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24鬼月專題】清代名流私藏的鬼怪圖冊:淺談《聊齋全圖》畫皮、狐妖、鬼魅群出

【2024鬼月專題】清代名流私藏的鬼怪圖冊:淺談《聊齋全圖》畫皮、狐妖、鬼魅群出

【2024 Ghost Month Special Feature】Illustrated Albums of Ghosts and Monsters from the Private Collections of Qing Dynasty Elites: On Painted Skin, Fox Spirit, Ghosts and Ghouls in “The Illustrated 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清光緒年間一套裝裱華麗、抄寫精美的《聊齋全圖》,以繪本冊頁形式描繪《聊齋》故事。書中每一個場景,都可以看到佚名畫家對於日常「物質」的精心描摹。無論是織錦服飾上的金絲刺繡、綾羅綢緞,還是居家陳設的裝飾掛畫、文房用器、茶具、梳妝銅鏡等物,都客觀反映了清代上流社會的生活狀態。而畫中對男女關係露骨的展示,則呈現此書私密閱讀的特點。

她的臉色蒼白如紙,雙眼深陷,充滿了無底的怨恨。披頭散髮的身影在黑暗中緩緩移動,發出淒厲的哀嚎聲。

無論是電影、電視、小說、漫畫或遊戲中,女鬼向來是人們發揮想像力的熱門題材,可以增添作品緊張和恐怖的氛圍,歷久不衰。若說到中國傳統文學中的女鬼,大家多會率先想到清代文人蒲松齡(1640-1715)的短篇小說集《聊齋誌異》。在他筆下最知名的故事,當屬書生甯采臣與女鬼聶小倩,落魄書生與貌美女鬼的人鬼戀情節,也是《聊齋》改編作品最多的篇章。

書生撞鬼,順便談個戀愛?

清光緒年間一套裝裱華麗、抄寫精美的《聊齋全圖》,以繪本冊頁形式描繪《聊齋》故事。其中,〈聶小倩〉故事講述在一座荒廟中,女鬼小倩受妖婦挾迫誘殺男子,某日被來此借宿的正直書生甯采臣折服,並向他求救。甯采臣聯合一同借宿的劍客燕赤霞,擊退老妖並為小倩遷葬,小倩也來到甯家報恩,人鬼最終修成正果。

畫面中,是小倩住進甯家後,意識到破廟的老妖可能來報復她,因此請求甯采臣取來燕赤霞送給他的革囊,高掛在房門口。這個革囊曾是劍仙盛裝人頭的袋子,有驅邪鎮煞的功能。當夜,妖怪果然來襲,小倩嚇得躲到了夾幕裏。

小倩住進甯家後,意識到破廟的老妖可能來報復她,因此請求甯采臣取來燕赤霞送給他的革囊,高掛在房門口驅妖。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11冊,〈聶小倩〉,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夜晚妖怪來襲,小倩嚇得躲到了夾幕裏。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11冊,〈聶小倩〉局部,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原文中敘述妖怪貌如夜叉,電目血舌,渾身發光像鳥一樣快速飛來。到了門口停住,妖怪卻步徘徊慢慢靠近,想用爪子撕裂革囊。忽然革囊響了一聲,恍惚之間有個東西從革囊裏突出半身,並且把夜叉揪入了袋中,於是安靜了下來,革囊也變回之前的樣子。兩人打開囊袋一看,裡面只有清水而已。

《聊齋全圖》幾乎每一個場景,都可以看到佚名畫家對於日常「物質」的精心描摹。無論是織錦服飾上的金絲刺繡、綾羅綢緞,還是居家陳設的裝飾掛畫、文房用器、茶具、梳妝銅鏡等物,都客觀反映了清代上流社會的生活狀態。而畫中對男女關係露骨的展示,則呈現此書私密閱讀的特點。(註1)

