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創新,為哪樁?

藝術‧創新,為哪樁?

當我們將大量資源只用在商業手法的翻新並聚焦在金錢獲利之上,而非藝術文化環境的營造與養護的後果,現在產生一個很大…
當我們將大量資源只用在商業手法的翻新並聚焦在金錢獲利之上,而非藝術文化環境的營造與養護的後果,現在產生一個很大的危機是,中國之外,古董字畫的欣賞與收藏人口幾乎看不到年輕世代的加入,而在前輩們的示範和商業思維澈底的環境潛移默化下,願意進入中國古代藝術世界的年輕購藏世代,又有多少是不為藝術投資而來的呢?只看得到藝術品所帶來有形的金錢力量,卻看不到藝術文化豐富生命的無形價值,如今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悖離傳統中國文化的精神與內涵的。要改變這樣的情況,去營造具備中國古典美學和傳統文化底蘊的環境,進而讓價值觀有機會改變,政府和學界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因關懷相關議題,筆者近期訪問專攻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研究的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黃貞燕時,她指出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護衛無形文化遺產公約》的基本原則,政府在保存傳統藝術文化的政策制訂和執行上,應避免政府強勢整合開發和市場商業化操作的考量,而代之以尊重文化社群自身並賦予其主導性,並積極保存其傳統審美感。同時從教育著手,從小扎根。而對從事中國古代藝術研究的學界、甚至所有中國古代藝術受眾皆相當有啟發性的是,無形文化資產的觀念是跳脫「遺物論」並回到文化生命力的,即不再將包含歷史、藝術等所有的價值判斷跟累積都呈現在物件之上,不再視一個靜態的物為一個學術、歷史的證據,而是維持住某一個能夠去生產、了解、享用的特定文化形式、特定審美感的生命力。如此,中國古代藝術文化的生命力,才能在我們這個時代延續下來,並和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命產生關聯。中國古代藝術便不會再只是由博物館保存或在市場上流通的過去的東西,也不會再只局限在紙上談兵般一篇又一篇無法發揮實際作用的研究論文之中。
日前看到朋友分享的一篇文章,叫做〈為什麼法國人只需要十件衣服〉,其中寫道:「把日子過成詩和貧富無關,和修養有關。在法國,沒有人會因為你擁有昂貴的物品而更看得起你,也沒有人會因為你淡泊物質而另眼看你。你是世世代代的貴族,還是斤斤計較的市井百姓,這一切都寫在你的臉上,融化在你的一舉一動間,並不需要太多的物品來偽飾。所以他們對待物品的態度更為客觀。脫離了炫耀和攀比,物品就回到了物品本身。它為我們的生活服務,並讓我們生活得更好……價值感缺失,物品就成為唯一的尺度。而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感,才發現人其實不需要太多物質。」對比文化如此先進的法國,現在中國藝術界還有很漫長的路須要追趕。其實文章中所揭示的道理,在曾經和法國並列文化先進國家的中國古代經典中皆有記載,都在中國古老的智慧裡,同時也是古代中國文人在生活中所實踐的,只是這些精神與價值,在我們這個與古代中國文化底蘊疏離、為西方資本主義牽著鼻子走、只看得到有形的物和金錢的時代裡失落了。
期許產官學界的自覺與努力之外,關懷並喜愛中國古代藝術文化的有識之士們,如能都轉變觀念,大家聯手起來將創新的力量,對外運用在文化環境的營造,對內發揮在改造自己的生命,就從日常生活做起,必定能在找回傳統中國藝術文化生命力上,迸發出最基礎而宏大的力量,畢竟涓滴之水可以穿石,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中國藝術領域的創新都落在了商業上面,與藝術相關的發展幾乎都是由商業而非文化的力量在驅動,我們只見聞名物重器又在極富者間的資本戰後創下了破紀錄的天價,或是以各種金融商品的操作手法,如基金、信託、借貸等套用在藝術品之上,然後是網拍、網購等藝術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時間見到拍賣公司不斷衍生的多角化經營,不論是新增的畫廊展銷、與古董藝博會的結盟,或藝術倉儲、藝術飯店,甚至打算跨足修復、出版等文化事業。在行銷包裝手法上也是不斷翻新,如今已經從電子圖錄發展到網路視頻,甚至拍攝微電影還為之舉辦首映會;舉辦各種學術、市場與跨界論壇企圖擴大影響力、改變視聽。企業家隨企業擴張開設連鎖藝術空間、利用藝術品做為企業經營的籌碼……。
上述種種商業上的創新或商業力量推動的發展,儘管打著藝術文化的旗幟,但眾所周知其終極關懷實落在金錢獲利之上,並沒有回饋到藝術文化本身。這就好像是自全球金融海嘯所揭露、而直至今日仍不斷飲鴆止渴的世界經濟局勢一樣,所有的資本投入與利得都和實體經濟的發展無關,甚至因為大量的投機活動造成泡沫破裂,最終導致嚴重的經濟危機。當我們沒有把大量的資源投注在藝術文化環境的營造與養護,反而只將之投注在商業手法上,其實是種捨本逐末、導果為因、短視近利、負向循環的做法。藝術市場很重要,商業手段也是必須,但是這有個大前提是必須要為了藝術文化的繁榮與發展,藝術市場和商業手段才算是扮演其適切的角色,也才能真正發揮其正向的影響力。如果像現在都只是在金錢上打轉,那所有的能量真的就只是虛耗空轉,並無法為藝術文化環境、甚至藝術市場本身帶來可長可久的助益。商業手段和藝術市場存在的本質,是幫助藝術家藉由銷售其作品而延續其藝術創作生命,並幫助想要收藏好作品的藏家買主們能夠接觸並擁有這些藝術品,其餘都是多的了。
清雍正〈仿木紋釉墨彩山水遊樂圖筆筒〉,徑18.3公分,估價待詢。
鄭又嘉( 5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