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如何從「當代」進入部落?簡記「南島藝術論壇暨工作坊」

如何從「當代」進入部落?簡記「南島藝術論壇暨工作坊」

在今日尊重多元原生文化的主流價值觀下,此論壇以六場講座及一系列工作坊,自學術、美術館所、文史、電影、藝術評論、實作參與等面向切入,同時在實景地域及虛擬網路空間中,重新喚醒南迴地段,這塊安躺於海潮與山風滋養的大地懷抱中,台灣島體肉上無法分割的文化地塊。
「《海洋與山脈包覆的路徑》——南島藝術論壇暨工作坊」探討現今藝術領域的美術館、創作者、評論者和文史工作者,在進入或面對原民原鄉的地域、歷史、文化、信仰等文史脈絡下,該如何以各自的角色與社會身分,重新學習、詮釋並解讀原民藝術文化的脈絡與意義。
 
在今日尊重多元原生文化的主流價值觀下,此論壇以六場講座及一系列工作坊,自學術、美術館所、文史、電影、藝術評論、實作參與等面向切入,同時在實景地域及虛擬網路空間中,重新喚醒南迴地段,這塊安躺於海潮與山風滋養的大地懷抱中,台灣島體肉上無法分割的文化地塊。
 
首場講座「尋覓南方的路徑——南島民族誌與當代藝術創作的交互評註」,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王長華認為,博物館從今日到未來的研究及展覽方向,將會解構過往以研究者及博物館為本位的典藏、研究、展覽和教育架構主軸,而走向納入公眾與常民生活,使館方與民眾互為主體的進行多元參與策劃。這意味著,美術館將逐漸釋放解讀及建構知識的權力及資源,並擴展「展覽物件」的範疇至無形文化財、共同記憶等範疇。
場次一:「尋覓南方的路徑——南島民族誌與當代藝術創作的交互評註」,左起蔣斌(南島文化中心主任)、王長華(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林怡華(南方以南策展人)。(山冶計畫提供)
「南方以南」策展人林怡華,則提出了漢文化及當代藝術進入原鄉部落的「過火」理論。除了信仰上的「過火除穢」意義,也代表著外來者進入原鄉居民生活領域時,更須有意識地檢視並暫時放下自身的文化包袱及價值觀,在「過火」之後,以「共同生活」此一低侵入性、高滲透性的方式建立連結。並在最後一場講座「當代藝術野生考——藝術與生命的重組」透過三位「南方以南」展覽中的藝術家希巨蘇飛、謝聖華和吳思嶔的作品,引領聽眾思考當代藝術進入部落的各種可能性與衍生形式。
 
