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高千惠專欄】Creative Criticism:偵察員

【高千惠專欄】Creative Criticism:偵察員

偵察員的工作性質,來自早期先知概念的延異。先知原是「被造者」與「造物者」之間的傳導體,在某個古代被稱為「看見者」,而後被稱為「先見者」,而後被稱為「先知」,而後被稱為「預言者」,而後被稱為「媒介」,而後被稱為「偵察物」,再進化到「自以為能看見的看見者」。
13
這個空間很少人進出,但在某種人道關懷上卻必須存在。就像重要大眾空間一定要有哺乳室、殘障廁所、幼童飲水器,這種對他者狀態的硬體體貼,可以讓使用者或不使用者都感到一種莫名的寬慰。
我是機場祈禱室的安檢偵察員,負責的這個寬慰空間,正好與哺乳室、殘障廁所、幼童飲水器連成一線。這個連線設計曾引發社會討論,空間設計師曾反駁:「只要誠心,祈禱室毗鄰廁所也影響不到教徒,但崇拜時間有其他宗教信仰者進入,就會帶來騷擾。」他建議機場應加建更多不同的祈禱室,因為各宗教共用一室,會是一種「奇觀社會」。幸好我國人多具域外偵察經驗,找了一個國際專家,四兩撥千斤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國際專家在這間球體般的透光祈禱室裡,鋪著不同宗教象徵圖象的地毯,每個地毯上放著一個音箱,每個音箱裡發出反覆有節奏的、微弱的之聲。這些誦經之聲的頻率都很接近,眾聲齊鳴而不喧嘩,和諧中還具有一種催眠作用。而這聲音,也巧妙地與連線的哺乳室、殘障廁所、幼童飲水器,達到人間圓滿的動線協調。這個國際專家的智產造價,比在地設計者重新打造三間祈禱室昂貴許多。還好專家派其後生小輩前來執行,我們稱之為外籍人才實務栽培,既挽回面子也平衡了一些爭議。另外,我國精神事業發達,來日有更多團體申請場地,只要增加地毯與音箱即可,這在前瞻計畫上還是有遠見的。
繪圖/Over
我的安檢偵察行動很單純,耳濡目染下,除了認識具鎮定作用的波頻,還發現安檢偵察其實就是一種先知的訓練。我們以眼力與人工儀式檢視所處的環境,先天下之憂而憂,以維持現在或未來的狀態。這個自覺,使我日加熱愛這個環境的維安工作。此際,我正用藍牙聆聽一段早期的先知書。書中有位先知認為他遇見了一位大智能者,便如是形容:「活物行走的時候,我聽見翅膀的響聲,像大水的聲音,像全能者的聲音,也像軍隊鬨嚷的聲音。活物站住的時候,便將翅膀垂下。」我認為,他可能看見了一個不明飛行物。這個感召的想望,使我下意識地抬頭,向無所不在的看不見活物,作了點頭致敬的動作。
就是抬頭之際,我看到前方有人正用人工之眼進行搜索式的拍攝。我們這個世代,幾乎都透過人工之眼看世界,用藍牙接收器聆聽弗遠之音。我們只要設定好程式,自行調整視效或音效,就具有自動變造事物形聲的能力。這些人工智能的服務就像古代先知的角色,是遠距事物與近距事物之間的聯繫者。
如果,這個人以為靠近攝獵目標,便可以獲得攝獵物的真實面貌,他極可能是一具失能的傳導體。在音箱的吟唱中、藍牙的傳音中,我盯著他,宛如狩獵的偵察員一般,等待某種異象出現。
14
偵察員的工作性質,來自早期先知概念的延異。先知原是「被造者」與「造物者」之間的傳導體,在某個古代被稱為「看見者」,而後被稱為「先見者」,而後被稱為「先知」,而後被稱為「預言者」,而後被稱為「媒介」,而後被稱為「偵察物」,再進化到「自以為能看見的看見者」。他們是擁有揭示權能的偵察團隊,如果能傳導成功,就可能出現從眾現象。
沒有「被造者」與「造物者」時,這種傳導能力就像無人使用的儀器,雖擁有內部魔法與洞悉虛實的法力,卻宛如一種無作用的聖物。過去,聖物顯靈,要透過魔法師、煉金師之手啟動;在人人都是通靈人的年代,這些聖物就被儀式化了。我們的傳導教育透過基因檢測,已研發出一個人口分流系統。一是訓練你成為先知;一是訓練你成為從眾;一是訓練你成為之間的流動者。先知與從眾的比例,即取擷於兩大體系領導者的協商,與之間流動者的制衡。但這機制如何啟動,則在於另一個看不見的巨大操作力。
依體質而設定,我們的人口有導體體質者、半導體體質者、絕緣體體質者三級檢試分流,並制訂一套學習與業配系統,以確定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因具有半導體體質的証明,我申請到這個機場的安檢偵察員工作。我努力學習感應,在聆聽千遍也不厭的靈音傳腦下,希望突破半導體體質,至少升級到下階的導體體質族群。我用藍牙偷偷聆聽導體體質族群的歷史,發現大多數偉大的先知或領導者,都是從半導體體質過渡到導體體質。這個好奇,使我在單調的職工中找到一股自發上進的力量。
