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看我大展身手做展覽】Work in progress!如果展覽識讀變成一場展覽⋯⋯

【專欄│看我大展身手做展覽】Work in progress!如果展覽識讀變成一場展覽⋯⋯

如果說「小題大作的每一天」是以「創造展覽」的流程帶領觀眾識別展覽與理解展覽,在2024年4月初甫開展的「日常的形狀」,則是以藝術內容策展的形式,結合展示設計回到展覽識讀的起點:識別展覽與理解展覽。

展覽需不需要識讀的能力呢?每年在台灣,我們都有將近1萬檔的藝文活動選擇時,並廣義地將展覽只是從美術館或博物館的白盒子中,向外延伸到藝術節、設計展等藝文活動,到底「展覽」是為了什麼?又是怎麼被打造出來的?

從事展覽製作工作多年,特別是2017年成立均勻製作後,透過在展覽現場的觀察發現到許多展覽在非典型的展場空間舉辦時,對觀眾來說,與展覽的不期而遇,反而混淆了他們的參觀目的。另一方面,展覽越趨追求互動性,也模糊了展品與觀眾之間的界線。筆者開始思考,展覽需不需要識讀的能力呢?

在討論「展覽識讀」前,先回到「識讀」(literay)的定義:原指閱讀、書寫和計數的技能。1980年代隨著電視媒體的蓬勃發展,歐美開始意識到「圖像識讀」與「媒體識讀」的重要性,將識讀延伸為認識、辨識等基礎的閱讀能力,到解讀、閱讀圖像、媒體,較深一層的批判性閱讀能力,更進一步運用圖像媒體來表達自身思想。

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官方網站上,認為「識讀」的加乘效應正是「賦權」於人,讓他們能充分參與社會,並為改善生計做出貢獻。也強調,除了對於識讀的傳統定義外,在數位化、以文字為媒介、訊息豐富且瞬息萬變的世界中,識讀更是識別、理解、詮釋、創造和溝通的一種手段。若循著媒體識讀的發展脈絡,在策展作為各種領域表達觀點與想法的這個時代,在人人都可能是策展人的今天,「展覽識讀」更是讓我們做好準備的必備能力!

2020年,正式以「大展身手做展覽」作為兒童策展計畫名稱,並透過工作坊與不同機構進行合作。乍看是以「兒童策展」為主體,實為解構展覽製作的流程,從展覽企劃、展示設計到佈展實作,帶著孩子們「動手做」,藉此作為推廣「展覽識讀」。然而,工作坊的參與人數有限,加上一場完整的兒童策展工作通常需要5至6天來進行,以此推廣展覽識讀的概念,內容完整且深入,但從參與人數上來看,普及的廣度卻有限。促使我開始思考,若能將展覽識讀結合自身專業,成為策展主題,並透過展示設計加以實踐成為面對大眾的展覽,也許可以成為推廣「展覽識讀」的另一種方式。

從 「小題大作的每一天」到「日常的形狀」

2023年,在新竹市文化局的邀請下,這個願望透過在新竹241藝術空間的策展而實現!

隱身在巨城旁的新竹241藝術空間,位於新竹市社福大樓內,相較於新竹其他以古蹟或歷史建物轉型的美術館及博物館空間,這個辦公大樓裡的展場,如同前述提到的「非典型展場」,身負著「親子美感共學」的推廣責任。對我來說,是實驗展覽識讀的策展實踐再好不過的場域!

2023年10月展出的「小題大作的每一天」,一方面思考將兒童策展工作坊中展覽製作流程以展覽敘事呈現,另一方面則希望加入相呼應的當代藝術創作,讓展覽不流於只是單向的知識傳遞。展覽分為四大展區,第一展區為「新竹博物館大不同」,介紹新竹市的十個藝文館舍,以連連看方式配對城市地圖中的場館空間、場館介紹卡,引發兒童對新竹市展覽空間之探索與好奇,並從中認識到場館與展覽之間的關係。