南島文化中心主任蔣斌,則自1990年代初期的「原住民」正名運動談起。從「山胞」正名「原住民」,及至而今南島民族的跨國文化尋根之路,在這將近30年逐步尋回、確認、重塑文化根源與面貌的旅程,無疑帶來許多熱血沸騰的悸動,但文化財產在悸動之外更須尊重,近年逐漸推動執行的「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相信會是下一階段原民自治願景的重要拼圖。
如何討論原民藝術?更確切地說,在理解了原民藝術與其生活方式、傳統信仰、舞樂文化、部落歷史、工藝傳承間不可分割的脈絡之後,以西方藝術研究及評論方法為主流的台灣藝術研究者及工作者,該如何切入並建立評論觀點?尤其在學術研究範疇之外,但更為社會大眾所接觸並需要的策展、評論及報導觀點,該如何取捨或定位視角?這是所有漢人藝術工作者面對原民文化評論的焦慮之痛處。
場次五:「當代藝術野生考——藝術與生命的重組」,左起:主講人林怡華,與談人:吳思嶔、希巨蘇飛、謝聖華。(山冶計畫提供)
在「影像與記憶的追溯——擺盪在過去與現代的尋根之旅」講座中,主持人陳冠璋透過電影語言分析,引介菲律賓籍導演羅克斯.李(Rox Lee)作品《綠搖椅之夢》,並與導演及現場觀眾共同討論,影片中試圖找回菲律賓傳統文字「貝貝因文」(Baybayin)的旅程。從菲律賓的官方語言為英文,對照傳統書寫系統「貝貝因文」的消逝與再尋,透過電影媒介,思考國家的「本土」根源與外來殖民政權在歷史政治因素的干預消長下,最終長成了現今的國體意識。覆蓋在歷史陳繭下,幾乎消失在當代人認知中的「此曾在」本土根源,要該如何復生與復興?這並非是一個確切的問答題,而是透過影像的啟發與導引,尤冀在帶起社會意識覺醒後,能夠開始多方討論甚而實行的開端。
場次二:「影像與記憶的追溯——擺盪在過去與現代的尋根之旅」,左起Rox-Lee、陳冠彰。(山冶計畫提供)
土坂部落獵人謝藍保(藍保.卡路風 Lanpaw Kalijuvung)在講座「夢與現實的重疊藝術體驗——南島文化天人合一的世界觀」中,分享了排灣族語的藝術觀點,以及雕刻工藝與祖靈信仰、天主教融合後的創作表現。譬如排灣族以「samiring」一詞,形容藝術或工藝作品之撼動人心的高度評價,且是帶有如神學或哲學般啟發人心的精神性展現,也可用來形容女子美貌。「samiring」此一在扎根與民族文化體系中,高度涵括性而又指向明確的言語遣詞,便是建構原民藝術評論與研究的重要指標用詞。謝藍保接續以原民「祖靈柱」(naqemati)、「巫師箱」(kanupitj)的雕刻符號,與天主教傳入部落後,「聖體櫃」的象徵結合,上了一堂原民圖像學課程,這是近似傳統藝術史訓練的解讀方法,也或可作為當代原民藝術評論的切入點之一。
場次三:「夢與現實的重疊藝術體驗——南島文化天人合一的世界觀」,左起講者謝藍保、黃海鳴。(山冶計畫提供)
部落文史工作者劉還月主講的「誰能預見真實的矮黑人?」,自親身田野調查及矮黑人遺跡探訪的研究,逐步揭開流傳於台灣本島原住民各族的「矮黑人傳說」。從恆春鄉間的「巴丹祖」祭祀,往前追溯至日本時代恆春走私、涉外事件頻傳的起因,來自洋流帶來的南洋海洋原民支族上岸等推論,「矮黑人」可能是南洋語族一支身材矮小、膚色黝黑、半穴居、水性甚佳,且比原民更早上岸的外來移民。而在矮黑人與原民的勢力消長競爭之下,矮黑人的歷史逐漸被抹滅並改寫為「性好漁色」的傳說。在劉還月生動的講述中,不僅矮黑人的真實性有重見曙光的可能,而更有對學術研究系統僵化陳腐的批判。
場次四:「誰能預見真實的矮黑人?」主講人劉還月。(山冶計畫提供)
無可否認,漢人與漢文化的主流地位,仍舊侵蝕著原民自我解讀的空間與話語權。過去扛著殖民巨斧揮舞的霸權,今日早已因不合時宜而放下,但已深刻砍下的主觀價值判斷,與漢人、現代化為先的優勢,是否也已成為所有人肩上的沉重負荷?
除了以文字架構為知識傳播基礎的教育之外,主辦單位山冶計畫在南島藝術論壇講座結束後,將接連舉辦數場強調身體感技藝學習之數場原民工藝實作工作坊。策展人林怡華期待透過實作工作坊,延續「南方以南」計畫目標,「帶領大眾透過沉浸式的集體參與經驗,理解『自然共生』的生命觀,重新與自然產生連結」,進而理解、尊重,甚而支持台灣原民文化的接續的傳承與發展。
「《海洋與山脈包覆的路徑》——南島藝術論壇暨工作坊」主視覺。(山冶計畫提供)
呂學卿( 2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