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第二屆大內藝術節記者會

第二屆大內藝術節記者會

第二屆大內藝術節於2015年12月12日盛大展開,本次邀集大直、內湖地區的17間藝術機構與企業、30位藝術家以…
第二屆大內藝術節於2015年12月12日盛大展開,本次邀集大直、內湖地區的17間藝術機構與企業、30位藝術家以及逾70件作品一同參與。
策展人羅禾淋於記者會說明本次大內藝術節,在延續2014年首屆的「城市精神」之外,更進一步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大直、內湖地區中不同族群的生活路徑得以進行串聯、讓藝術連結產業生活圈。本屆展覽主題訂為「不眠的居所」,並規畫以三項子計畫進行,以全天不打烊的形式為在大內地區居住或工作的民眾提供24小時的藝術作品展示。
哥德藝術中心開幕當天,藝術家葉怡利表演行為藝術《來茶,欶仙氣》。(大內藝術特區提供)
有鑑於民眾大多會畏懼踏入畫廊欣賞藝術品,子計畫「藝術在街角落」即在劍南路捷運站周邊採取行動藝術館的概念,直接把藝術品放在戶外空間或以商辦大樓電視牆播放,以此為節點讓民眾注意現正有藝術節的進行,引發他們在城市中尋找藝術品的興趣,再延伸走進畫廊看展覽。而在藝術節期間,民眾更可於特定時段搭乘免費巴士暢遊大內藝術特區看展覽、聽講座。
子計畫「藝廊不斷電」,由采泥藝術提供大門讓藝術家CandyBird 現地創作。(攝影/楊椀茹)
在主展場畫廊的子計畫呼應義大利文學家Italo Calvino《看不見的城市》一書,對於烏托邦城市的想望與提問;設定為「不被看見的城市」,以學術的觀點放大民眾對於城市現存情況「視而不見」的問題。並首度安排亞洲藝術中心、哥德藝術中心與尊彩藝術中心三家畫廊於本屆藝術節的首日同時進行聯合開幕,分別以各異的策展方向共同探討當代生活之中土地、居住、科技以及媒體的問題。至於「藝廊不斷電」子計畫,則由多家畫廊提供櫥窗空間擺放參展作品或是直接提供玻璃門或鐵捲門表面讓藝術家現地創作,讓民眾在夜晚行經未營業的畫廊時,可停下腳步欣賞白天無法觀看的限時作品,亦讓藝術特區在日夜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2015年第二屆大內藝術節記者會,與會佳賓合影。(大內藝術特區提供)
台灣藝術產經研究室國際事務主任柯人鳳提及:「以畫廊為核心所發展的大內藝術區的成立是成功的先行示範,希望在未來能夠成為一個產業聚集的效應,發展成一個區域經濟。因此,畫廊協會在2015年代表視覺藝術產業隨同柯文哲市長去上海參加雙城論壇時,就多次向市長提到大內藝術區呼應了民間先行、政府支持的口號,也期許真的能夠落實。」而於尊彩藝術中心參展的藝術家齊簡亦於記者會中肯定本次藝術節的深入規畫,更表示藝術產業要如何與民眾結合、受到政府支持,是接下來要思考的課題,而將來的畫廊不只是藝術展覽、交流的空間,甚至是藝術生產的基地。
策展人羅禾淋於子計畫「藝術在街角落」的長虹新時代廣場與藝術家李承亮作品《月球太空計畫》合影。(攝影/楊椀茹)
大內藝術節運用藝術介入空間的手法,形塑在日常生活中即可輕鬆親近藝術品的氛圍,以喚起大眾對藝術的重視與喜愛。而作為第一個畫廊產業區,期許集結眾多畫廊的大內藝術特區能持續發揮吸磁效應,逐年擴大規模並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力。
楊椀茹 (Yang, Wan-Ju)( 160篇 )

典藏ARTouch資深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