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內藝術區成立於2014年,成員為大直、內湖地區共15家畫廊與藝術機構,而在近幾年來藝術空間漸漸聚集之下,大內地區也不再僅以內湖科技園區為地區形象,今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也選定此區舉辦「2016台北大直內湖創意街區」,以多樣化的活動內容重現街區的魅力。
尊彩藝術中心內的「不在場的氣息:當代藝術主題展」。(攝影/林怡秀)
上月初,每年秋冬之際於此舉行的「大內藝術節」在今年進入第三屆,今年藝術節內容由策展人羅禾淋、協同策展人黃義雄共同策畫,以「日出的悸動」為題,除了結合「2016台北大直內湖創意街區」,串聯20處以上的展演場域、超過30位藝術家參展,同時也延續了去年「不眠的居所」主體,讓大內地區的生活型態在日、夜之間都有不同的面貌呈現,期待藉此拉近大眾與藝術之間的距離,並重新思考藝術與大眾之間的關係。策展人羅禾淋表示,本屆主題「日出的悸動」是源自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著作《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在活動中思考關於藝術「靈光」的獨一無二性,也進一步以日出來比喻人們當下與藝術之間的關係與距離,「我們用日出形容非藝術背景的大眾體驗藝術的心情,觀看日出的經驗關乎於一連串感知,因此今年的展覽也從五感出發,結合視、聽、味、觸、嗅覺。」
以五感體驗藝術
此次大內藝術節除了各畫廊的展覽串連,也於開幕期間設置「不在場的氣息:當代藝術主題展」於尊彩藝術中心與秋刀魚藝術中心內,試圖以嗅覺延伸出對於生活中的敏銳度,探討當下人們面對生活環境的挑戰,述說生活中看不到的環境變化。如在尊彩藝術中心展出的日本藝術家鈴木貴彥(Takahiko Suzuki),以手做建築、攤位模型,傳達他在不同地區中所看到的城市能量,與全球化下的異質風景。聽覺部分則是於12家畫廊中策畫「聲影碎形:音像藝術展」,以音像藝術為主題,邀請不同藝術創作者,使用同一個硬體設備進行創作,其碎形除了代表聲音取樣的狀態外,同時表示聲音視覺化的基本樣貌,而在此概念下,每間畫廊也代表一個碎形。
學學白色空間展出「孩子的海洋」。(攝影/林怡秀)
而藝術介入戶外的部分則以「影像的再造:錄像動畫影展」與內湖公民會館、台灣工銀合作,利用城市影展概念進行作品放映。策展人認為,影像是大眾文化之中,最容易接觸藝術的延伸媒介,影像的時代性與其使命,透過年代的不同也將有其轉變。而在作品的選擇上則以社會議題相關的創作為主,如林泰州《我身體就是空污監測站》;廖烜榛、黃奕捷、李佳泓、王又平《錢江衍派》、吳其育《一號與狗》等作品。「科技漫步:互動藝術特展」則透過互動藝術的方式,讓觀眾直接觸摸、近距離與作品互動。
藝術食糧計畫
自首屆以來,大內藝術節一直維持著以跨界合作延伸藝術感知的概念,在今年的藝術節中,以「藝術食糧計畫」為本次的重點之一,此活動讓藝術創作直接進入到餐廳,策展團隊與大內地區四家餐廳合作,邀請藝術家與餐廳討論菜單、行為演出等,透過偶發的方式在餐廳中演出。參與此次合作計畫的藝術家有:葉怡利行為演出《日日煎/堅》;黃博志以「種植-研究-寫作-釀酒-調酒」為循環過程的《五百棵檸檬樹》;以Mimi和Lucy的書寫結合「愛人料理」產品,並在藝術節期間發行限量極短篇小說上下冊的「致,遠方的食物記憶」;葉育君與鄭宜蘋搭配台灣小農的有機食材及蔬果,結合現場即時影像裝置、電子聲音的行為演出《游擊快炒果汁吧》;陳嘉壬在印尼切曼提藝術村(Cemeti Art House)駐村時,以「水」為概念,透過影像裝置的手法,傳達在當地生活觀察的創作計畫「甜水-日惹人文景觀的影像風景」。
林正偉│飛毯計畫-夜來香 塑膠、鐵、風扇、磚塊 2014-2016 攝影/林怡秀
打破距離感
「如何縮短畫廊與觀眾的距離」,也是策展人羅禾淋強調的重點,對於平常沒有看展習慣的民眾而言,畫廊空間往往帶有距離感,為此,今次大內藝術節也設計以遊戲闖關方式組成的「奔跑吧!大內-藝術解謎王」活動,串聯大直內湖區的六間畫廊,參加者需以手上的解謎地圖與集點卡指示,前往地圖上標示之藝廊、完成任務、蓋章集點,率先抵達終點的前三組可獲得版畫、藝術家DVD、文創課程等獎勵。而以遊戲參與藝術節的方式也是講座、工作坊、導覽之外的選擇大直內湖創意街區策展人黃義雄談到,希望透過相關活動,討論藝術與大眾之間的距離,「大直內湖區有豐富的城市景觀與藝廊,在思考展覽時我們做了很多關於這個區域的資料徵集和盤點、了解在地特色,思考如何透過藝術與活動創造區域間產業合作關係?如何建立這個區域的節點?因此我們規畫了台灣藝術史競賽、藝術解謎尋寶、獨立市集等等,讓民眾藉由輕鬆的方式了解藝術知識,也透過論壇討論梳理不同區域的紋理與在地特色,希望以最直接的方式讓藝術與大眾更接近。」
Tags
林怡秀( 132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