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鈔票不能堆出藝術品質

鈔票不能堆出藝術品質

「向台灣老一輩畫家致敬!」此一標語式的文字,出現在1960年代或90年代的畫廊展覽請帖上,可以表現出不同的意義…
「向台灣老一輩畫家致敬!」此一標語式的文字,出現在1960年代或90年代的畫廊展覽請帖上,可以表現出不同的意義。因為在60年代,李石樵(1908-1995)曾一度啃饅頭過日子。但到了90年代,李石樵的油畫作品已被喊出1號10萬元的價碼。如果在60年代──繪畫革命狂飆的年代,有畫廊願意隆重展出老畫家的作品,並在請帖上祭出「致敬」的標語,那實在是雪中送炭,敬老尊賢,更難得的是具有非常先見的商業頭腦。
可惜台灣向來不是充滿先見的地方,而是投機與貪妄的島嶼。自從老畫家的價碼及銷售一路看漲以後,本土畫商的促銷花招及服務態度的確令人嘆為觀止。畫商一見老畫家光臨,猶如遇見了財神爺,恭敬而誠懇的致意:「您的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安慰及快樂!」旁人聞之頓覺肉麻四溢,但我認為這句話說得倒滿實在,可不是嗎?老畫家能維持健康多畫些作品好讓畫廊多賣幾件作品,不是值得安慰與快樂的事嗎?
其實老畫家們在一片恭維與歌頌聲中,並沒有迷失理智,他們心知肚明,所謂「致敬」,根本不是對人,而是針對著鈔票。「向台灣老一輩畫家致敬」在現實的意義上可以翻譯成「向1號10萬元致敬!」雖然明知話中有虛,但經歷了飽受冷落的大半生,到了晚年,能夠廣獲肯定與恭維,即使是浮面的,也頗感窩心。蓋落日能出現餘暉,總比一片陰霾好得多。
2013年「林惺嶽──台灣風土的魅力」個人回顧展樂見小朋友到來。
不過鈔票滾滾畢竟令人眼紅,對於老畫家的畫價之飆漲,看不順眼者大有人在。於是,有人評譏老畫家貪而無厭,有人貶低印象派繪畫之理念腐朽,有人深惡商業畫廊之投機炒作,有人恥笑許多收藏者之眼光短路,有人怪罪所有介紹老畫家的「瞎捧文章」,有人悲痛美術環境之集體墮落,更有人特地推出學術論文加以撻伐。最奇怪的是,有人一方面標舉藝術的純度與良知,另一方面則大聲疾呼:「請不要買老畫家的作品,應該來買我們的作品!」
對於上述的「義憤」及反彈,我一向冷眼旁觀,因為情緒化的反彈也同時會蒙蔽了理智的洞見。美術市場之炒作飆漲正是許多非藝術因素大量介入的結果,刻意把嚴重「物化」的現象帶進藝術本位上尋求解答根本無濟於事,苦口婆心對那些存心把畫作當股票看待的人講藝術的真義,簡直是對牛彈琴,而把一時一地的道德是非當做學術討論的課題更顯示思路不清。
更何況老畫家晚年獲得金錢報償又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呢?也許畫家在咱們社會裡是窮慣了,大家習慣視畫家之窮困、寒酸、落魄、酗酒、失意以致全身跳蚤為理所當然,如今看到老畫家突然有錢竟然覺得渾身不自在,視為反常而鳴鼓攻之。如此對天才之虐待狂心態,正是值得診斷的社會病症。
眼看楊三郎(1919-1989)美術及李石樵美術館之建立,印證了老畫家有了錢之餘,仍然不忘理想之實踐。斷然認定藝術家沾了金錢就會墮落的的想法,值得商榷。至少在當代國際大師中,並沒有人因名利雙收而告墮落,因為基於真正的藝術執著,絕對能超越金錢的迷惑。從創作來說是如此,從批評來說更是無可置疑。美術的評論主要是針對美術作品本身,以及相關的美術本位問題,至於作品一號多少錢是不在考慮之列的。
因此,在有關老畫家問題的議論中,有一種反彈的聲音我極為重視,那就是有新生代提出質疑──為什麼對老畫家的評介總是歌頌與肯定的,而沒有深入的批評?這一點的確值得我們重視。
一般說來,在現階段中,對老畫家的評介,不管是專業美術雜誌的專輯或美術館的回顧展,都著重在整理與肯定的初階。換言之,對老畫家的創作生涯整理出大致的輪廓,並對其畢生的努力予以肯定,而此肯定多少具有酬謝的含義。但是整個說來,這只是本土化必然會走的第一步工作。未來尚待努力與拓展的,還有許多課題。所謂「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如果台灣的文化要提升,絕不能關起門來陶醉,必須投入國際化的舞台中接受考驗。對於老畫家們的藝術成就有必要再進一步置放在更大的時空架構中,再予評估,才能真正考驗出更實在的成績來。
到底藝術家也是時代的產兒,每一個時代有其特殊的客觀環境及文化氣候,而此客觀環境及文化氣候,不但孕育了畫家生命的成長,激發了其理想、磨練了其鬥志,也同時模塑了畫家的思想,決定了他的格局。因此,每一個時代的畫家,都有其特殊的成就,也有其一定的限度。而其成就及限度卻必須經由比較分析中才能評估出適當的分量,所謂歷史的定位,就是從較大的時空透視及觀照中確立的。
從時間的演進透視下來,我們必要將成名於1930年代的畫家與成名於60年代及90年代的畫家做對照、比較及分析,才能更清楚的看出日據時代老一輩畫家們為什麼會畫出那種類印象派風格的畫,也能一目了然他們的思想視野的局限。斷然的新時代的藝術觀及評價標準,強加在老一輩畫家身上固然不宜,但以老一輩的觀點及標準衡量新生代的成就同樣錯置。
再從空間的擴大來觀照,我們必要將台灣老畫家們的成就與同時代的歐美、俄國、日本、中國大陸及其他第三世界地區的藝術家的成就做比較研究,才能更認清我們自己的分量,也更能體察出台灣的歷史際遇及文化地位。因此,在未來,台灣的藝評工作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去奔馳。根本不必太介意眼前小格局的論爭。
畫價1號多少錢並不能決定藝術的品質,就如同房價1坪多少錢並不能決定居住的品質是一樣道理,歷史視野的開拓才是未來值得努力的目標!
本文選自 帝國的眼睛:林惺嶽藝術評論及學術文集
購書傳送門:
典藏 
博客來 
林惺嶽( 3篇 )

藝術家、評論家和美術史學者;1939年出生於台灣台中,現居台北。 1961年畢業於師大美術系,1975年赴西班牙畫遊。1982年任教台北藝術大學,2005年退休。自1950年代末,林惺嶽以畫家身分創作不輟,並同時發表藝術評論、時事議述、學術專文等上百篇,期間應邀至北京、巴黎、京都等地演講,深受國際美術界敬重。 生平著作包括:《神祕的探索》(1975)、《藝術家的塑像》及《陽光季節的陰影》(1980)、《台灣美術風雲40年》(1987)、《渡越驚濤駭浪的台灣美術》(1997)、《中國油畫百年史》(2002)、《戰火淬鍊下的藝術》(2003)、《瘋狂人生:達利小傳》(2012),且於2012年末由彭宇薰執筆完成《逆境激流──林惺嶽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