對先知或領導人的好奇,等於對不可知、不可見事物發展的好奇,也是「被造者」與「造物者」對共同宿命關係的好奇。在古大陸,一個稱為索索不達的地方,出土的一塊石版曾述及「回答者」與「受感說話者」,還有一份鄰近的文獻,出現「呼喊者」、「啟示者」,顯示早期的感應行徑。這些無義話語原比有義話語更具能量,並逐漸形成一套安全的傳導模式。「受感說話者」往往以快速暨低沉的頻率發聲,以不易破譯為法則。如果其曖昧語言起不了作用,他們也會使用曖昧動作來傳達信息。甚至,他們會以他們小孩的命名,如「不蒙憐恤」、「非我民」、「罔夭」、「罔飼」等不吉詳的稱呼,象徵「被造者」與「造物者」關係惡劣,必須用卑微來驅逐惡運。為此,我收集了一系列擺脫惡運的命名法,還祕錄了一卷具驅邪功能的朗誦音帶,作為護身。
早期的偵察員也會使用身體行為,對具有癥兆的情境提出警訊。傳說,一個一神教的先知,曾挖了牆、打起包袱,從牆洞離家,以行動預言社會的未來。出走後,再用磚塊、鐵鏊、吃不飽的飲食,剃頭、留鬚的容顏,表演未來的困境。另一位先知,則打破瓦瓶,並將一塊麻布帶埋在地裡,任其腐懷。他還作了一個軛,加在自己的身上,表明終將成為奴隸。另一位也稱為先知者,便把他的軛拿去折斷,認為這些災厄是可以破解的。前面的先知宣佈他才是真正的受感人,再接再勵,又作了一個折不斷的軛,套在自己身上。
當這些動作變成一種儀式,他們便升級了,其所使用的物件,往往成為聖物。但也有一支受感團隊反對圖物的膜拜,主張非物質的行動實踐。他們鼓勵在對的磁場,吟誦頻波恰到好處的經文,認為如此通靈可以增加能量,或可被接引到某個無味無色無形無覺的未來之家。
這些事蹟被長期傳播後,世間逐漸出現一些以行動介入社會的濟世族群。他們不用擲聖杯翻牌子預言未來,而是進行打破任何有時空疆域概念的行動。他們曾被祕密地安奉在一個看不見的「阿特聖堂」,讓看不見的集團輪流守護,也供奉看不見的配饗,世人堅信他們就算不食人間煙火,也會永續生存。還有一個遙遠的以東,則以先覺代替先知。當一個人變成「老先覺」時,表示他的五感獲時充分的開發,對有形或無形事物的感應特別敏感,能開發出一種量子自體交纏式的體質。
至於如何機制化地製造神蹟,以便感動絕緣體質者?在一個改造現代兼想像未來的領域,有位先知把尿盂命名為噴泉;有位先知指煙斗說這不是煙斗;有位先知把肥皂箱變成膜拜聖物;有位先知認為用行動可以雕塑出一個社會,他們以無形的音容宛在,造成從屬姊妹市的繁榮。其使用的物件與其複製物件,亦已成為可以交易的流動聖物。他們的從眾不需「己身感悟」或「天啟指示」,均能依教義而再生出許多感知指南。這些從眾篤信他們沒有「抄襲概念」,只有「致敬概念」。因為如此虔誠,此地區聯盟成為一個道德自經區,大量生產遠近馳名的仿聖物或類聖物,並擁有一套自體循環的流動市場。
儘管先知一直和未來的偵察有關,但其話語內容卻多要人回頭,順從一種名為天理的法則。因此,先知並不提供未來的消息,而是在於提供一種跨時空的洞察力。如果你能閱讀大數據,也有可以預測出未來的命運。這些傳說與啟示,自然都是刺激精神位元的勵志故事,告訴我們,任何體質者都有升級的希望。
15
從可見物到不可見物,導體偵察員最崇尚的還是「去物質化」的感應,認為人只要能聽見到翅膀般的響聲即好。這樣沒有人可以準確預見什麼,也使未來成為一個永遠有距離的景窗。
因為對各種「口惠而實不至」的不明物產生廣大期待,我們社會產生了「先知偵察熱」,除了到處出現先知研究訊息,也到處捕捉幻化中的先知。一位被埋沒的半導體偵察員發現,無論名之先知、果陀、救世者、彌賽亞、唯一領導人,他們代表的就是以局外人之姿,扮演一個社會的形體。他們就像世人瘋狂追捕的「寶可夢」,是一種虛幻的不明物,但會令人因捕獲與收藏而深感愉悅。可惜「寶可夢」系列產品已被一家稱為「任天堂」的公司捷足先登。這位被埋沒的偵察員轉行成為寫虛擬世界的作家,薪資不濟,倒也想望無窮。
作為機場環境的保衛者,我對管轄之區也有我的治理願景。機場是許多不同體質者的交流地,我的安檢工作便是偵察、感應、控管這個環境量子場內的波頻穩定,守護祈禱室內的合鳴不會受到干擾。眼前,這個似乎看見不明物的獵攝者令我緊張起來。我感應到整個內外圍空間的人都在滑手機、聽藍牙、用各種電磁之力侵我的管區,我腦中的音頻、耳中的呢喃全受到干擾,彷彿一股微波爐內的糾纏磁波,正要在我體內爆裂起來。
「活物行走的時候,我聽見翅膀的響聲,像大水的聲音,像全能者的聲音,也像軍隊鬨嚷的聲音。活物站住的時候,便將翅膀垂下。」是的,在一種靈光狂炸的感召下,我揮手關掉了祈禱室的總開關,讓一切靜靜垂下。連我的藍牙竟也無語無聲了。這是一種癥兆,我主動與被動地同時感應到警訊的氛圍;在先知與從眾之間,我主動與被動地作了一個關閉的選擇。

