智、劉琦以及楊新收等六位藝術家之作,也在新人推薦特區呈現張驊的作品。中國藝術家劉琦與楊新收是首度參展台北藝博,即獲得不少關注;劉琦對於亞洲歷史文化有濃厚興趣,尤其關注高古器物或古玉體現的美感,他在創作上刻意選用纖維較粗的紙材,呈現不同於傳統的墨暈意趣,題材常以典故入畫,如:貘尊、羲之愛鵝等,至於在線條的表現上也受到高古器物的造型體制啟發而呈現出宛轉流暢的古風。楊新收則以水墨設色絹本繪製山水題材,慣以先大膽潑墨再細筆勾描,並且採沉鬱的用色營造濃厚奇幻感的孤冷空山情境,引人投射聯想。

2023台北藝博會 異雲書屋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大雋藝術|D09

大雋藝術這次攜手七位來自歐亞多國的當代藝術家群,展現1970、80年代跨世代的對話與連結,以及對世界特殊的洞察與提問,展出藝術家包括代理藝術家蔡尉成、王曉勃、林俊彬,以及白田誉主也(Hakuta Yoshuya)、曹圭訓、茲德涅克・康芙娜(Zdenek Konvalina)與陳莉。其中,蔡尉成這次展示最新「成相非象」系列雕塑作品,蘊含「現象成相並非本相現象」的哲思,蔡尉成亦自字海裡拾趣,巧妙將中國文字造型結合書藝的流動意象,融入他的作品中。林俊彬則以「文化盜獵」作為核心概念,取用藝術史名畫以及大眾流行文化的圖像,重新拼組與重合,試圖在當代藝術語境裡探究時代的價值觀,並對框架進行重新詮釋,這次《向日葵》一作更是首度於台北展出,以鋼彈模型零件拆解並組構梵谷的經典名作《向日葵》。中國藝術家王曉勃也在本次將首度曝光《尋找光明》系列中最大尺幅新作,圖中承襲過往紅色小男孩的符號象徵著赤子之心,動物們則象徵著探險征途上相存共生的伙伴,整體畫面呈現一股即將到來的危機感,但仍有希望與光明的存在。

2023台北藝博會 大雋藝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青雲畫廊|D10

青雲畫廊推出九位優秀藝術家,分別在平面繪畫及雕塑兩大領域,為觀眾呈現豐富的視覺體驗。包括:藝術家詹喻帆、林浩白、陳宏群、胡崴翔和盧儷心、王昱喬、前田忠一、浦由利惠、卞大龍。詹喻帆擅長將真實世界的人物轉為虛擬,建構出超現實世界後,從中探討真假之間的對照與呼應,並重新檢視自我成長經驗,試圖尋求自我的實現。林浩白以花為主題,透過對花的姿態、葉片與花瓣細節的描繪,創造出沉靜也溫暖的氛圍,思考生命的方式與意義。王昱喬的木刻作品以人為主角,除了充滿手工感的木刻痕跡外,他透過作品呈現個人生活的樣態,以及其中溫和又有力量的生活方式。

2023台北藝博會 青雲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双方藝廊|D11

本次双方藝廊以「複調敘事」為展覽主軸,將複調音樂的概念轉化為視覺語言,展出薩璨如、蘇匯宇、陳擎耀、郭彥甫、黃海欣及李若玫六位藝術家作品。媒材上,除了平面繪畫,双方長期經營的錄像與雕塑項目也是此次選件的要點。甫獲義大利「彼德拉桑塔和維西利亞世界獎」的薩璨如為該獎項第一位華人得主,双方除了首次帶入博覽會,明年也將再度為其舉辦個展。總從個人生命經驗出發,體制外的郭彥甫往往因過往藝人的身分而不被視為正式的創作者,但從其每次新作中的變化與進步,足見其對藝術創作的認真。明年他也將在上海、香港、LA舉辦個展。展覽試圖藉由展陳藝術家們多元的形式、媒材、意識及觀點,共構一幅各自獨立卻又和諧而生動的視覺樂章。