兩人結婚後,小倩喜畫蘭花圖送給親友,看起來與常人無異,女眷親友們甚至覺得她貌如仙人。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11冊,〈聶小倩〉,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這套工筆重彩的畫冊,無論從尺寸篇幅、裝裱形制,還是工細程度,都是書市上難得一見的「奢侈品」,受眾應當為富貴的官宦顯貴。儘管文字部分抄寫精細,但實際為注釋畫面故事的輔助,圖畫才是圖冊的主角。(註2)加上書名以「全圖」冠名,顯然圖畫是其主要賣點,猶如今日賞玩消遣性質的彩色繪本,具有了一定的藝術獨立性。

許多《聊齋誌異》相關研究都指出,蒲松齡在講述鬼故事時,特別重視突顯懲惡揚善的主旨。故事中鬼魅的生、死只是過程,重點在於人與鬼的心性與行為,善者必生,惡者必死,生與死是賞罰的結果。

書房中小倩請甯采臣教她閱讀《楞嚴經》。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11冊,〈聶小倩〉,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11冊,〈聶小倩〉局部,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像是,原本助紂為虐的小倩,因改過、報恩而得到善終。做為鬼魂,卻能在陽間現形,與人朝夕相處。畫中的小倩也如故事所說,看起來與常人無異,親友們甚至以為她是仙人。作為鬼平常還能閱讀佛典《楞嚴經》,甚至因為感受生人氣息已久,不害怕劍仙的革囊,最後還以鬼身為甯家誕下一子。

搭訕美女,卸妝後竟是魔鬼?

《聊齋誌異》在寫作上,承沿了宋代《夷堅志》取材於「耳目聞睹」,搜集民間、傳說故事再加以潤色編寫的志怪風格。在挪用時事、史實的編構過程中,呈現出撰作者「現身在場」或「輾轉聞見」的參與姿態。(註3)

《聊齋》所描述的一眾惡鬼,原形最駭人、且形象變化多端,當屬〈畫皮〉中的獰鬼。〈畫皮〉講述了一位書生王生,在夜路上搭訕救助了一名年輕貌美的女郎,帶回家私藏於書房,與之寢合。經道士警告,王生才懷疑此女為鬼怪,近窗窺看,只見一個面目猙獰的鬼怪,臉呈綠色,銳利的牙齒像鋸齒一般,把人皮鋪在床上,握著彩筆畫著。畫完了,拿起人皮,像抖衣服一樣,披在身上,隨即化為一位美貌女子。

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8冊,〈畫皮〉,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畫家生動地描繪獰鬼披著人皮,變身美麗女子的驚悚瞬間。書房門緊閉,被插上木銷,桌上畫皮的畫筆、顏料、刷具、粉盒一應俱全。已經畫完美人皮的醜陋鬼怪,正得意地對著身前的化妝鏡奩擺弄姿態。而觀畫者彷彿被代入王生角色,從窗外偷窺的第一視角,意外直面正披上美人皮的鬼怪。

桌上畫皮的畫筆、顏料、化妝鏡奩、刷具、粉盒一應俱全。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8冊,〈畫皮〉,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實際上,比較另一套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清光緒《聊齋圖說》,其中〈畫皮鬼〉這幕,從畫面右側窗戶可以看見王生小心翼翼戳破紙窗,發現書房中正細筆描摹人眼的青色獰鬼。而此時觀者,是以上帝視角觀看整個故事的發生。兩者畫面上對相同故事情節的不同詮釋,間接說明了彼此在圖源傳承上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清代繪本《聊齋圖說》〈畫皮.窺窗見鬼〉,中國國家博物館藏。(Public Domain
清代繪本《聊齋圖說》〈畫皮.窺窗見鬼〉局部,中國國家博物館藏。(Public Domain

被嚇得魂飛魄散的王生,找到道士時,說可憐畫皮鬼做鬼不易,不忍害其性命。於是把道士給的一把驅蒼蠅的拂子,掛在房門口威嚇獰鬼。沒想到,這鬼無惡不作,膽子大的很,直接把拂子揉碎,闖進來逕直上了床,狠狠剖開王生把心掏走。

