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Art Basel背後的港島藝術金字塔:都要當狗,那要不要過得有尊嚴一點?

Art Basel背後的港島藝術金字塔:都要當狗,那要不要過得有尊嚴一點?

Art Basel背後的港島藝術金字塔:都要當狗,那要不要過得有尊嚴一點? 國際經驗的保鮮期 A過去在台灣公部…
Art Basel背後的港島藝術金字塔:都要當狗,那要不要過得有尊嚴一點?
國際經驗的保鮮期
A過去在台灣公部門做過基礎的藝術行政工作,到將陣地轉移至香港,變相成為外國高階白領人才,他說道:「說起來有點丟臉,變成某種條件改變下的既得利益者。」但即便攀爬到目前這樣的薪資水平,在香港,他每天都是艱苦地在過活。
談到為何離開台灣?他坦承自己是個若所處環境無法有新的刺激,與學習慾望時,就會動起想離開念頭的人。「我當時想要生活上的轉變,而這個工作機會是我嚮往的。」這個嚮往包含各種層面的躍進,工作區域、性質、薪水、職涯都有想換一條路的掙脫感,上一份正職工作,在公部門以約僱人員的方式進入,薪水約為台幣3萬元出頭,並扣掉勞健保等,而且薪資不會調整,也沒有考績紅利。但公部門有專案能維持跨國聯繫的經驗,也能夠參與台灣數個國際展覽的難得平台。但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該打包離開了,他的離開跟公務體系無關,公務體系對他而言的不同僅是存在於法規面,知道界線就能彈性運用,對他來說還是回歸工作的本質——自我實現。「我知道我再待久一點,就去不了其他地方,其他國家的公司就會判定你只適任於台灣,我的國際經驗就會消失,一開始的所謂國際經驗當然是去國外讀書給予的,而台灣的工作其實也和國際間的互動很多,但我還是焦慮,知道再拖下去會對國際職涯發展不利。」就在這樣的焦慮下,他開始著手跨國尋覓工作的過程。
B過去待過台灣半公家資助的藝術單位,起薪更低約台幣2.8萬元左右,待了四年薪水勉強來到台幣3萬元出頭,但老家正好在單位所在地的他不須繳納房租,生活起來雖然絕不寬裕,但勉強有一定品質。他坦承生活的舒適、過得去,也讓他沒有強烈的意識要在管理級職缺極其稀有的台灣藝文產業中,去爭取什麼位置,但曾經的博物館、美術館工作經驗,中、英語流利的背景,卻在數年前沒有太多館博單位的香港,顯得是突出的經歷。「但現在多數的好位置早就都卡好了,如進去公立出資的美術館,大部分人一進去就是在機構裡面升遷而已,並不會再離職或釋出新位。且香港即便是一般人都有英語溝通的能力,他們比台灣一般人多了跟國際溝通的競爭力,他們在立基上就比我們有優勢,這也是台灣人會追得比較辛苦的部分。」
來自中國的C,原在香港念書,就業時索性就繼續留在香港。剛開始在藝文研究單位擔任基礎行政,起薪約為1.5萬元港幣,透過幾次良好合作的口碑轉職與向管理階層提出要求後,目前在香港本地面向民眾基礎文化活動的單位工作的C,薪資約2萬元港幣(約8萬元台幣),「我喜歡這份工作是因為感受到尊重與具備發展機會,沒有上下班需要打卡規定的自由感,也沒有外商公司過於壓迫的工作狀態,但有實踐藝術展覽呈現的機會,並有較多可能能夠見識到國際藝術品牌的明星、藝術家等,這種國際化的養分在現階段還是重要的,即便中國、台灣有類似條件的工作出現,香港還是在言論自由度、國際化、薪資水平等方面是更加全面性的。」而2萬元港幣薪酬在香港本地非外資的藝術產業,C評估大約是有到達一個勉強中等的水平。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會(Art Basel HK),藝術以各種姿態裝點港島天際線的外貌,2015年曹斐視頻裝置作品《樂舊.圖新》在香港最高的建築環球貿易廣場建築立面上展示。(Art Basel Hong Kong提供)
我要我的專業被合理地評價與對待