2023台北藝博會 双方藝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乙皮畫廊|D14

來自花東的乙皮畫廊,今年九月甫插旗台北。在本屆台北藝博帶來徐明豐、潘信華、洪莫愁、郭娟秋、莊臥龍五位藝術家的精采作品。徐明豐融合版畫與布面繪畫的技法,以鮮豔色彩的堆疊塗抹,在明媚破碎且流動的色塊中,呈現行旅於大地間的感悟。潘信華則以工筆設色的技法,利用古輿圖的佈局手法,將元素排布而開,展現對於自我、世界的獨到見解。洪莫愁以平塗無筆觸且只有飽和三光色與黑白的繪畫技法,指引人們眼中所見的世界是如何在光線的照射下建構而成。郭娟秋以細密的筆觸與溫暖的色彩,描繪出在台東都歷工作室所感受到對於時間與空間的感受的最新創作。莊臥龍老師則以流動的色彩,展現地景空間的層次,宛若穿梭於光影交融的林間。

2023台北藝博會 乙皮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索卡藝術|E02

索卡藝術於本次展會推出李西西、吳若昕、林葆靈、席時斌、飯田桐子、橋爪悠也、Conor Murgatroyd、NKSIN等8位當代藝術家。李西西使用「超平面」的藝術手法,從人物與物件的互動關係營造畫面張力,並在二維平面中建立半立體的光影表現。吳若昕的創作主題主要是少女與動物間的情感連結。她認為透過繪畫能達到自我療癒,在她的藝術世界中,光明與黑暗相互對話。飯田桐子作品中優美的人物與雪國景色,打造充滿想像及奇幻感的世界。橋爪悠也(Yuya Hashizume)的新作《Explorer》起源於他與大自然的互動,從中思考他與自然的連結。英國藝術家Conor Murgatroyd風格獨特,以錯亂的透視法、空間與人物的平面化,探討當代生活的日常及其荒謬之處。

2023台北藝博會 索卡藝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伊日藝術計劃|E04

成立十年、在此次展位中大展國際化身手的伊日藝術計劃,以「寂靜的春天」為展位訂定母題,一舉帶來Grip Face、詹姆斯.瑞利、喬許.朱厄特、蘿拉.琳伯格、瑪爾塔.科拉達、瑪蒂亞斯.加夫、拉斐爾.巴德、中村太一、王鴻川、黃旺福、高木真希人、三平硝子、丸尾康弘、丸山太郎、亞歷山大.塞巴斯丁.哈坦托、小瀨真由子、林羽龍、泰特斯.麥比斯、邁可.麥格拉思、坪山小百合與伊凡(M. Irfan)等超過20位歐亞地區的國際藝術家作品。 在展位外圍,畫廊帶來了難得見於台北藝博的平子雄一大型裝置。而在展位內,從被泰特美術館收藏的瑞利、甫於日本超級藏家前澤友作創立的東京當代藝術基金會個展的巴德、結合民族誌學與編織藝術的哈坦托,到深受藏家青睞、此次在展位中挑戰巨幅繪畫的琳柏格,以及被藝術家陳飛大力推崇的年輕藝術家黃旺福,都讓這個展位成為畫廊開闢下一階段國際化新路徑的重要時刻。

2023台北藝博會 伊日藝術計劃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藝星藝術中心|E05

此次參與台北藝博,藝星藝術中心帶來黃志超、梅丁衍、于彭、邱國峯、盧俊翰、鄭崇孝、陳昱凱、鄭宇宏、蘇頤涵九位藝術家的作品,希望藉由迥異的創作思維,不同的表現形式,一同探討創作的可能。與此同時,擔任MIT新人獎媒合推廣畫廊的藝星則負責展出陳佑朋的創作。從1940年代的黃志超到現年30歲的蘇頤涵,分屬不同世代的九位創作者分別從生活中提煉、呈現不同的「境」與「景」。其中邱國峯與鄭崇孝儘管媒材不同,但均面向著自然,進行情感的抒發與感性的認識。鄭崇孝沿著西方的風景與浪漫主義的視角前進,而邱國峯則循著東方的山水意境進行現代的轉譯。