王生妻子透過窗,看見鬼怪披著美人皮在掛著拂子的房門口徘迴。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8冊,〈畫皮〉,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接著,當道士趕到王生家欲捉鬼時,獰鬼已變化為幫傭的老嫗,被道士一劍刺中,頓時倒下。人皮嘩地脫下來,變成一個厲鬼臥倒在地,後化作一縷濃煙,被道士用葫蘆收起。眾人走近一看那張人皮,眉目手腳,無不齊備。

道士趕到王生家欲捉鬼時,獰鬼已變化為幫傭的老嫗,被道士一劍刺中,頓時倒下。人皮嘩地脫下來,變成一個厲鬼臥倒在地,後化作一縷濃煙,被道士用葫蘆收起。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8冊,〈畫皮〉,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畫面中,在道士斬鬼收妖時,家中不分男女竟然都跑出來圍觀,那恐懼害怕,又略帶好奇心的模樣,猶如一般人看恐怖電影,既緊張害怕又對超自然驚悚事物充滿探索的慾望。故事最後,王生在其妻子不懈的求助下,重新獲得一顆由乞丐「痰唾」結成的心臟,放回胸口後,死而復生。

圍觀群眾,表情看似恐懼害怕,又略帶好奇心的模樣。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8冊,〈畫皮〉,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大家看到這裡,也許已經發現了蒲松齡書中對鬼怪的奇特設定,就是人可以看見鬼。鬼可以現形,且被賦予人性,不僅僅是嚇人的存在,如同塵世中人形百態,鬼也有各形各色。漁色膽小的王生,雖非大奸大惡之人,但也因心術不正才引鬼入室,所以其心只配由「痰唾」結成。

王生在其妻子不懈的求助下,重新獲得一顆由乞丐「痰唾」結成的心臟,放回胸口後,死而復生。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8冊,〈畫皮〉,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全員皆惡的人、鬼、狐狸精

《聊齋志異》因談論鬼、狐妖最多,又被稱為《鬼狐傳》。在《聊齋全圖》中描繪妖精,如狐妖、虎妖等化形成人的精魅,皆會在人物頭頂皆升騰而上一股雲煙,雲內繪一只白狐、老虎等,暗示他們皆為妖怪所化。此種表現手法,在本畫冊中屢見不鮮,但卻未見於差不多時期的《聊齋圖說》中,為本圖冊獨特的創意之一。

例如,卷十二〈二班〉故事中,善長針灸治病的殷元禮,避難時在深山中巧遇兩名壯漢班爪、班牙收留,並在山谷的石室內用艾團為一名老婦醫治腫瘤。實際上,壯漢及老婦為母子關係,皆為老虎化形,雖然相貌兇惡,故事中卻也懂得知恩圖報。畫面中人物頭頂,升起一股雲煙繪有老虎,說明真實身分。

壯漢及老婦為母子關係,皆為老虎化形。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63冊,〈二班〉,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聊齋全圖》在處理複雜的人物身分設定時,會盡量讓觀者能清楚辨別差異。像是,卷十〈長亭〉故事的第一幕配圖中,畫面同時描繪了狐妖、鬼魂、人類並存。畫家為了區分三者,在靠窗少年鬼的椅子下鋪墊了一層濃霧;與其對話的藍衣男子為受狐妖委託驅鬼的人類石太璞;房內躺在紗帳裡精神萎靡的少女,是被少年鬼騷擾的狐妖紅亭,周圍丫鬟也皆為狐妖所化。

畫面同時描繪了狐妖、鬼魂、人類並存。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53冊,〈長亭〉,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靠窗少年鬼的椅子下鋪墊了一層濃霧。房內躺在紗帳裡精神萎靡的狐妖少女紅亭,看到醫生來了很高興,周圍丫鬟也皆為狐妖所化。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53冊,〈長亭〉局部,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在這個故事中,可說是全員惡人。先是少年鬼自認與狐狸精紅亭有姻緣,而騷擾她,經過石太璞談和下,少年鬼答應若是狐狸家將紅亭的姊姊長亭許配給石,他就會離開。果然,石太璞看上長亭的天仙貌美,藉此要脅老狐狸將最美的女兒長亭嫁給自己才願意驅鬼;驅鬼成功後,狐狸老翁發揮狐狸狡詐本色,悔婚還要殺女婿石太璞,但沒有成功。幾年後,狐狸老翁輾轉被石太璞的師父道士王赤城抓走,石太璞在長亭與岳母的哭求下前往解救岳父,卻因過往的恩怨戲耍了老狐狸一番,而被再次記恨。

