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訪故宮書畫處長劉芳如,談國寶與文物分級

專訪故宮書畫處長劉芳如,談國寶與文物分級

10月4日至12月25日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寶的形成——書畫菁華特展」,告訴大眾國寶是什麼?故宮國寶如何形成?哪些國寶正在進行式?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長劉芳如娓娓道來「國寶的形成」。
國寶大哉問
什麼是「國寶」?
《教育部國語辭典》釋義:「國家極珍貴的事物或極卓越的人才」。
《文化資產保存法》釋義:「國寶之指定,應符合下列基準之一:一、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技藝或生活文化特色之典型。二、歷代著名人物、國家重大事件之代表性。三、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之代表性。四、具有獨特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五、獨一無二或不可替代性。六、對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特殊影響或意義。」
10月4日至12月25日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寶的形成—書畫菁華特展」,精選45件書畫,因其珍貴禁止攝影,其中國寶級書畫34件、重要古物11件;其中20件屬於限展作品,將分前後期展出,10月4日至11月14日為前期(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唐人〈宮樂圖〉、宋徽宗〈詩帖〉卷、宋代文同〈墨竹〉、宋人〈畫秋塘雙雁〉、宋人〈畫千手手眼觀世音菩薩〉、大理國張勝溫〈畫梵像〉、元代吳鎮〈雙松圖〉、元代趙雍〈駿馬圖〉),11月15日至12月25日為後期(王羲之〈遠宦帖〉、五代人〈秋林群鹿〉、宋徽宗〈文會圖〉、宋代蘇漢臣〈秋庭戲嬰圖〉、宋〈高宗書孝經馬和之補圖〉上卷、宋代牟益〈擣衣圖〉、宋人〈畫如來說法圖〉、宋人〈江帆山市〉、元代高克恭〈雲橫秀嶺〉),告訴大眾國寶是什麼?故宮國寶如何形成?哪些國寶正在進行式?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長劉芳如娓娓道來「國寶的形成」。
宋人〈畫如來說法圖〉,絹本淺設色,188.1×111.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故宮院內暫行分級國寶。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在《文化資產保存法》之前
中文名詞的「國寶」人人心中各有評估標準;法律界定的「國寶」則有一套由提報、勘查、審查、公告的流程。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書畫,屬於文化部《文化資產保存法》所定義的「古物」,意指各時代、各族群經人為加工,具有文化意義之藝術作品,並依其珍貴稀有價值,分為「國寶」、「重要古物」及「一般古物」三種等級。
劉芳如:「其實『文物分級』這個詞,是現代的用語。幫文物分優劣等級,在清宮的《秘殿珠林》、《石渠寶笈》中就已經有分『上等』或『次等』,有一些現在認為的名作,在當時卻被分到次等,今日的國寶范寬〈谿山行旅圖〉、元代吳鎮〈雙松圖〉就是個例證。可能,他們也意識到所分等級不見得那麼的正確,所以在之後增補的《續編》和《三編》裡就看不到這樣的註記。」1949年,故宮博物院與中央博物院文物遷至台中,待四年清查完畢後,在1955年出版《故宮書畫錄》於序文凡例中載:「一、茲編所錄,係就故宮博物院及中央博物院運臺全部書畫中遴選精品,編寫入錄。其餘次等之件,另編簡目……三、第一款所稱精品,其選定標準略如下述:(一)歷代名跡,其作者之真實性無疑問者。(二)歷代名跡,其作者雖未易確定,而作品本身自具價值,或流傳有緒者。(三)明清諸家作品之真而精者。但(甲)明清諸大家作品之被選列者,不盡限於精品。(乙)清代宮廷作家作品,因其件數特多,時代較近,故選列之標準亦較嚴。」基調上沿襲著《石渠寶笈》上等、次等的編撰方式,透過條目也可發現於時代標準上以明代之前為重。列為精品者,書法共230件,繪畫共1325件。