2023台北藝博會 藝星藝術中心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荷軒新藝空間|E08

荷軒新藝空間這次帶來梁任宏及楊順發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兩位藝術家的創作形式雖是不同方向、不同類型,但作品都充滿對於土地的熱愛與對生態環境的關心。梁任宏這次展出的「轉進論baby」系列,是她正在思索的生命課題,「轉進」是作戰用的術語,表示前進時不順利,必須另覓新的途徑,這種機轉也是物種面對生命課題時的普遍現象,亦是生物學中繁衍的生存法則。楊順發帶來他全新的攝影作品,過去知名的「臺灣水沒」著重在生態環境的關注,這次展出的「野孩子」系列則看向自身的生命經驗,從童年回憶取材,並運用1841年發明的卡羅法攝影術(Calotypeprocess),在影像中呈現紙張與明膠的質感,並以編導式攝影的方式進行創作,讓畫面具有一種超現實的童話之感,無疑是令人驚喜的全新嘗試。

2023台北藝博會 荷軒新藝空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尊彩藝術中心|F01

以「形象的遊戲」為主題,尊彩藝術中心帶來李再鈐、徐永旭、李重重、王建文、黃頤勝、羅喬綾、李心潔、江凱群、周代焌、李承道、具俊曄、陳普,共計12位藝術家的作品,呈現藝術家們對環境的觀察與體現。從李再鈐雕塑中突破空間和觀者隔閡的簡潔線條,到徐永旭流動、延展、重複和不斷堆疊擠壓的陶塑,重新喚起身體和自然媒材之間的互動關係。乃至於李重重的自述:「現代水墨的水墨形式發展主題多元寬廣,⋯⋯藝術對我而言像是遊戲。」到具俊曄使用生活中常見的膠帶作為創作媒材,裁剪、拼貼成繽紛充滿動態的圖像。尊彩藝術中心希冀藉由不同世代與多元的媒材與形式,邀請觀者與作品互動,如同遊戲一般,產生愉快、不可預測性的動態關係,呈現藝術的多元和當代價值。

2023台北藝博會 尊彩藝術中心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日升月鴻畫廊|F02

以「The Path of Colors」為題,日升月鴻畫廊帶來丁雄泉、龎均、杉浦康益、天野喜孝、吳卿、吳冠德、蔡芙郡等7位藝術家的創作。每一位藝術家都有其獨有的人生軌跡,也影響著他們對於色彩的感知與詮釋。作品就像是入口,觀者透過其藝術,走進一條小徑與藝術家產生連結與共鳴。長期沈浸於自家花園的杉浦康益試圖如實地呈現花在自然裡一瞬的姿態,也是日昇月鴻新近合作的藝術家。在日本陶藝界享有盛名,由作品「陶的博物誌」展開一系列研製群花的創作,巧奪天工的燒陶技術完美詮釋了日本藝術家職人的精神與匠人的精湛工藝。對杉浦而言:「藝術創作的展現亦是人生的修煉」。

2023台北藝博會 日升月鴻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就在藝術空間|F03

如果你走在展場,一直聽到一種蜂鳴聲,別懷疑,那就是來自就在藝術空間毛利悠子裝置作品中的聲響。畫廊以「Power House」及「New Contemporary」兩個主題,於展位F03帶來獲得首屆中信當代繪畫獎優選的謝牧岐、甫於畫廊舉辦最新個展的王璽安、獲得李仲生視覺藝術獎的歐靜雲、目前正於就在藝術空間個展、獲得國藝會藝術未來行動專案計畫的動力發條裝置藝術家邱昭財、即將於2024年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參展的毛利悠子、還有以拼貼、裝置及錄像等多媒材創作的金氏徹平、森千裕等7位藝術家新作與近作。

2023台北藝博會 就在藝術空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木木藝術|F10

木木藝術這次以清新的調性在藝博會中脫穎而出,帶來六位青年藝術家李凱真、林義隆、莊立豪、黃柏皓及楊寓寧(姓氏筆畫排序),這些作品以多元媒材揉合古典及當代,共同呈現藝術家們所思考的材質語言、精神性與哲學。其中李凱真的水墨作品時常描繪雜草、鳥類,並思考如何運用紙張質感與捲軸形式探討水墨畫的觀看新維度;莊立豪「過度曝光」系列作品則思考天使在西方藝術史中的視覺形象,並藉由影像來對繪畫進行再次的描摹,重新探討在繪畫中的擬像問題 ;林義隆這次展出的陶與陶版畫作品,混雜我們對於各種動物的特徵,創造出一全新的物種,演繹出僅屬於創作者的語彙及宇宙,從他的作品中亦可細細品味釉料、胚土、油墨、銅版所呈現的細緻紋理。

