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有沒有曾經這樣的經驗,當你讀完一篇文章、欣賞一幅畫,它淡淡的,沒有驚濤駭浪的情節、沒有精彩絕倫的炫目,可是心裡卻忍不住揪成一團密麻的線,然後想起曾經在心底的感受?!《有時候》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封面的留白,襯著一幅寬廣的紅被單,隨風悠悠,我們彷彿就是那個在午后時分,準備聽故事的人。
有時候,本身就是一個時間概念。可能是過去、也許是現在,或是某個時分,就連書名頁那空著的曬衣夾,也傳遞著一個時間性。
「媽媽,我想跟妳說一件事……」
不論是身為母親,或都是曾經身為小孩的我們,對這句話並不陌生。簡短的一句話,代表著完全的信賴,一個「只想對你說」的秘密,因此背後也有著渴求與期盼。跨頁的畫面幾乎留白,只有右下一隅有張空著的椅子,像是呼應了心裡這樣的邀請,希望能入座的人是──媽媽。
很幸運的,媽媽真的來了!而且姿態、眼神和小女孩是一致的,回應了這樣的渴望,不只回應,更以肢體動作進一步積極表示傾聽,媽媽大大的身驅和小女孩呈現對比感,一種對母親的依賴、「我很需要你」的絕對,還有媽媽圍繞著女孩的那份願意。隨著媽媽日常的走動到曬衣、收衣,這段時間裡小女孩也慢慢說出她的秘密,用紅色被單來串連這個秘密,是可以沿著小徑抵達的另一端的秘密,如果沒有這條紅色被單,畫面就只是黑白的畫面,即使仰首,仍覺失落,心裡的一角隱隱抽痛著。
小女孩因著紅色被單的包覆,可以游到另一頭見到熟悉的父親,穿著紅色外衣、戴著紳士帽的父親也會來找她,緊緊相擁。作者用紅色被單和爸爸的紅外衣,串起女孩思念的意象;可是當在時間軸上,隨著紅色被單被折疊妥善時,也並不會不見,因為此時以紅外衣呈現的媽媽,就像爸爸一樣,會如此擁抱著並深愛著她。
有些愛與思念無法替代,但如果有個人,願意陪伴著你,從一條被單,到兩條被單,一起探索這條思念的小徑,就算無法經常看見它,但如同那頂父親的紳士帽一般,將永遠到在,可以一起去尋找。作繪者此時將被單的色彩做了轉換,我想,這份追尋,不一定永遠是那條象徵父親的紅色被單,當被單的顏色做轉換時,也代表著新的旅程、新的開始,小女孩和媽媽也有共同織造的回憶。
或許,這不是一個完美結局的故事,但人生又有什麼時候是完美的呢?!面對失去,我們可以悲傷、可以想念,最棒的是,故事裡有個你愛的人,陪伴著,牽著手,在時間的細水長流,一起往前進。我的父親於十三年前離開我們,撕下的日曆一頁頁,時間序沒有停止的持續往前,日常生活中經常想念起,串起這些思念的,也許是一個物品、照片或是一個地方,每當這些「有時候」,心裡就是密麻的線,揪著往前行;可是,如同故事,不要忘記有愛的人在身邊陪伴,一起靜靜感受思念,也一起攜手前行,偶爾看向天空,淡然的思念也又深深廣濶,就像那條寬廣的紅被單,當風起時,總會記得這份──愛的感覺。
推薦閱讀:
有時候,仍可感覺到消逝的至親至愛就在身邊,
多麽希望他不曾離去⋯⋯
女孩心中的深沈想念該何去何從?
阿根廷藝術家輕盈描繪小孩、大人皆曾面對的失落與分離,以愛與詩意撫慰悲傷的心靈
女孩跟媽媽說:「今天我又發現了後院的秘密通道。那不是樹洞,甚至也找不到門進去。」原來那是媽媽偶爾在曬衣桿上晾的被單。
女孩喜歡將自己裹在被單裡,小小的私密空間中,她似乎看見了去世的爸爸。他們會一起游泳、擁抱彼此,遠離世界上危險的事。
不過,當媽媽收下被單,秘密通道就不在了,她多麽希望能夠一直、永遠待在裡頭⋯⋯
女孩童言童語中蘊含著無盡的想望和思愁,她的思念看似無疾而終。
不過,耐心側耳傾聽的媽媽聽完後,給予她一個大大的擁抱,牽起小女孩走到後院,掛上兩件被單,陪伴她一起思念,一同進入回憶,尋找逝去的親人。
簡約圖文交織出無盡想像,細膩輕巧地紓解沉重的生死議題
文字以孩童單純的語言,描寫面對親人逝世的嘆息和誠懇想望,看似輕巧地刻畫你我心中哀傷的情感,娓娓道出抽象的生死議題。
圖像簡約饒富詩意,無聲呈現女孩、母親、父親的濃烈羈絆。色彩的轉換,巧妙傳達雙親對於女孩無盡的關愛,圖文詮釋溢於言表,讀後餘韻繚繞不止。
童書作家暨親子共讀推廣講師/「思多力親子故事生活頁」版主暨曾任故事團隊召集人。是故事創作者,也是親子共讀與繪本講師、說故事老師、兒童作文老師、親職教養分享,至2013年,累積的演講活動及說故事場次超過百場。2014年7月成立思多力親子成長團隊,以經營閱讀推廣、繪本活動及課程規劃為主,期能整合團隊力量,落實社會企業責任。與牛奶爸育有兩個孩子,在樸實簡單的公寓,以故事陪伴彼此,期待新情節。https://www.yin-hu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