石太璞向師父王赤城請求帶走被鎖在廚桌下的狐狸岳父。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53冊,〈長亭〉,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看到故事結尾,有人覺得最初出場的少年鬼反倒頗有信用。但仔細想想便會發現,男鬼提出石太璞娶長亭的要求,其實是看出老狐狸對女兒們的寶貝,不會輕易答應,而事情正如他所料,最後釀成一樁不幸的婚姻,也讓石太璞感同身受,嘗嘗被迫與愛人分離的痛苦,其用心十足陰險。而石太璞趁狐之危強娶長亭,行為也不厚道,可謂惡有惡報。

故事尾聲

《聊齋全圖》全套共有90冊,內頁第一頁為粉紅色撒金紙,封面封底均用宋錦裝裱。圖冊開頁為左文右圖,每幅插圖皆為單頁大圖。每篇小說根據篇幅的長短,配圖一到八幅不等,若文字太多又湊不齊一頁,還會刪減文字。據學者推測,圖冊繪製時間從清道光至光緒,持續至少31年(1852-1883)。(同註2)製作工程浩大,圖畫逾千幅,可惜今日散落世界各地,目前以奧地利國家圖書館所藏17冊最多;瑞士日內瓦馬丁博多默基金圖書館藏1冊;2018年蘇富比秋季拍賣會曾上拍3冊。(註4)

《聊齋全圖》全套共有90冊,內頁第一頁為粉紅色撒金紙,封面封底均用宋錦裝裱。(Public Domain)
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63冊,〈驅怪〉,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蒲松齡在每一篇的故事結尾,會以「異氏史說」、「異史氏曰」等詞,引出自己的思考和態度,或批判、感慨或同情,表達了對理想社會的嚮往。他通過鬼故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問題,如貧富差距、官僚腐敗、道德淪喪等。

清代繪本《聊齋全圖》第63冊,〈驅怪〉局部,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聊齋全圖》雖以乾隆刊印的青柯亭本為底本,但卻把文末「異史氏曰」蒲松齡評價的內容全部刪除。顯然,文字在此只是為圖片服務的輔助,更凸顯此圖冊的娛樂性質,那些包裝在精緻鮮豔畫面下的獵奇、鬼怪畫面,既有趣又能一再細細回味,正是《聊齋全圖》欲提供給讀者視覺與幻想上的新奇體驗。

延伸閱讀|【2024鬼月專題】暗黑藝術史:圖文書中鬼魅的變形轉生術


註1 麻飄飄、劉相雨〈獨幅圖與連環畫——「圖詠本」與「全圖本」聊齋「女性篇」插圖比較〉,《美育學刊》,2024第1期,第15卷,頁110-120。
註2 許軍傑,〈《聊齋全圖》與《聊齋圖說》叢考三題〉,《蒲松齡研究》,2021第4期,頁90-105。
註3 陳春妙,《聊齋誌異》他界書寫之承衍研究──以《太平廣記》、《夷堅志》、《剪燈三話》為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頁112。
註4 楊曙瑄,〈新見《聊齋全圖》考證與價值探析——兼與國博藏《聊齋圖說》比對〉,《蒲松龄研究》,2019第3期,頁110。

參考書目

鐵愛花 曾維剛,旅者與精魅: 宋人行旅中情色精魅故事論析──以 《夷堅志》 為中心的探討,《中國史研究》,2012第1期,139-154。
黃正葳,《聊齋誌異》中鬼性變異即其意涵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
羅敬之,《蒲松齡極其聊齋志異》,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86。
江子,〈養一隻美狐〉,《去林芝看桃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頁3-35。

朱佑霖(Chu Yu-Lin)( 104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碩士,現任典藏ARTouch編輯。對東亞區域跨物質與視覺文化研究感興趣,近期關注臺美史中的植物圖像。

歡迎來信投稿:yulin@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