繪圖者介紹
Over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現在在宜蘭種水稻,經營田文社,靠講笑話跟八卦賣米。
 
回應
(笑)不知道我是不是第一個看不太懂文章內容的配圖者。
但我感覺,這些文字是用一個科幻、疏離的方式,在描寫現在的世界,所以反而是寫實的。
我畫的是一個像電梯的空間,打開來會有像服務生的安檢偵察員,這是我想到的機場祈禱室改良方案。
因為沒有太多人使用,所以可以在服務台預約好需要的宗教風格,電梯門打開,安檢服務員就可以用地毯跟音箱佈置好空間。
許多人可能會以為電梯會到不同樓層的不同宗教,但其實都是同一個。
高千惠(Kao Chien-Hui)( 90篇 )

藝術教學者、藝術文化書寫者、客座策展人。研究領域為現代藝術史、藝術社會學、文化批評、創作理論與實踐、藝術評論與思潮、東亞現(當)代藝術、水墨發展、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研究。 著有:《當代文化藝術澀相》、《百年世界美術圖象》、《當代藝術思路之旅》、《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域閱讀》、《移動的地平線-文藝烏托邦簡史》、《藝術,以XX之名》、《發燒的雙年展-政治、美學、機制的代言》、《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詮釋之外-藝評社會與近當代前衛運動》、《不沉默的字-藝評書寫與其生產語境》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