2023台北藝博會 木木藝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名山藝術|F14

名山藝術於本次展會以「具象與抽象之間」為題,推出趙無極、朱德群、王仁傑、李君毅、翁明哲、李英皇、郭錦屏、李曜丞等八位藝術家的創作。從不同世代、創作手法及媒材的應用中,探討具象與抽象之間的互文與對話。華人藝術大師朱德群、趙無極皆曾以版畫拓展抽象畫美學的表現形式,創作融合東西方概念的抽象藝術。王仁傑、李君毅則是以水墨為基礎,發展出各自獨特的風格與技法,王仁傑將水墨視為思鄉之情的寄託,以油彩的顏料肌理與筆觸呈現自身的生命體驗與對東方美學的理解。李君毅則用獨創的軟木方印拓染,拓碑般構築出心經山水的境界。翁明哲關注光線的變化,在近似於印象派的畫風中,展開對於動人景緻的刻劃。李英皇的創作展現出淡泊的文人氣息,無論是山水或靜物,都以物觀物而得的體會表達平靜的心境。

2023台北藝博會 名山藝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印象畫廊|G02

每回參與台北藝博均會以兩大主軸呈現畫廊30多年來對不同世代藝術家經營的成果,這次印象畫廊除了以「向前輩藝術家致敬」為題,展出華人前輩藝術家,包含楊三郎、李石樵、張義雄、劉海粟、顏文樑共5位藝術家的經典作品,也精選了朱德群三件1990年代全盛時期的力作,與多件朱銘的木雕與銅雕作品。近年印象畫廊也保持對西方藝術的關注,展出包括傑夫昆斯「慶典系列」中的氣球狗與氣球動物,以及他全新創作的藍礸作品為全球首度曝光。與之並陳的,則尚有胡本.切克勒夫、鄭麗雲、梁平正、楊仁明、許敏雄、張翠容與許唐瑋等中、青代藝術家。

2023台北藝博會 印象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日動畫廊|G06

日本老牌畫廊日動藝廊在今年G06的兩個展位中,分別帶來了蛭田美保子(Mihoko HIRUTA)、谷敷謙(Ken YASHIKI)、今西真也(Shinya Imanishi)、荒木名月(Natsuki ARAKI)、劉致宏、黃品玲、今西真也(Shinya Imanishi )、坂本和也(Kazuya Sakamoto)等八位臺日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其中蛭田美保子曾於去年的台北藝博中獲得完售佳績,荒木明月與谷敷謙呼應日本街頭與次文化的作品,亦獲不少現場觀眾矚目,劉致宏則帶來了色彩使用上格外細膩的芭蕉樹小品系列繪畫,而黃品玲則帶來於日本創作的新作,顏料與筆觸技法上也別於以往,令人耳目一新。

2023台北藝博會 日動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阿波羅畫廊|G07

阿波羅畫廊呈現曾仕猷、葉東進、胡文賢、黃文英、黃至正、曾詩涵、劉默霖、黃歌川、高橋行雄、Uwe Mertsch、Mario Weinberg等11位藝術家的作品,以不同世代、不同媒材的多角度的當代觀察。曾仕猷的「街頭藝人」系列從紐約街景、牆面塗鴉充滿活力與生氣。葉東進以台灣中部的群山為靈感,加以超現實的手法,寄情於山景。黃文英則從大尺幅的織品作品中,隨著心境與畫面之佈局,實驗編織技藝的可能性。黃至正的「遠方」藉由光穿過玻璃窗、紗網與窗簾的層次感,創造如夢似幻的景象。德國藝術家無為Uwe Mertsch使用壓克力、水墨、木、紙、絨布等複合媒材,加上剪貼技法,描繪人物與靜物,在二維空間中嘗試打開三維的視野。