第二展區「展覽原來如此」,以親子熟悉的故事書為例,帶出「展覽」定義,並帶出策展人、展示設計、佈展製作與觀眾,在展覽不同階段的分工角色。也透過「最佳觀展模式」的票選與藝術家歐鈞淞的現地製作作品〈請_跨越〉,在進入「做展覽」前,先思考「觀眾」在展覽裡的角色。這件作品在展期間也成為觀眾最不確定的「互動型」作品。空無一物的展台,勾起了觀眾對於「上面到底有什麼?」的好奇心。「看不到!」那就再靠近一點,於是就這麼不自覺地踏上了展台周邊的以竹碳粉製作的警示線,而腳底沾染上的黑色粉末,如同證物一般,在參觀過程中如影隨形。

歐鈞淞〈請_跨越〉討論觀眾與作品之間的界線

帶著參觀行為與作品之間曖昧關係的思考,觀眾進入第三展區「一起大展身手」,轉換身份成為策展人。如同「小題大作的每一天」展題,鼓勵從日常的微小觀察出發。藝術家郭奕臣的〈心感地圖1943〉,藉由80年前的新竹大空襲事件,邀請觀眾參與,修補地圖上的空襲痕跡,呼應策展人在策展的過程中,以小見大,建立於自己的好奇與觀察上,透過不斷延伸的提問,縫合腦中不同的創意想像,打造屬於自己的策展心智圖。

郭奕臣〈心感地圖1943〉呼應策展過程中以創意縫合各種想像

每一場展覽中,展示設計師以觀眾的最佳觀展體驗出發,融合策展概念,進行平面視覺與空間陳列的規劃。這段隱藏在展覽呈現背後的設計思考,透過「小題大作的每一天」局部揭露,期待讓觀眾能了解到展覽參觀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多次參與「大展身手做展覽-兒童策展計畫」的徐世賢,將以往做插畫與平面設計的思考視覺話,利用圖像抽象化生活物件的樣貌,以畫作與立體裝置,排列組合出不同的故事。展間外,則將「小題大作的每一天」主視覺海報的設計流程呈現出來,並以不同造型與大小不一的文字磁鐵元件,邀請觀眾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主視覺海報。另一邊的空間設計區,則是以畫心與展台的高度、燈光色溫,以三種不同呈現,讓觀眾有所比較。

徐世賢〈The Signs〉以抽象化的生活物件,賦予觀眾詮釋空間

接著進入到藝術家吳依宣、劉致宏、黃韶瑩分別以空間裝置、平面繪畫與雕塑等形式,隨著參觀過程中身體忽高忽低的不同感受,回到「最佳觀展體驗」與展場空間之間關係的思考。最後一區的「小題大做展覽」介紹更多參與打造展覽的工作角色,並以王量〈降維城市〉的選取框裝置,鼓勵觀眾抱著「小題大作」的好奇心與創意,放大日常觀察成為一場展覽。

吳依宣〈刪除與再現〉以空間裝置邀請觀眾變換觀展姿勢,發現作品中的小秘密
平面設計互動區邀請觀眾動手拼出屬於自己的主視覺

展期間做了多場針對教師、自學團與媒體的導覽,發現一般大眾對於展覽幕後的分工十分有興趣,許多老師也認為有助於學生對於未來職業的想像。此外,藝術創作以內容或展示方式呼應四個展區,賦予作品另一種詮釋方式,也讓這個介紹展覽製程的展覽更加有趣。更有學生參觀後表示,過去被認為是負面的「小題大作」,在這個展覽中卻成了策展與創作思考的正面鼓勵,也讓他們備受啟發!兩個月的展期,吸引了約4200人的參觀,若以參與人數來看,的確有助於拓展展覽識讀推廣的廣度。

空間設計互動區邀請觀眾動手搭建自己的展台

有了這次的經驗,透過策展提案的徵選,2024年得以進一步在新竹241藝術空間進行另一種展覽識讀推廣的實驗。

展覽識讀:從識別、理解、詮釋到創造展覽的過程

如果說「小題大作的每一天」是以「創造展覽」的流程帶領觀眾識別展覽與理解展覽,在2024年4月初甫開展的「日常的形狀」,則是以藝術內容策展的形式,結合展示設計回到展覽識讀的起點:識別展覽與理解展覽。

「日常的形狀」期待透過情境式的策展規劃,帶給觀眾最佳觀展體驗
展場入口的地圖,以家居空間的方式描繪,在進入展場前,讓觀眾有對於場景的想像

相較於畫作或是雕塑,科技藝術或新媒體藝術因為創作媒材的可親性,常常也會讓觀眾疑惑「這是作品嗎?」「日常的形狀」一展刻意放大觀眾的疑惑,利用分區展題、展場平面圖、展場文案等展示設計,將展場轉化為更居家的空間,打造出每個人共感的「下班後回到家」氛圍。