而在外資藝術產業工作的A,當初開始跨國尋覓新工作,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他尋找幾個台灣附近國際都市的工作,但對外來人才的簽證取得都並不方便與友善。所以會來到香港亦非完全依靠機緣,而是被制度所影響,「這端看一個地方是否對於外來人才歡迎與方便。」A謙稱是歐美體制公司福利的鄉巴佬,看到許多符合人性的制度都嘖嘖稱奇,但他也坦言職責中的部份合約綁得很死,例如不能在離職後一定時間內加入競爭公司或產業,「當公司願意花這個資原吸納你,它就必須保障其商業利益,把你的專業資源用到極致。」
A和B共同談到過去在台灣從事藝術行政工作,累積一定時間後,很快就到達薪資水平的天花板,「台灣藝文產業的薪資狀態真的不好,多數人只能用熱誠說服自己,先拿下個位置待待看,再看之後有沒有機運和發展,好像堅信某種宗教一樣,相信自己未來有一天可以獲得救贖。但我們都清楚知道,在台灣獲得一個上位者的位置,很多時候和專業與能力無關,也無法靠個人努力,而是某種背後的年資、人際、機運在運作,這也常會讓擁有專業實力的人失望與放棄。」
然而,當你有語文實力、國際認可的專業資產等經驗,在香港就會獲得比較合理的待遇,而非若台灣薪資只能到某個區間,就無法再向上提升。「資本社會運作的邏輯,是他看重你的專業,就給你報酬和相對應的頭銜與業務,但在台灣薪水和職等與工作場合的影響力並不是一個資本社會運作的邏輯所決定,資本社會強調能力與誰能做得最好,但在台灣這種自我實現很容易會有其他因素介入。」A無奈說道。
這些多工能力的藝文工作者,他們離鄉更換另一個層級的跑道,或是跳進香港資本主義系統的高壓之中,也許只是為了確保己身的專業與成就,沒有被這些曲折的因素所影響,並且更單純地因為專業而受到晉升與尊重。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會(Art Basel HK)期間的香江風景,此展會的崛起使香港藝文生態迅速蓬勃的發展,也成為吸納國際人才的重要吸力。(Art Basel Hong Kong提供)
當我們赴港搶灘,他們卻「哈台」
A觀察社會結構與台灣的差異,不可否認香港的體制與歐美是較接近的,他如推理小說般返訴國父在創建中華民國的思考,「他的思考應該還是偏左些,包括監察院的設置,都有權衡和制衡的考量,台灣的薪水上不來,但也不會是世界最窮困的,年輕人靠北買不起房子,但幾乎全世界的年輕人都買不起,但你可以活得有點尊嚴,你可以享受點公共資源,如你可以去河濱公園騎Ubike,不用花很多錢的休閒,但這種小確幸在香港卻很少。」他認為在香港要活得像人,一定要達至一個薪資水平以上,在台灣2、3萬元的月薪的確很辛苦,但你不會到完全沒有尊嚴,你仍可以保有小確幸,生活中還是有基本的娛樂與品質。
C談到香港人喜歡台灣的空間,常開玩笑說往來港台可以像是一日生活圈,的確,就像台北到台南那麼近。但很多香港人聽到台灣的薪資水平,無論藝術圈與否,還是會被其低落的程度嚇到,「但香港的藝術家需要更好而且實際的創作空間,他們看上台灣的優閒、舒適,以及空間使用上的奢侈與自由,深圳和廣州距離更近,但可能台灣的氛圍更加吸引人些吧,有聽過藝術家或設計師朋友在想是不是可能一起出資在台灣租個空間,大家可以去當工作室使用。」
其實近年觀察香港青年世代,有存在「哈台」的風氣,如台灣GNH(國民幸福總值)在東亞地區排名第一名,並被許多港人視為實現理想、擺脫香港高度商業化、割喉式競爭的夢土。如A深刻感受到香港生活得矛盾,即便現在的薪資,過得勤儉一點,給父母家用、儲蓄的金錢甚至超過前一份台灣工作的薪水。但他也無時無刻看到其他在香港工作的人,每天面對生存掙扎極度窘迫的場景。「港島很小,也許對於富與窮的感知會被放大,你會一下子看到許多醜惡與貧窮,我不確定用別種視野來看會不會比較客觀點,但就我個人的認知,在台灣,一個人的生活品質還是相對好一點點。」
錢多就招得到人?倒也未必
訪談的閒聊間,A和C也透露公司近期在招聘人,我笑說「應該排隊排很長吧?」A卻懊惱地說:「不如預期」,他向身旁幾個欣賞他們工作態度的朋友問起都被打槍。當初他也是想,「都是伺候客戶、都是當狗的工作,來香港有更合理的薪資,為何大家不願意來」,還按耐不住有種「台灣人都不爭氣的想法。」