宋.蘇漢臣〈秋庭戲嬰圖〉,絹本設色描金,197.5×108.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故宮院內暫行分級國寶。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劉芳如進一步說明:「在《故宮書畫錄》中提到『精品』這樣的字眼,那等於說在編輯者的心目中,即有著要幫典藏文物區分等級的概念,當時是以『正目』跟『簡目』分組的概念,正目是有比較詳盡的作品敘述,簡目就是存一個清冊而已。後來也發現在簡目裡面還是有很不錯的精品存在,所以在1989年起開始編印《故宮書畫圖錄》時,就打破了正、簡目的概念,等於完全依照清冊裡面時代的先後順序來重新編排,而不再給予分類了。期間在1977年時,故宮管理委員會指示,全部文物均應各有一個統一編號。這統一編號,就像是國民身分證號碼一樣。由當時登記組長佘城和同仁所推動,比如: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編號『故畫甲○二.○八.○○八二六』,宋郭熙〈早春圖〉為『故畫乙○二.○八.○○○五三』,宋徽宗〈畫鷹〉為『故畫丙○二.○八.○一八一二』,以甲、乙、丙分等次,後面接著為形式『○二』是軸,中組數字是時代『○八』為宋,最後則是流水號。」後來在2001年,一切的帳冊管理數位化後,就不再沿用此編號了。郭熙〈早春圖〉等級為乙適當嗎?(編按:郭熙〈早春圖〉為國寶)而有的作品編號代表宋代,實際是否真的就是宋代的嗎?也不盡然,有著這種編號斷代上的疑議,於是在數位化時就取消了前面兩組號碼,只保留後面的;因為典藏總量一直增加,五個號碼不夠用,現在用的是六個號碼。」在文物編號管理的流程中,隱約可嗅到與文物分級有所關聯的訊息;也可看出隨著時代演進、研究資料的累積,而使認識改變。
宋.徽宗〈詩帖〉,絹本水墨,本幅27.2×263.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為局部。2012年3月26日公告為國寶。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超限定,70件書畫菁華
這不禁使人疑問,那每每書畫展覽最吸睛的「限展作品」,又和古物分級有何關係?在1996年出版的《故宮書畫菁華特輯》說明中獲得解答,因書畫紙絹材質及附著於上的顏色,若長期展示,必然加速老化。因此書畫展覽,出於維護的目的,向例以不超過三個月為限,其中,書畫珍品年代久遠者,更需妥加維護,因此1984年由書畫處主導選擇了書畫史上的名作,同時也是時代較久遠的20件作品,限定展覽時間和限制提供如提件研究、攝影等措施;1992年增為60件;1995年增為70件,此中書法為13件,繪畫57件,時代以宋代為多,最晚者各別為元代張雨〈書七言律詩〉、元代方從義〈神嶽瓊林圖〉。
70件限展、限提作品是書畫菁華,也是絕對的名品國寶。選擇標準如下:「一、時代久遠之書畫作品,目前以宋元及其以前之時代為範圍。二、具時代意義之代表性名家巨作,如唐孫過庭〈書譜〉、宋范寬〈谿山行旅圖〉等。三、書畫史上具時代性與藝術價值之名作,其作者雖偽託名家,或為軼名之作,亦在評選之列,如傳唐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五代人〈秋林群鹿〉等。四、作品原有紙絹因舊折痕或傷損較嚴重(如顏料剝落、紙絹脆化等),極需加強維護者,如高克恭〈雲橫秀嶺〉等。」劉芳如說明:「限展品每次只展出42天,間隔需達三年以上,其餘書畫亦需間隔18個月。」因此,有人問范寬〈谿山行旅圖〉這次會不會展出?但劉芳如表示這件名品在2015年「典範與流傳—范寬及其傳派」特展展出,所以至少得隔三年以上,才有可能再度展出。
書畫「名品」的形成,以時間進程來說,是在1982年《文化資產保存法》立法之後,乍看似乎受其影響;但,細究脈絡,故宮分級概念其來有自,緣於故宮內部就典藏管理、保存、展覽下的實際需求。「這跟文資局的法令沒有直接關係,但實質意義是相符的,也是基於說對於某些精品的再肯定,還有就是基於保存文物的概念,各種不同的考量利用『限展』的展覽機制,來強化大家對重要文物的更加重視。」回憶起,當年精選20件書畫菁華展出時的盛況,「真的會很期待,20件展出時,故宮同仁也會特別常去展廳裡面看,聽工作前輩對這20件精品的心得分享,學校的學生們也會很自然地在此時來訪,國外就更不用提了,相關領域的專家都會特別安排行程來看。」隨著時代演進,限展精品不再是集錦式的展出,故宮自2000年前後起,陸續推出大型主題展,「大觀—北宋書畫特展」、「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甚至像較中小型的「群芳譜—女性的形象與才藝」等,這些主題展覽都有著限展精品,它們成為支撐一個主題特展的核心角色,透過與其他作品的加乘串連,更能說好一個故事。
專訪故宮書畫處長劉芳如 說國寶與文物分級
「國寶」的形成,持續ing
「1982年5月26日《文化資產保存法》立法以來,到那時才有分以『國寶』、『重要古物』的概念。後來在2005年2月第二版修訂,2016年7月第三版修訂。」這項古物分級工作,起初是由各公立典藏單位分頭執行。2005年底,故宮完成院內「暫行分級」清冊,成為第一個分級單位,由65萬件典藏中提交國寶及重要古物共8萬4861件,因性質關係(如《四庫全書》就占了很多件),其中以圖書文獻最多,書畫則為1273件。審定的流程中需「實物勘查」,也就是會勘委員須親眼看見實物「眼見為憑」;而故宮書畫展覽,向例以不超過三個月為限,於是自2008年起,在故宮歷次的書畫展覽,由專業的會勘委員進行實物勘查及書面審議,各別投票,以三分之二多數決;再經由來自文資各領域的古物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公告周知。公告的國寶,在「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中皆可查詢知悉,評定基準、指定╱登錄理由、保存現狀、會勘委員、審查委員姓名等資訊皆透明公開。