2023台北藝博會 阿波羅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Dopeness Art Lab|G08

台北藝博展位常勝軍的DOPENESS此次帶來D*Face、Jon Burgerman、Felix Treadwell、David Williams、Magda Kirk、中西伶(Rei Nakanishi)、山本捷平(Shohei Yamamoto)、Pucky、Tony YEH、Nio Ni等10位中青輩當代藝術家作品。其中Felix簡潔而童趣的巨幅繪畫,一直深受藝博會藏家喜愛、也已經完售之外,中西伶的賽博格式繪畫,與Jon Burgerman的以噴彩技法混組史萊姆般的表情繪畫,作品也迅速售出數件。而波蘭新銳藝術家Magda Kirk與山本捷平,亦是展位中值得細緻品味的當代繪畫作品。

2023台北藝博會 Dopeness Art Lab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月臨畫廊|G13

月臨畫廊在今年的台北藝博中展出吳昊、戴海鷹、卓有瑞、葉子奇、潘信華、周成樑、夏愛華以及黃至正八位藝術家。以「亦古亦今作為一種藝術途徑」為主題,探討在當代藝術的範疇中,如何以傳統創作方式作為當代藝術實踐的一途。在創作思維和技術運用上進行古今交談,拓展對「傳統」的固有界限概念,並重新定位藝術創作的位置。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葉子奇以描繪自然為題,結合古典寫實繪畫技法,轉化為孤寂且沉靜的場域。潘信華則以傳統六朝春蠶吐絲描的繪畫技法創作,其畫作具有濃烈的詼諧、曖昧寓意,反襯出超於現實的情境。

2023台北藝博會 月臨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科元藝術中心|G15

來自臺中的科元藝術,於展位呈現已故藝術家陳幸婉、以及長期合作的中生代臺灣藝術家林怡芬、王董碩、徐嘒壎、廖震平的繪畫與雕塑作品。其中,陳幸婉1990年代的複合媒材作品首度在ART TAIPEI亮相,展現這位年輕時行走四方的藝術家在其養成過程中,將西方現代藝術與東方哲學相結合過程中的思考與實驗,與同時展出的、藝術家晚期所揮灑的抽象水墨之間形成饒富意味的觀看。王董碩的個展正於畫廊空間舉行(藝博會期間休館),樸實沉靜的畫面風格中帶有無聲的情緒張力,在熱鬧的藝博會現場反而引人入勝。據負責人陳秀分介紹,科元藝術計劃將於明年同場推出畫廊和基金會的展位,也為下一階段美術館的開設作出鋪墊。

2023台北藝博會 科元藝術中心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德鴻畫廊|H07

德鴻畫廊本次匯集韓國藝術家Tez KIM、金光男 (Mitsuo KIM)、臺灣新銳藝術家段沐以及法國藝術家Françoise Pétrovitch的作品。以絹印技法創作的金光男,用石蠟將自己拍攝的圖像定影於畫板之上,他刻意將轉印的黑白圖像加熱,使原有畫面形成消融或瓦解的狀態,藉此投射自己身為第三代在日韓僑的幽微身分認同與社會處境。而身兼藝術家與策展人身分的段沐,在創作上結合科技藝術與新媒體技術,以VR、3D動畫、生成式AI與空間裝置等形式,詮釋東亞文化語境下的身體感知、時間與空間性。現場展出的《器海》系列作品,以《華嚴經》的宇宙觀「重重無盡」為概念,表述世界並非單一的視覺所見狀態,饒富哲思意味,而觀眾也能於展位體驗VR裝置。

2023台北藝博會 德鴻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鳳凰藝都|H14

自無錫的鳳凰藝都在疫後時代旋即響應參展,本次推出中國藝術家張新權個展,呈現近年發展的數個經典系列之作。張新權的油畫創作經常以傳統園林為題材,體現出他對於歷史的回望與思索。中國特有的園林文化是古人藉由自然造景從而建構出龐碩的美學系統,除了提升生活意趣、表現品味之外,更富含深沉的處世哲學乃至宇宙觀。張新權的創作不僅流露出民族記憶與文化鄉愁,也意在跳脫當代社會的緊湊生活節奏以尋覓與重建精神世界的烏托邦。他以沉鬱色調對故園與舊城予以描繪與寄情,揭示出歷史其實並未就此終結,而是形成與當下並存發展的狀態,因此這種時空堆疊的環境情況帶有超現實的意味,也使其繪畫敘事昇華成更具詩意聯想的表述。除此之外,現場也展出另一系列筆法輕鬆、用色明亮的風景寫生,體現出藝術家另一種鮮活的繪畫語言。

