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倫敦埃斯卡納齊六朝藝術特展

倫敦埃斯卡納齊六朝藝術特展

從11月2至25日,倫敦中國古董頂級業者埃斯卡納齊(Eskenazi)籌畫一場六朝時期(220~581)藝術特…
從11月2至25日,倫敦中國古董頂級業者埃斯卡納齊(Eskenazi)籌畫一場六朝時期(220~581)藝術特展。此為該商家首次舉辦的六朝文物專題,也是有史以來展品數量最豐富的一次,其內容主要來自美籍實業家Norman A. Kurland私人收藏的38件銘心絕品,種類包括金工、石像、陶器等多項工藝雕塑。同時出版的解說圖錄中,亦收錄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亞洲藝術史教授暨六朝藝術專家朱安耐(Annette Juliano)的研究論文,為展品增添深厚的學術底蘊。展覽適逢倫敦亞洲藝術週(Asian Art in London)20週年慶,在彼此相互輝映之下,成為吸引全球藏家前來參與的年度盛事。
收藏名家
Norman A. Kurland是知名的劇本著作經紀人,曾參與多部熱門影視的製作過程。例如電影《綠寶石(Romancing the Stone)》、《保鏢(The Bodyguard)》,以及電視影集《威爾與格蕾絲(Will and Grace)》、《X檔案(The X-Files)》等。2002年退休之後,投身藝文機構並致力於研究學習。他不僅擔任倫敦蓋蒂基金會(J. Paul Getty Trust)董事長資深顧問和利物浦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s Liverpool)理事,近年來更先後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和科陶德藝術學院(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獲得三個碩士學位,積極專研中國考古與佛教藝術。
Norman A. Kurland的藝術收藏歷程可遠溯至1970年代,從一開始便對六朝文物所散發出來的典雅和純真特性所吸引。不久他意識到若將收藏範圍限定於此時期的話,應可形成一套豐富多樣且質量卓越的藏品體系。在1980年間,他與朱塞佩.埃斯卡納齊(Giuseppe Eskenazi)有緣結識,之後陸續從其手中收購不少精品佳作;此外,他也聽取了朱塞佩的意見,逐漸把收藏焦點轉移至佛教雕塑之上。經過40餘年的努力經營,在民間業界建立起令人讚嘆的六朝藝術收藏。誠如他說道:「我認為這些作品耀眼而美麗,從1970 年代中期開始,它們使我在學術和藝術上不停前進。」
北魏熙平年銘公元516年〈鎏金銅菩薩立像〉,高22公分。圖︱埃斯卡納齊(Eskenazi)
展品選粹
六朝是中國歷史上充滿動蕩與變革的關鍵年代,也是一度被後世輕視的重要時期。儘管當時政治紛亂,但在多元種族社會所激發出來的藝術、詩歌和宗教,卻得到極大發展。以絲綢之路為首的貿易網絡,為中土漢人帶來嶄新的觀念、圖像和物質文化。此次展覽便以北魏(386~534)和北齊(550~577)為中心,闡明5~6世紀的藝術表現和技藝高峰。譬如北魏晚期〈鎏金銅菩薩立像〉以高浮雕鑄就,立於圓形蓮臺上,背面刻寫銘文:「熙平元年三月二十三日,清信女佛弟子王貳奴敬造觀世音像一軀,上為七世父母,因緣眷屬,恒得向佛,聞某正法,所願如是。」而另一尊北魏〈彩繪陶駱駝〉,其形象逼真動人,五官精雕細琢,實屬難得傳世佳作。
北魏公元6世紀早期〈彩繪陶駱駝〉,高23.5公分。圖︱埃斯卡納齊(Eskenazi)
還有一件精彩的北齊〈描金透雕理石思惟像〉,雕工精美,富含佛教圖像學意義,體現出此時本土文藝受到來自印度、中亞和西亞文明的思想衝擊。這件以思惟菩薩為中心的雕塑,對於收藏家來說有著特別意義,因為它是2010年Norman A. Kurland在亞非學院碩士論文的研究主題。而另兩匹精湛的北齊〈彩繪陶馬〉,整體造型極富動感,製作品質高超細緻,推測應是來自統治貴族的墓葬明器。該馬身裝飾繁複,包含馬掌、吊墜和扣飾等配件,目前仍存有明顯的鎏金痕跡。這些優美的雕塑和器物,無不為觀眾打開眼界,成為了解六朝風俗民情的重要窗口。
林逸欣( 7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