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燈會
燈會線上/下的延長賽事:新竹光臨藝術節,體現城市創新與美感治理
今年度的主辦方新竹市政府選擇直接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將「臺灣燈會」轉型為「新竹光臨藝術節」思考過往重點在匯聚人潮的燈會,...
【設計產業評論】2020臺中燈會的三個失敗
2020年,臺中燈會接續在去年超成功的屏東燈會之後壓力想必巨大,而今年腹地雖然比屏東的大鵬灣寬廣,但卻沒有打破參觀人數紀...
龔卓軍X林舜龍談燈節與藝術的交會:不僅是美術館的延伸,更是根莖化的在地實踐
臺灣各縣市每年舉辦的大小燈節,逐漸展現出豐富的藝術參與面貌,今年交通部舉辦的「2020臺灣燈會」與國美館的「2020臺灣...
當藝術家參與美感決策:臺灣燈會2.0,不只為生產打卡亮點而存在
豪華朗機工團隊成員張耿華認為一個世界級的博覽會、燈會,其實是國家軟實力展現、是國與國經濟貿易實力呈現的平臺,如果能理解博...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古美術專題
古美術專欄
古美術市場動態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