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薩璨如個展:片羽—選擇的記憶

薩璨如個展:片羽—選擇的記憶

在這更講究作品是否投射某類議題、反映人類生活處境的年代,薩璨如充滿個人感性的作品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她的創作自述,一如她的作品,帶著一股深幽的詩意。
薩璨如在工作室。(双方藝廊提供)
在這更講究作品是否投射某類議題、反映人類生活處境的年代,薩璨如充滿個人感性的作品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她的創作自述,一如她的作品,帶著一股深幽的詩意。「當人生踏入一個生命起點已遠去、終點比預期更靠近的階段」,歷史、時間、記憶……,在這因為疫情而隔絕的日子裡,也令人有了不同的感受與思考。薩璨如說:「我的創作並非再現真實生活或大自然中的形象,我只能仰仗記憶與感官引導我捕捉深藏在腦海中的畫面與感受。⋯⋯我將這些畫面與感受配對、重組、形塑,並將抽象概念轉譯成實體,呈現在我的雕塑中。⋯⋯記憶是我無論到哪都隨身攜帶的行囊,我總是想為它裝入更多的感觸、興味、與佳趣。我希望將它們轉譯在我的創作之中,被人擁抱、儲存在你的記憶中」。
(双方藝廊提供)
展場一景。(双方藝廊提供)
對於石雕這門古老的技藝,薩璨如有著更多神聖的信仰。這樣的信仰不只體現在「石藝」存續的使命感上,同時還有對此一材質的崇敬,因為任何石材一經削切,都無法避免其不斷減損的本質。因此當她見到並未用心創作的石雕作品時會為石材感到悲嘆,也不斷自惕:「我時刻謹記,能夠使用大理石進行創作是件多麼難能可貴的事。它們早在兩億年前經歷地質形變而成。在創作過程中我發現,每一塊大理石材都有各自的特質。這些石材有時特別難以駕馭,但終究我理解,這是它們賦予我的挑戰,要我留心警醒、且須謙卑。今日我們能夠透過創意形塑石材,展現大理石永恆的美,這不啻是種恩賜。」
薩璨如的工作室為一擁有300年歷史古蹟。(双方藝廊提供)
(双方藝廊提供)
這奇異的恩典,冥冥中驅動了薩璨如與夫婿尼古拉.貝杜(Nicolas Bertoux)在米開朗基羅當年的創作地,優質大理石產區卡拉拉山(Carrara)附近的塞拉維札(Seravezza)成立工作室。為了延續、促進日益斷層的石雕與造型工藝,兩人於2002年創辦了Arkad基金會,除了固定舉辦石雕營、培訓藝術家,豐富的藝術項目也進一步促進了不同藝術領域間的交流。一般可能認為大理石不是一個「當代」的媒材,但兩人更傾向認為「當代是一個概念與心態」。於是新的科技技術乃至機械雕刻並非對石雕藝術的背離,而是如何藉由與時俱進的技術轉變,產生更多的形狀與質地,提升雕塑的可能性。因此,在薩璨如的作品中,不乏看出如果沒有現代科技協助便無法完成的切鑿痕跡與造型,只是藝術家會在造型後再賦予屬於藝術家的手感。這千萬年前即存在的素材,從採石場、進入工作室、到成為作品,並不只是一個切割的過程,而是透過藝術家的創作概念,賦予、挖掘潛藏其中的生命。
(双方藝廊提供)
從史前到近代,從現代到當代,我們隨著大理石這一材料,窺探人類歷史與創作的生命延續。於是薩璨如的作品彷彿吉光片羽般,為我們凝練、存留了屬於時間、大地、歷史與一個深刻藝術靈魂的曾經。

片羽—選擇的記憶:薩璨如個展

展期:2020.05.12-2020.06.27
地點:双方藝廊
地址:臺北市北安路770巷28號

 

朱貽安(Yian Chu)( 131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