後來,他也想想都是當狗,要在哪裡當好像也沒有太多的差異,「他們如果覺得在台灣比較幸福,活得比較有尊嚴,這都是一種生活價值的選擇。」而他們也觀察除了薪資水平的條件外,許多台灣藝文工作者缺乏的並不一定是豐厚的薪資,「他們似乎更想有一種獨立品牌被識別的方式,可能是畫廊主、藝術諮詢、或是某種專業的關鍵者與執行者,好像這類的自我認同,更符合某部分台灣藝文工作者的需求,而不只是實質的金錢。」
「都要當狗,那要不要過得有尊嚴一點?」而這個「尊嚴」的定義,每一個人心中有一把不一樣的尺,有的人把尊嚴放在薪資上,有的人把尊嚴放在生活品質與政治箝制的鬆緊。A透露計劃將再轉戰中國,尋求更寬廣的工作實踐,B則說中國的狀態對他而言仍充滿隱憂,他雖懷念台灣的舒適生活,但香港仍是目前工作地點的優先選項。
當訪談最後問到香港藝文產業最常被詢問的問題,他們雙雙翻著白眼說道,「香港真的不是只有Art Basel!」
「香港」之於「台灣」始終是個奇妙的對應,在回歸中國後,一國兩制的政經實驗場,香港一部分呈現台灣未來政經情勢可能的下場,面對這個現實,台灣人多少帶有恐懼。但在藝術產業卻是另一光景,2013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會(Art Basel Hong Kong)正式開幕後,後續蓬勃的藝術發展,多數人萬分憧憬香港藝術產業爆發性成長的各種可能,港島同時成為與上海、北京等地齊名,藝術行政人員實現夢想新的應許之地。
多次出入採訪香港藝術現場,認識了數名中國、台灣籍的藝術行政,他們各自在外商經營的藝術產業、文獻研究單位、非外資的香港畫廊、香港本地面對民眾的藝術推廣等單位工作,不論在離職或仍在職的狀態下,他們雖選擇隱身但仍慷慨地試圖以他們的觀察與工作的細節分享給那些,將工作職涯目標放在香港,甚至全世界的藝術行政工作者。
這也是在書寫完〈來去中國當藝術行政,是盤好局嗎?劉美軍:我要在上海活下去〉某部分的懺情,當把這個議題明星化的包裝後,是否失焦了這波藝術行政離台潮真正的癥結,而這篇報導雖然採訪者並未以真名現身,卻希望以真實的數據與貼地香港的反饋和差異的職涯選擇,更清晰地譜出藝術行政對於職業價值的真實之聲。
價格一樣,台幣換成港幣算給你聽
在外資經營的藝術產業工作的A,我們敲好訪談的時間是在週末,電話中他談及剛採買好食物且烹煮完。「你都自己煮?」我驚訝地說。「對啊(笑),因為便宜啊!我都周末先煮好,這樣就可以一週每天帶一點到公司去吃。」
我認知中,在香港應該擁有比台灣相對好的薪資,但仍要勞心的自己張羅每天的食物,提到香港的物價,他解釋約是台灣的四倍,一頓餐飯就是50元,只是幣別是港幣。其實每月薪資也是,但是就是台幣換算成港幣,約為港幣4萬接近台幣16萬元左右的薪水。「其實以生活或物價水平來說,和台灣是差不多的,但就是換一個幣別,不然根本無法負荷這邊的生活。」
然而,香港本地的藝術產業卻無法支付如此漂亮的薪水,B是因為過去的伴侶到香港工作,他也努力往香港尋覓工作,因緣際會在中國的藝博會遇到參展的香港畫廊,在剛好有職缺開出的情況,他順勢取得到香港藝文產業工作的門票,薪資的談判、租房的問題當時他沒多想,就是先到香港,一切再說。到了香港被驚人的租屋價格嚇到,B的起薪約1.3萬元港幣(約5萬元台幣),「才發現香港覺得比較行的合租屋也幾乎都要6、7千元港幣以上。」好在還能與伴侶同住,不然初到此地就要租屋,「當時真的想太少,只想拿到香港的工作機會,當時若有租屋費的支出,剩下的錢供給生活開支就差不多了,要怎麼活?更不用說存錢。」
A工作的地點則在港島的精華地段,剛來香港時就先求離公司近一些的地方落腳,能夠應付無法掌握的工作量,以及平常走路去上班就好。目前的居所大約一房一廳,但比台灣認知的空間小很多,大約是1.6萬元港幣,約為6萬的台幣,「可能聽到換算成台幣會覺得很誇張,但這其實和台灣是差不多的,就是大約薪資1/4拿去繳房租,這是我目前維持得起的需求,因為在香港你沒有這樣的薪資水平也很難在外租屋,尤其是離公司近的精華地段,1.6萬元的房租很有可能就是其他人一個月的薪水,香港的中產階級是非常M型化的。」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