2023台北藝博會 鳳凰藝都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333畫廊|H21

臺中景薰樓旗下品牌333畫廊,致力於推廣海內外當代藝術家(Syozo Taniguchi)。其中最受注目的莫過於尚未委託任何畫廊代理的日本藝術家谷口正造,他的作品充滿音樂和繪本的奇幻想像。作品「馬」不僅是連結性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更在當代藝術市場上引起巨大關注。另一位值得一看的藝術家是來自西班牙的哈維爾.馬汀(Javier Martin),他著名的「Blindness」系列中運用了大量的大眾傳播媒體的元素,拼貼與轉化出一個模特的平面圖像,再以一道霓虹燈光遮蔽雙眼,以此質疑所見與追求是否為盲目的。

2023台北藝博會 333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意識畫廊|J18

意識畫廊呈現最具代表性的徐永進、阿咧之外,還有長期旅居日本的徐凡軒與現正於畫廊舉辦個展的廖以歆。首度展出的阿咧創作是他歷時多年打造、迄今最大型的銅雕作品《七龍豬》,以逾3公尺的高度成為展場亮點。本次也特別邀請裝裱翹楚的青雨山房打造一處圓形空間以展呈徐永進獨到的書畫合一「螺旋書」,得以在黝暗的場域細賞蒼勁筆法展現混沌宇宙的神秘靈光與氣流迴旋。而經常以水為主題的徐凡軒,在本次展出兩件100號的新作《川流》系列作品與《氣息》,以岩繪具及獨特畫風細緻捕捉了浪花翻騰的寧靜瞬間。而廖以歆則在撿拾而來的生鏽鐵皮上進行塗鴉,從而創造出得以重新審視的解讀意義,更賦予原為廢棄物的鐵皮重現嶄新的生命力。

2023台北藝博會 意識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穎川畫廊|J21

穎川畫廊帶來塵三、堉泉、劉信義、賴冠仲、張益昇等五位藝術家。塵三的作品中蘊含著他對東方美學與哲學的感悟,應用水墨技法,他繪畫山水的自然姿態,營造出靜謐及具有哲思的空間意象。堉泉以大自然的光影、自然現象為靈感來源,他著重於色彩表現與肌理的處理,使畫作具有自由的生命力。劉信義的當代水墨創作探索人性的本質,呈現幽微及含蓄的氣質。賴冠仲以當代生活及大自然為靈感,將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互動化為半抽象雕塑。從不同的材質、肌理與觀看角度中,打開觀者的觸覺與視覺感官。張益昇關注城市的面貌,將城市建設化為山水表現,虛幻與現實中,觀者從自身經驗中體會生活中的美感與溫度。

2023台北藝博會 穎川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御書房藝廊|J22

isart gallery御書房藝廊帶來五位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張子晴、Patrick Rubinstein、蕭勤、Elizabeth Langreiter、Kim Seok Jung。張子晴以壓克力顏料顏料的堆疊,加上具節奏性的手部推、塗抹等動作,將創作當下的情緒投射在創作行動中,並透過留存於畫布的顏料肌理與層次,使觀者感受其中的情感連結。澳洲藝術家Elizabeth Langreiter以平面化手法,跳脫現實世界而創造一個單純、有趣的世界,在他的繪畫中,觀者感受到純真及快樂的氛圍,也能連結自身的記憶。法國藝術家Patrick Rubinstein應用普普藝術風格與動力裝置,創造豐富的視覺效果,觀者看作品時錯亂的感知,甚至是幻覺,都拓展了觀看作品的視角。

2023台北藝博會 御書房藝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展期| 2023.10.19-10.23
地點|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演一館(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五號)

ARTouch編輯部( 167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