展場打造「下班後回到家」的不同情境

第一區以「黃昏夕照的窗邊」帶出時間,接著三區分別以客廳、浴室與書房,引領觀眾進入家居中的不同場景,對應著7組藝術家的8件作品,並以「智能管家」語境所撰寫的分區說明,「陪伴」觀眾看展,融入生活場景的想像。

搭配藝術作品的選件,讓觀眾沈浸其中

放下策展人的單一觀點,回到觀眾的最佳觀展體驗思考,本展希望能強化策展選件與展示設計的連結,協助觀眾不只是意識到「觀展」而是進入到展覽情境之中。

每件作品的「說明書」引導觀眾發現亮點

近年來,美術館與博物館常利用語音導覽或其他數位方式,協助觀眾理解作品。但不管國內外,筆者觀察,對於觀眾來說,在看展的當下,最直覺的還是希望能找到展品文字說明,因此怎麼書寫展品說明牌也是博物館近用的熱門討論。

以本展為例,如同策展概念中所提到,展出作品的共同點是藝術家透過創作將細微又習以為常的感受具象化,但在抽象轉換為具象的過程中,依舊存在著讓觀眾理解的縫隙。為了縮小這個縫隙,在展覽規劃時,便討論作品說明文案的功能,應該像是「說明書」,簡單清楚地引導觀眾發現作品的「亮點」,並延伸融入藝術家的創作提問。

如果說,作品說明文案是以文字引導觀眾理解作品的內涵,另一個在這次展覽中所設計「教育體驗區」,則是歡迎觀眾利用「動手做」來了解藝術家的創作觀察。

教育體驗區讓觀眾從動手做中理解創作內涵

在展示設計的討論過程中,我們將教育體驗區設定為「橋」的功能,協助觀眾理解作品。例如在展區「黃昏夕照的窗邊」,藝術家蔡宗勳的〈西曬〉與陳亭宇的〈窗景〉都是以人造光去模擬他們對於真實環境中光的觀察。

在聽見光的聲音前,先以聽見並描繪音景,讓觀眾做好準備

光影變化在我們生活中總是幽微,而當觀眾以日常物件去組合出另一種物件的影子時,作品中探討真實與虛擬之間的模糊界線,更容易被觀眾所理解。另一個展區「燈光昏暗的客廳」中,藝術家張欣語以自製的感測器,帶領觀眾聽見/想像「光」的聲音。

簡單的互動,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同體驗

但什麼是光的聲音,無人知道。因此教育體驗區則是先引導觀眾聆聽生活中不同場景的聲音,並畫出自己聽到的「音景」。在進入作品展間後,隨著藝術家所設定的不同燈具,觀眾更容易以聽覺在腦中描繪出可能的聲音畫面。

張欣語〈Listen to the Light〉採集生活中的聲音,結合想像變成不同燈具所發出的聲音

特別的是,在「日常的形狀」所做的策展內容與展示設計的嘗試,將透過展期間與「大展身手做展覽-兒童策展計畫」合作,舉辦小小展示設計師的工作坊,進一步將展覽識讀的策展實踐推進至與兒童共創展示設計,透過15位新竹在地學童詮釋並創造展覽「奇形怪狀的日常」,敬請拭目以待!

日常的形狀:感知重啟提案
展期:即日至6月9日(日),週二至週日10:00-18:00
地點:新竹241藝術空間(新竹市中央路241號6樓)

延伸閱讀

【小典藏|新鮮事】「大展身手做展覽-兒童策展計畫」 兒童策展玩真的!當代藝術來挑戰!

【小典藏|愛閱讀】一起大展身手做展覽吧!——讀《打造一場精彩的展覽》

胡忻儀( 12篇 )

均勻製作總監/「大展身手做展覽」兒童策展計畫發起人

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2017 年 7 月成立均勻製作,以展覽製作轉譯藝術與文史,貼近日常生活,致力於每個專案中實踐恰到好處的創意。透過對展覽製作的實踐與藝術教育研究,持續探索及推廣「展覽識讀」概念,並於2020 年發起「大展身手做展覽」兒童策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