在實物勘查中,曾有過改動暫行分級的例子:2008年12月24日宋代李安忠〈竹鳩〉、宋代李迪〈風雨歸牧〉、清代陳枚等〈清明上河圖〉由重要古物升級為國寶。而2013年通過的清畫院畫〈十二月令圖〉亦是一較為特殊的案例,該畫為12件組畫,原本提交一件為重要古物,劉芳如:「清代的作品多,有必要把這件作品提升到國寶嗎?在實物勘查會上,幾位委員覺得可以把12件立軸當作一個組件的概念去看待。如今流傳下來的月令圖作品,有那麼齊全且完整呈現的12個月分嗎?這比較少。所以整體提升為國寶等級。團結力量大,12軸合併為一組件國寶。」該件作品9月12日會勘,11月19日審查,12月19日公告,由此可知審定的時間流程歷程。據知,故宮目前所提者,只有升級沒有降級。
清〈院畫十二月令圖(十二月)〉,絹本設色,175×9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2013年12月19日公告為國寶。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寶檔案 清畫院畫 十二月月令圖 ※編按:翻攝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管理資料庫系統 https://nchdb.boch.gov.tw/web/cultureassets/Antiquity/info_upt.aspx?p0=1537」。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文資法》國寶的標準有六個選項,不一定要全符合,只要符合其中的兩三條,就可以成立。亦沒有時代的規定。」《文資法》中的「國寶」選件標準適用於各館古物,不同於故宮的70件限展、限提作品「書畫菁華」,指定的「國寶」並沒有展覽時間、提件或出境展覽的限制。
令人好奇,故宮現在經審議通過的「國寶」有多少?目前國寶和重要古物已指定6萬4228件,書畫占1253件。看似書畫審定已接近完成,但因件數算法的不同而有著實際上的落差,且須經謹慎的「實物勘查」一關,實際完成比例未及50%,即便如此,故宮仍是完成最多指定國寶和重要古物的單位。目前故宮書畫已通過公告的指定國寶有191案,最近一次是2017年5月23日公告的「宋代帝半身像冊」等十案36件,其中即包括70件限展作品之宋人〈小寒林圖〉。
這次展覽主軸,並非單純的名品集錦大聚會,是為古物分級的概念。劉芳如說明:「故宮推動文物分級的進度,遠超過其他博物館、美術館,成果斐然,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有堅強的信心,可以在今年辦一個『國寶的形成』展覽。故宮這次是和文化部有個雙方默契,掛共同主辦,希望把這樣重視國家重要文化資產的概念,藉著展覽,來做一個宣示。」
請劉芳如推介最喜歡的五件展品,她皺著眉頭後直率說:「真心話,我都很喜歡。」那談談喜歡的作品?「我在唐人〈宮樂圖〉上發現蚊子,在〈唐人宮樂圖探微〉中有寫到,大家這次看展也可以找找看。十月時,故宮規畫有講座分享,我在演講時會聚焦女性,會說到唐人〈宮樂圖〉、蘇漢臣〈秋庭戲嬰圖〉、牟益〈擣衣圖〉等。我特別偏愛早期人物畫,不論是唐人〈宮樂圖〉或牟益〈擣衣圖〉,都在眉目之間潛藏著內心情愫。能夠在寫實的外表形象中,看到屬於內在的情感,這樣的作品特別能打動我。雖然我不做宗教研究,但看到不常出現的宋人〈如來說法〉,純粹就藝術表現上來看,確實很令我感動。在書法上,我個人很喜歡瘦金體,還曾學寫過一段時間瘦金體,這次宋徽宗〈詩帖〉展出,可以感通那寫瘦金書的當下,會覺得變幻成一隻螳螂,手長腳長,且非常有力量,揮灑自如。」
宋.牟益〈擣衣圖〉,紙本水墨,27.1×266.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為局部。故宮院內暫行分級國寶。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45件書畫件件精彩,難以完全推介,劉芳如提供觀展祕訣,「因為換展的工作,將在兩日之間閉館後的時段中完成。所以11月14日、15日連續兩天,是最佳觀賞期,可以將45件展品一次看到飽。」20件限定作品同一展,其數量是近年來書畫展最高的一次,錯過這回,三年後也難再齊聚一堂;而故宮院內暫行分級的11件國寶(後檔的限定展品),也將在此展經勘查、審議後正式公告為國寶,這難得一遇、能共同見證歷史的「國寶的形成」絕對必看,不找個時間約嗎?

參考書目及延伸閱讀:
●何傳馨《名品的形成: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國寶的典藏、研究、展覽》,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6。
●林柏亭〈國立故宮博物院院藏古物分級原則及相關問題分析〉(2005)。論文發表於國立文化資展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舉辦之「保存一二三:古物普查分級國際研討會」會議,台北市。
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
藍玉琦( 25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